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腔导尿管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859阅读:4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双腔导尿管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用于双腔导尿管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如果病情严重出现血尿的需要使用三腔导尿管,对于一般患者则使用双腔导尿管,双腔导尿管的一条管腔为用于向膀胱内注入冲洗液或腔膀胱内液体排出的液路管,另一条管腔作为气路管,通过气路管向双腔导尿管位于膀胱内的端部的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从而使双腔导尿管不会从膀胱中脱落。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双腔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可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中,冲洗液注入膀胱及膀胱中液体的排出均通过双腔导尿管的同一根液路管进行,这种方式需要先取下双腔导尿管排尿接口上的引流袋,再向该接口上连接玻璃接管,玻璃接管需灭菌处理,再接膀胱冲洗液进行冲洗。冲洗后,需要先夹闭导尿管,取下玻璃接管,再接上引流袋引流液体,不仅操作过程繁多,而且在更换的过程中尿液会外泄,造成污染及尿路逆行感染。

在第二种方式中,将冲洗液通过点滴针刺入双腔导尿管的气路管从而将冲洗液的注入与排出分别通过两个管腔实现,省去了第一种方式中繁琐的操作不走,避免了污染及尿路逆行感染。但是这种方式使导尿管得不到有效固定,容易从膀胱中脱落,在膀胱冲洗后需要重新更换完好的双腔导尿管。针头反复穿刺双腔导尿管的气路管容易造成气路管损坏,造成导尿管漏尿。

在这两种冲洗方式中,所用到的用于承接冲洗液的引流袋均为密闭式,而冲洗液进入时会带入空气,空气进入引流袋后占据引流袋腔内的空间使部分冲洗液不能进入引流袋,从而使引流袋内腔要设计的足够大,造成了浪费。且冲洗液的流速、排出冲洗液的量不容易看出,从而不能准确判断冲洗液是否已经完全从膀胱中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破坏双腔导尿管原有结构,易于操作,且能够观察冲洗液排出情况的专用于双腔导尿管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使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双腔导尿管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在所述引流袋上设有滴壶,滴壶位于引流袋内的一端与引流袋内腔连通,滴壶位于引流袋外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在一个三通接头上,所述三通接头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所述导管相连,并在该导管上设有第一水止夹,第二接口上连接有供点滴针刺入的肝素帽,第三接口上设有用于与双腔导尿管的尿管接口相连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为空心的锥形管,锥形管通过其大端与第三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引流袋为矩形,所述滴壶沿引流袋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在引流袋上一条短边的中部。

优选的,在所述滴壶与引流袋相连的短边上位于引流袋的外部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的弧形挂带。

优选的,在所述引流袋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显示引流袋内储存液体体积的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锥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环形的防滑条纹。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个锥形的帽盖。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呈Y形,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三通接头的同侧,第三接口位于三通接头的另一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引流袋中设置了滴壶,冲洗液通过该滴壶逐滴进入引流袋内,防止空气一同进入,更有效的利用了引流袋内的空间。医护人员还可以直观的通过滴入的速度判断冲洗液是否从膀胱中排出干净,待完全排出后再更换引流袋,防止冲洗液洒落污染。

引流袋的引流袋与双腔导尿管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不破坏双腔导尿管的原有结构,发挥充气囊在膀胱内的固定作用,通过同一条液路管实现冲洗液的注入与排出。三通接头与点滴针连接的接口上设置有肝素帽,可以对三通接头内流动的冲洗液有效密封,且能够经受点滴针的多次穿刺,可以反复使用而不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及帽盖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引流袋,2、滴壶,3、导管,4、三通接头,5、第一水止夹,6、点滴针,7、肝素帽,8、双腔导尿管,801、液路管,802、气路管,9、连接部,10、挂带,11、刻度线,12、防滑条纹,13、帽盖,14、第二水止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双腔导尿管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的引流袋1,在引流袋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显示引流袋1内储存冲洗液体积的刻度线11,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由膀胱排至引流袋1的冲洗液的体积。医护人员可根据注入膀胱的冲洗液的量判断冲洗液是否全部排出,如未全部排出,则有可能发生堵塞,需要清除堵塞部位或者更换双腔导尿管8。

沿引流袋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滴壶2,滴壶2的中部固定在引流袋1上一条短边的中部,滴壶2位于引流袋1内的一端与引流袋1内腔连通,滴壶2位于引流袋1外的一端连接有导管3,从膀胱中排出的冲洗液由该导管3流入引流袋1中。滴壶2的设置使导管3中的冲洗液能够逐滴的滴入引流袋1中,一方面可以让医护人员直观的看到冲洗液排出的速度,从而判断冲洗液是否排出干净,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空气进入引流袋1,占用引流袋1的有效容积。

导管3远离引流袋1的一端连接在一个Y形的三通接头4上,三通接头4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用于冲洗液的排出和注入,并位于三通接头4的同侧。第三接口用于与双腔导尿管8的尿路管801连接,位于三通接头4的另一侧。此种设置方式,更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保持排出和注入冲洗液时的管路顺畅,使冲洗液中带出的血块等杂物不容易发生堵塞。第一接口与所述导管3相连,并在该导管3上设有第一水止夹5。第二接口上连接有供点滴针6刺入的肝素帽7,可控点滴针6反复穿刺,多次使用而不发生泄露。第三接口上设有用于与双腔导尿管8的尿路管801接口相连的连接部9,该连接部9为空心的锥形管并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该连接部9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通过插入双腔导尿管8的尿路管801中与双腔导尿管8固定,为了防止连接部9从导尿路管801中滑落,本实用新型在连接部9的锥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环形的防滑条纹12,锥形管通过底面与第三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接头4以及第一水止夹5以及连接在点滴针6上的第二水止夹14的调节,使双腔导尿管8的液路管801实现冲洗液的排出和注入,保留了其气路管802的固定功能。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滴壶2与引流袋1相连的短边上位于引流袋1的外部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1的弧形挂带10。在所述连接部9上设有一个锥形的帽盖13,防止交叉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引流袋1通过挂带10吊挂在病床上,使滴管保持竖直状态,然后拔掉连接部9上的帽盖13,将连接部9拧入双腔导尿管8的尿路管801中。此时打开点滴针6上的第二水止夹14,使冲洗液由三通接头4从导尿路管801中流入患者的膀胱。一般情况下,向膀胱中注入300ml中即可达到冲洗效果。冲洗液注入后关闭第二水止夹14,让冲洗液在患者膀胱中保持3至5分钟后打开第一水止夹5,冲洗液通过三通接头4由导管3及滴壶2逐滴进入引流袋1中。待滴壶2中无明显液滴落下时,根据引流袋1上的刻度线11读取进入引流袋1内冲洗液的体积,如与注入量相吻合,即可通过关闭第一水止夹5,更换引流袋1并打开第二水止夹14,向患者膀胱内注入新的冲洗液,重复3次,完成膀胱冲洗。如引流袋1中冲洗液的体积明显少于注入量,则需要检查各个连接位置是否通畅,必要情况下重新更换新的双腔导尿管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