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翻式环形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567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翻式环形吻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外翻式环形吻合器。



背景技术:

在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和吻合,特别适用于一些空腔脏器,比如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等部位的手术,都会用到吻合器。目前手术中主要使用的是直线切割缝吻合器和圆形吻合器,两者本体上为方便伸入人体内都设有一段长管,而针对食管、小肠等空腔组织的圆形缝合口,一般都会使用圆形吻合器,圆形吻合器在做管腔组织吻合时,首先需要将管腔组织一端缝荷包,然后在埋入钉砧帽,在另一端管腔组织开个小开口,插入圆形吻合器进行吻合,完成端端吻合后,还需要关闭侧壁切口,增加了肠道的手术创伤及手术野污染的机会。圆形吻合器缝合的创口位于消化道内腔,内翻组织较多,容易造成出血及异物残留等问题,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狭窄、反酸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翻式环形吻合器。

一种外翻式环形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中空的抵钉座, 抵钉座外侧面上设有抵钉面,吻合器本体包括:钉仓件,使得钉仓件能够套接在抵钉座上,钉仓件内设有缝合钉与切割刀,并且钉仓件内侧壁上还设有与缝合钉、切割刀位置相对应的钉孔和刀孔,使得缝合钉和切割刀能够从钉仓件中伸出。

进一步地,钉仓件包括:弹性渐变件、钳形的扣合件A和扣合件A’,并且扣合件A和扣合件A’同侧的一端分别与弹性渐变件相连,弹性渐变件的侧边滑动卡接在吻合器本体的管口处;弹性渐变件上还连有连管A。

进一步地,弹性渐变件在管口外任意一处的宽度始终大于管口内任意一处的宽度。

进一步地,扣合件A、扣合件A’、弹性渐变件均为中空,其中,扣合件A和扣合件A’均内设有储钉区,并且储钉区的一侧与钉孔和刀孔相连;

扣合件A和扣合件A’内分别设有与其所在的储钉区的另一侧相对应的压出件B和压出件B’;

压出件B和压出件B’分别连有渐变件B和渐变件B’,设置在弹性渐变件内的渐变件B和渐变件B’活动连接,并且弹性渐变件内还设有卡件,使得渐变件B和渐变件B’的侧边滑动卡接在卡件上;

渐变件B和渐变件B’还连有连管B。

进一步地,渐变件B和渐变件B’间还设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吻合器本体还包括:扳机A和扳机B,其中,扳机A与连管A相连,扳机B与连管B相连。

进一步地,抵钉面上设有钉槽,并且当钉仓件套接在抵钉座上时,钉槽与钉孔的位置相对应;

抵钉面上设有刀槽,并且当钉仓件套接在抵钉座上时,刀槽与刀孔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抵钉座底部设有卡环,卡环的外径大于钉仓件套接在抵钉座上时的内径。

进一步地,钉孔位于刀孔的两侧,并且任意一侧至少有三排钉孔。

进一步地,抵钉座包括铰接的座A和座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抵钉座套在待吻合的腔管处,将腔管边缘外翻至抵钉面上,再将另一段腔管套接在该腔管上,最后由储钉仓进行吻合操作,这样的套叠外翻式腔外吻合技术,术后吻合口愈合快,不易发生吻合口瘘;

2.吻合口内腔光滑,不会形成异物残留;

3.术后吻合口内腔光滑,不会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情况;

4.吻合为端端套叠外翻式吻合,无需另作侧壁切口;

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医生仅需通过拉动扳机A和扳机B即可实现吻合的过程;

6.本实用新型无需将任何器件渗入患者的腔管内,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圆形吻合器原理图。

图2为吻合器本体结构图。

图3为钉仓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钉仓件的透视结构图。

图5为储钉区截面图。

图6为扳机A和扳机B的结构连接简图。

图7为钉仓件的立体图。

图8为抵钉座立体图。

1-缝合的吻合端,2-钉仓件,3-扳机B,4-扳机A,5-吻合器本体,601-扣合件A,602-扣合件A’,7-管口,8-弹性渐变件,9-连管A,10-储钉区,11-压出件B,12-压出件B’,13-渐变件B,14-渐变件B’,15-卡件,16-连管B,17-缝合钉,18-切割刀,19-钉孔,20-刀孔,21-座A,22-座B,23-钉槽,24-刀槽,25-抵钉面,26-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8所示,一种外翻式环形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5、中空的抵钉座,抵钉座包括铰接的座A和座B,使用时打开座A和座B,将中空的抵钉座套在偏窄端腔管的外侧,然后闭合座A和座B,外翻偏小端的腔管与抵钉座外侧面上,并钳夹固定。抵钉座外侧面上设有抵钉面25,吻合器本体5包括:钉仓件2,使得钉仓件2能够套接在抵钉座上,钉仓件2内设有缝合钉17与切割刀18,并且钉仓件2内侧壁上还设有与缝合钉17、切割刀18位置相对应的钉孔19和刀孔20,使得缝合钉17和切割刀18能够从钉仓件2中伸出。将需要吻合的另一端腔管套叠于抵钉座的抵钉面25上,钉仓件2套接在抵钉座上,钉仓件2内的缝合钉17用于将两段腔管缝合起来,切割刀18用于切除腔管吻合边缘,保证缝合的整齐。缝合钉17缝合后呈圆环形,对应的,抵钉面25上设有钉槽23,这些钉槽23与钉孔19的位置对应,保证缝合时缝合钉17穿过两腔管面然后接触到钉槽23,钉槽23是一种圆滑的凹槽,缝合钉17在较大压力下在凹槽出产生形变,形成子母“B”形的缝合钉17,这样不仅具有很好的固定性,缝合钉17自身带有穿孔,保证了血液能够良好的灌注,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样的抵钉面25上也设有刀槽24,一般情况下,钉孔19位于刀孔20的两侧,并且任意一侧至少有一排钉孔19,刀孔20与切割刀18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呈条状,保证了切割刀18能对多余组织进行有效的切割。缝合及切割完成后,打开座A和座B取下抵钉座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抵钉座底部设有卡环26,卡环26的外径大于钉仓件2套接在抵钉座上时的内径,保证了钉仓件2能够准确的套在抵钉座上。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8所示,下面对实施例一所述的钉仓件2做进一步说明:

钉仓件2包括:弹性渐变件8、钳形的扣合件A和扣合件A’,并且扣合件A和扣合件A’同侧的一端分别与弹性渐变件8相连,与钳子的功能相似,扣合件A和扣合件A’闭合后才能套在抵钉座上,未使用时,扣合件A和扣合件A’是分开的,弹性渐变件8的侧边滑动卡接在吻合器本体5的管口7处;弹性渐变件8上还连有连管A。使用时,使得弹性渐变件8向下位移,为操作方便,可以拉动连管A使其带动弹性渐变件8向下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弹性渐变件8的上端的宽度明显小于管口7的口径,即弹性渐变件8在管口7外任意一处的宽度始终大于管口7内任意一处的宽度,这样弹性渐变件8就会向内收缩,进而带动扣合件A和扣合件A’闭合,完成对抵钉座的套接。

弹性渐变件8可以采用橡胶或树脂或塑料或金属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实施例三

如图2至图8所示所示,下面对和实施例二述说的钉仓件2做进一步说明:

扣合件A、扣合件A’、弹性渐变件8均为中空,其中,扣合件A和扣合件A’均内设有储钉区,所述的缝合钉17和切割刀18都是放置在此区域的,并且储钉区的一侧与钉孔19和刀孔20相连,使得缝合钉17和切割刀18能够顺利伸出。

此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缝合钉17和切割刀18伸出,本实用新型中扣合件A和扣合件A’内分别设有与其所在的储钉区的另一侧相对应的压出件B和压出件B’,通过压出件B和压出件B’将储钉区的缝合钉17和切割刀18分别从钉孔19和刀孔20中压出。

为方便操作,压出件B和压出件B’分别连有渐变件B和渐变件B’,设置在弹性渐变件8内的渐变件B和渐变件B’活动连接,优选的,这里可以采用铰接,并且弹性渐变件8内还设有卡件15,使得渐变件B和渐变件B’的侧边滑动卡接在卡件15上。与实施例二所述的扣合件A和扣合件A’的闭合原理相似,渐变件B和渐变件B’作为一个整体,图中其上面的宽度总是大于下面的宽度,当渐变件B和渐变件B’向下位移时,渐变件B和渐变件B’铰接处的夹角就会变小,进而渐变件B和渐变件B’带动压出件B和压出件B’向储钉区的缝合钉17和切割刀18施压,使其由储钉件压出,完成缝合及切割。渐变件B和渐变件B’间还设有压缩弹簧当使用完成后渐变件B和渐变件B’又能自动弹开,方便后续的操作。

为使用方便,渐变件B和渐变件B’还连有连管B,只需拉动连管B即可完成压出操作。故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器本体5还包括:扳机A和扳机B,其中,扳机A与连管A相连,扳机B与连管B相连。只需医生在远端搬动扳机A和扳机B即可完成操作,十分方便易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整体流程如下:

一、在吻合端正确套上抵钉座;

二、持吻合器本体5,将钉仓件2防止在对应抵钉座的位置,扣动扳机A,将扣合件A和扣合件A’钳在所需缝合及切割处;

三、扳动扳机B实现对吻合端的缝合及切割;

四、取下抵钉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