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577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



背景技术:

经皮介入术是治疗血管狭窄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导引导管是经皮介入术中使用的一种常用医疗器械;导引导管可用于建立血管通路,将介入器械输送至血管狭窄部位,此外,导引导管也可用于注射造影剂或药物,以及血管压力监测等。

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血压的监测是经皮介入术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具有准确可靠,实时取值等优点;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导引导管并不具备监测血管内压力的功能,因此有创动脉压力监测设备需要建立独立的介入通路,经导引导管将压力传感器置入人体,无法与介入器械共用同一条导引导管,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并发症,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导引导管的基本功能,还可以对血管内压力进行实时测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包括导引导管本体,所述导引导管本体内的中空部分为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沿长度方向上分为近端与远端,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近端端头部连接有尖端,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远端端头部上设置有导管加强件和导管座;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包括有三层结构,所述的三层结构依次为内层、中层、外层,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上且靠近尖端处嵌入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内还埋入有信号通路,所述的信号通路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的导管座上设置有主接头与副接头,所述的信号通路顺着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经过导管加强件、导管座与导管座的副接头相连,所述的导管座的主接头与内腔相通。

其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血管内的血压并产生血压信号,所述的信号通路用于传送来自压力传感器的血压信号;所述的导管座上的主接头用于输送介入器械、注射造影剂或药物,所述的导管座上的副接头用于连接压力显示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长度为80~150cm,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内腔直径为1.5~3.0mm,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径为1.6~3.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内层由聚四氟乙烯或尼龙材料制成,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中层由304v不锈钢、316L不锈钢或镍钛合金丝材料制成,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由含X射线显影材料的聚氨酯、尼龙、高密度聚乙烯或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中层为304v不锈钢、316L不锈钢或镍钛合金丝的均匀或渐变的缠绕或编织结构,渐变结构由导引导管本体近端向导引导管本体远端逐渐变疏或变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中层的304v不锈钢、316L不锈钢或镍钛合金丝的直径为0.01~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的X射线显影材料为钨或硫酸钡粉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尖端由含X射线显影材料的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尖端的X射线显影材料为硫酸钡或次碳酸铋粉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加强件由尼龙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座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信号通路为信号线。

具体地,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注塑的方式嵌入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且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正面外露于导引导管本体的外层并与外层一平,以便于压力传感器测量血管内的血压。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近端是指距离操作者或工作人员较近的一端,所述的远端是指距离操作者或工作人员较远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通过在导引导管本体上嵌入压力传感器,在保证导引导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兼具压力测量功能,可以对手术过程中的患者血管内压力进行实时测量;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1为导引导管本体、11为内层、12为中层、13为外层、2为尖端、3为压力传感器、4为信号通路、5为导管加强件、6为导管座、61为主接头、62为副接头、7为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与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包括导引导管本体1,所述导引导管本体1内的中空部分为内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沿长度方向上分为近端与远端,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近端端头部连接有尖端2,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远端端头部上设置有导管加强件5和导管座6;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包括有三层结构,所述的三层结构依次为内层11、中层12、外层13,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的外层13上且靠近尖端2处嵌入有压力传感器3,在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的外层13内还埋入有信号通路4,所述的信号通路4与压力传感器3相连;所述的导管座6上设置有主接头61与副接头62,所述的信号通路4顺着导引导管本体1的外层13经过导管加强件5、导管座6与导管座6的副接头62相连,所述的导管座6的主接头61与内腔7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的长度优选为100cm,导引导管本体1的内腔7直径优选为1.2mm,导引导管本体1外径优选为2.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具有三层结构,内层11材料优选聚四氟乙烯,中层12材料优选直径0.1mm的304v不锈钢丝,中层12结构优选由导引导管本体1近端向导引导管本体1远端逐渐变疏的渐变编织结构,外层13材料优选含硫酸钡的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所述的内层11、中层12和外层13可采用热风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尖端2材料优选含次碳酸铋的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所述的尖端2与导引导管本体1可采用热风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与信号通路4的一端可采用钎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通过注塑的方式嵌入导引导管本体1的外层13上,压力传感器3的正面外露于导引导管本体1的外层13并与外层13一平,以便于压力传感器3测量血管内的血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通路4通过注塑的方式埋入导引导管本体1的外层13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管加强件5材料优选尼龙,套接在导引导管本体1上的外表面并与导管座6以胶粘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管座6材料为聚碳酸酯,导管座6与导引导管本体1和导管加强件5以胶粘的方式连接;所述的信号通路4与导管座的副接头62相连,用于连接外部压力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管座6的主接头61与内腔7相通,用于输送介入器械,注射造影剂或药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具有三层结构的导引导管本体1上嵌入压力传感器3,并通过信号通路4与副接头62相连,用于连接外部压力显示器,主接头61用于输送介入器械,注射造影剂或药物,在保证导引导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兼具压力测量功能,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引导管本体1的远端还可弯曲成一定形状。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近端是指距离操作者或工作人员较近的一端,所述的远端是指距离操作者或工作人员较远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