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30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品领域,尤指一种能有效提升咬合承受力与支撑性的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



背景技术:

人体中牙齿可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部份,其作用首推咀嚼进食,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再美味的食物咬起来也索然无味。若因牙齿状况不佳不能好好进食,更会影响营养摄取。并且,牙齿也是一个人脸部很重要的门面,缺齿相当不美观。但是,牙齿照护并不容易,不少人会因为牙周病、蛀牙或意外碰撞造成缺齿,若牙齿有缺齿的情形发生却不补齿,其空缺将造成邻接牙齿位移或倾斜,对向的牙齿也会因为缺乏咬合力而变长,如此,将严重影响牙齿的咬合状态,甚至会改变脸颊外观。以往缺牙都是以制作假牙的方式填补空缺,传统假牙制作时,需要破坏邻牙的齿质,以便制作牙桥,其缺点是该原本健康的牙齿也因此受损,很不理想。近年来牙医界发展出植牙技术,其利用将具有生物兼容性的钛金属材料制作成螺钉等形状,以外科手术植入齿骨中静待一段愈合时间,等钛金属材料与齿骨结合成一体,即可作为假牙的牙根支柱。

现有植牙,特别是就后端上臼齿处,当要植入植体时,往往会因为该处齿骨上方位处于无骨区,若以一般直柱状植体植入,存有咬合力不佳、承受力差、支撑性不良甚至易断裂等缺点。有鉴于此,发明人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以改进现有植牙的缺点,期使植牙技术得以更臻提升,以获得理想完善的植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前述现有技术后端上后臼齿植牙的诸多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特别适用于后端上臼齿植牙用。其包括:一用以植入口腔翼骨结节复合体的植体以及一用以连接于该植体一外端的续接体,该续接体外端能结合假牙;该续接体呈倾斜的ㄑ字状或大概呈倾斜的ㄑ字状,借此,能用以配合翼骨结节复合体的位置以利固定。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借由将植体避开无骨区而设置于翼骨结节复合体上,能有效达成提升咬合承受力与支撑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口腔的侧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口腔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植体

2 续接体

3 翼骨结节复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谨就本实用新型的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根据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其包括:一用以植入口腔翼骨结节复合体的植体1以及一用以连接于该植体1一外端的续接体2,该续接体2外端能结合假牙。

该续接体2呈倾斜的ㄑ字状或大概呈倾斜的ㄑ字状。

如图2与图3,口腔内部后上端为一翼骨结节复合体3,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先将该直柱状的植体1末端固定于该翼骨结节复合体3处,而后再将该呈ㄑ字状的续接体2一端结合于该植体1外端,该结合成一体的植体1与该续接体2的中心轴线也随之变成ㄑ状,借此,假牙即能固定于该续接体2外端且位置刚好能配合齿骨的位置。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借由将植体1避开无骨区而设置于翼骨结节复合体3上,能有效提升咬合承受力与支撑性,一举改善现有技术咬合力不佳、承受力差、支撑性不良甚至易断裂等缺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翼骨结节复合体用倾斜式植牙结构,其虽只是小小的结构改善,功效却相当卓越。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取得要素。本实用新型在产业上确实得以利用,在申请前未曾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且不是公众所知悉的技术。并且,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达成相关使用者与消费者长期的需求,证明本实用新型并非能轻易完成。本实用新型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等要素,特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本实用新型虽借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于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而达成,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可以具体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应依前述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