一种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85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科手术中使用的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眼科手术时,由于手术操作空间狭窄,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的手臂会无意识的压迫到患者的鼻部,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及鼻部难受。常规的呼吸面罩太大,给患者使用会严重影响眼科手术操作,而且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面罩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罩,其组成包括面罩主体及面罩主体向周边延伸出去的周边支撑带。面罩主体包括有:面罩主体上部分和面罩主体中下部分。周边支撑带包括有:鼻部支撑带,鼻旁支撑带及U形支撑带。面罩主体及周边支撑带由对人体无害的医用塑料材料构成,有一定的厚度,有一定的支撑力。所有支撑带接触皮肤的一面都附有比较薄的一层软垫,如泡沫,海绵等,以增加舒适度。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为近似于半卵圆形,面罩主体包括有:面罩主体上部分和面罩主体中下部分,由对人体无害的医用塑料材料构成,有一定的厚度,有一定的支撑力。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上部分与面罩主体中下部分相连构成一个腔室,并可以遮盖鼻部中下部分及上下嘴唇。

所述面罩主体的上部分接近于鼻部中下部分表面的表面形状,近似于山脊的斜坡状,比患者鼻部中下部分稍大,以便遮盖患者鼻脊下部并减少面罩的体积,方便医生手术操作。

所述面罩主体的上部分最高处比患者的鼻尖高出适当的距离,以免面罩使用中受压变形压迫患者鼻尖。

所述面罩主体的中下部分近似于大半个半卵圆的表面形状,与面罩主体上部分相连构成一个腔室。

所述面罩在保证一定支撑力的情况下,面罩主体的各个侧面上,设置了许多通气孔,通气孔的大小和形状根据不同位置设置不同。

所述面罩在面罩主体朝下面的表面,设置有简易氧气管固定装置或者氧气管接头装置,方便固定简易氧气管或者连接氧气管。

所述面罩主体周边有一圈延伸出去的周边支撑带,周边支撑带顺应周边支撑带所覆盖面部器官的表面形状向周围延伸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周边支撑带包括有:鼻部支撑带,鼻旁支撑带及U形支撑带。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上部分设置有一个鼻部支撑带,鼻部支撑带由面罩主体上部分的上侧边缘开始向外延伸,跨在鼻脊中下部表面,形状与鼻脊中下部表面的外形近似,呈倒“V”形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上部分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鼻旁支撑带,由面罩主体上部分的两侧边开始,顺着鼻旁脸颊表面向外延伸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两个鼻旁支撑带分布于面罩主体上部的两侧,呈“八”字形,鼻旁支撑带与鼻部支撑带相连。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中下部分设置有一个U形支撑带,U形支撑带由面罩主体中下部分的边缘开始,延两侧面颊和下颌皮肤表面向外延伸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U形支撑带向上与鼻旁支撑带相连。

所述所有支撑带接触皮肤的一面都附有一层比较薄的软垫,如泡沫,海绵等,以增加舒适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面罩的中部设置一条横行的加强支撑带,加强支撑带连接该面罩中部两侧的支撑带(U型支撑带的上部),该加强支撑带顺应患者上唇的表面形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及弧度,可以增强面罩的支撑结构,减少面罩受压时的变形。加强支撑带接触皮肤的一面附有一层比较薄的软垫,如泡沫,海绵等,以增加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眼科手术前,将适当大小的该面罩,放在患者面部,遮盖患者的鼻子中下部及其下嘴唇,用手术薄膜粘贴该面罩两侧的支撑带及患者脸颊,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脸面上,将简易氧气管固定在该装置的氧气管固定装置上,或者将氧气管连接上氧气管接头。这样安放好该面罩后,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手臂无意识压迫了患者的鼻子部位,由于有了该面罩的支撑,就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也不会压迫到患者鼻子引起难受。由于该面罩很小巧,也不会影响医生手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使用中起到加强该面罩的支撑结构,减少该面罩在使用中受压后引起的变形,使该面罩的支撑力量更强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技术方案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技术方案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是面罩主体的上部分。

2是面罩主体的中下部分。

3是通气孔。

4是简易氧气管固定装置或者氧气管接头装置。

5是鼻部支撑带。

6是鼻旁支撑带。

7是U型支撑带。

8是加强支撑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面罩,其组成包括面罩主体及面罩主体向周边延伸出去的周边支撑带。面罩主体包括有:面罩主体上部分1和面罩主体中下部分2。周边支撑带包括有:鼻部支撑带5,鼻旁支撑带6及U形支撑带7。面罩主体及周边支撑带由对人体无害的医用塑料材料构成,有一定的厚度,有一定的支撑力。所有支撑带接触皮肤的一面都附有比较薄的一层软垫,如泡沫,海绵等,以增加舒适度。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为近似于半卵圆形,面罩主体包括有:面罩主体上部分1和面罩主体中下部分2,由对人体无害的医用塑料材料构成,有一定的厚度,有一定的支撑力。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上部分1与面罩主体中下部分2相连构成一个腔室,并可以遮盖鼻部中下部分及上下嘴唇。

所述面罩主体的上部分1接近于鼻部中下部分表面的表面形状,近似于山脊的斜坡状,比患者鼻部中下部分稍大,以便遮盖患者鼻脊下部并减少面罩的体积,方便医生手术操作。

所述面罩主体的上部分1最高处比患者的鼻尖高出适当的距离,以免面罩使用中受压变形压迫患者鼻尖。

所述面罩主体的中下部分2近似于大半个半卵圆的表面形状,与面罩主体上部分1相连构成一个腔室。

所述面罩在保证一定支撑力的情况下,面罩主体的各个侧面上,设置了许多通气孔3,通气孔3的大小和形状根据不同位置设置不同。

所述面罩在面罩主体朝下面的表面,设置有简易氧气管固定装置或者氧气管接头装置4,方便固定简易氧气管或者连接氧气管。

所述面罩主体周边有一圈延伸出去的周边支撑带,周边支撑带顺应周边支撑带所覆盖面部器官的表面形状向周围延伸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周边支撑带包括有:鼻部支撑带5,鼻旁支撑带6及U形支撑带7。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上部分1设置有一个鼻部支撑带5,鼻部支撑5带由面罩主体上部分1的上侧边缘开始向外延伸,跨在鼻脊中下部表面,形状与鼻脊中下部表面的外形近似,呈倒“V”形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上部分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鼻旁支撑带6,由面罩主体上部分1的两侧边开始,顺着鼻旁脸颊表面向外延伸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两个鼻旁支撑带分布于面罩主体上部分1的两侧,呈“八”字形,鼻旁支撑带6与鼻部支撑带5相连。

所述面罩的面罩主体中下部分2设置有一个U形支撑带7,U形支撑带7由面罩主体中下部分2的边缘开始,延两侧面颊和下颌皮肤表面向外延伸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弧度,U形支撑带7向上与鼻旁支撑6带相连。

所述所有支撑带接触皮肤的一面都附有一层比较薄的软垫,如泡沫,海绵等,以增加舒适度。

如图3图4虚线所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面罩的中部设置一条横行的加强支撑带8,加强支撑带8连接该面罩中部两侧的支撑带(U型支撑带7的上部),该加强支撑带顺应患者上唇的表面形状设置适当的宽度厚度及弧度,可以增强面罩的支撑结构,减少面罩受压时的变形。加强支撑带8接触皮肤的一面附有一层比较薄的软垫,如泡沫,海绵等,以增加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罩,使用时,手术人员在眼科手术前,将适当大小的该面罩,放在患者面部,遮盖患者的鼻子中下部及其下嘴唇,用手术薄膜粘贴该面罩两侧的支撑带及患者脸颊,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脸面上,将简易氧气管固定在该装置的氧气管固定装置上,或者将氧气管连接上氧气管接头。这样安放好该面罩后,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手臂无意识压迫了患者的鼻子部位,由于有了该面罩的支撑,就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也不会压迫到患者鼻子引起难受。由于该面罩很小巧,也不会影响医生手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所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使用中起到加强该面罩的支撑结构,减少该面罩在使用中受压后引起的变形,使该面罩的支撑力量更强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