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止血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领域中,粘连是结缔组织纤维带与相邻的组织或器官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异常结构。术后产生不良粘连会引起疼痛或生物组织功能障碍,在严重情况下还需进行另外的手术用于剥离不良粘连。临床上一般采用防粘连膜进行物理阻隔防止粘连发生。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防粘连膜有两种,一种是聚乳酸类防粘连膜,这种防粘连膜具有机械性能好、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是存在植入体内容易变硬变脆的问题,而且此类产品粘附性差,往往需要手术缝合固定,有再粘连的风险,因此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种是壳聚糖类防粘连膜,主要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此类产品具有弹性好、粘附性好的优点,但是存在机械强度低,而且遇水后产生水化的问题。
刘曦等在[刘曦,岳卫华.医用可吸收防粘连膜产品的研究进展及基本要求.医疗设备]中指出:理想的医用可吸收防粘连膜产品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宜的组织粘附性(不需缝合固定),完全覆盖创伤表面并且具有合适的体内留存时间,可降解吸收,有效防止粘连形成,且不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还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而便于实施操作和维持功能。
随工艺技术的发展,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应用到防粘连膜的工业生产中,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的问题,例如聚乳酸的经过静电纺丝得到的纤维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变硬变脆的问题,但是聚乳酸的特性决定它不容易粘附组织。[Xinying Geng,Electrospinning of chitosan dissolved in concentrated acetic acid solution.Biomaterials.]提出了壳聚糖乙酸溶液静电纺丝的方法,但是静电纺丝出的纤维膜力学性能很差,还不足以应用于临床。专利CN 103691006A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术后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采用京尼平乙醇溶液使得纤维发生交联,然后使用透明质酸包覆壳聚糖纳米纤维得到术后防粘连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术后粘连,但是京尼平乙醇溶液的使用会带来一定毒性,对于植入类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且壳聚糖静电纺丝膜经过京尼平乙醇溶液交联后壳聚糖纤维之间结构固化,壳聚糖静电纺丝膜的柔软性和贴服性能变差,影响了最终制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韧性高、贴服性能好且生物相容性好同时能够起到止血和防粘连双重作用的止血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酸性多糖构成,其中酸性多糖的含量为5wt%~80wt%,所述酸性多糖为含羧酸根离子的多糖,酸性多糖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
所述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大于20%,贴服性能好,吸水量大于自重的20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不大于1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所述酸性多糖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钠或海藻酸钠;
所述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100nm~500μm;
所述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01mm~5mm,所述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50%~95%;
所述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所述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3d~150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
(2)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酸性多糖水溶液中得到复合纤维膜,最后复合纤维膜经后处理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壳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1万~100万,脱乙酰度为70%~98%。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乙酸水溶液的浓度为50wt%~95wt%。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wt%~15wt%,所述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助纺剂,所述助纺剂为水溶性的可纺高分子材料,所述水溶性的可纺高分子材料为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醇,所述助纺剂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0.01~50:100。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5~40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5cm~1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0.5~2.5mL/h。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采用的方法为真空干燥;所述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酸性多糖水溶液中是指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5℃~80℃的酸性多糖水溶液浸泡1min~30min。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酸性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5万~200万,所述酸性多糖水溶液的浓度为0.01wt%~5wt%,所述壳聚糖纤维膜与酸性多糖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50000~1/100。
如上所述的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后处理是指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发明机理:
天然高分子材料相比合成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壳聚糖作为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广谱抗菌、止血、愈创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疗器械;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钠、海藻酸钠等材料因其含有羧根离子,具有很好的吸液和粘附性能,广泛应用于纱布、止血粉、防粘连材料等医疗器械中。
本发明先制备壳聚糖静电纺丝膜,然后通过和酸性多糖交联得到复合纤维膜。该方法采用静电纺丝工艺,赋予了该复合纤维膜多孔的结构,使得该膜手感柔软,且折叠不会发生断裂;壳聚糖纤维膜和酸性多糖材料进行交联,壳聚糖纤维和酸性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单丝纤维的强度,同时纤维与纤维之间也通过酸性多糖连接起来,使得该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酸性多糖材料作为壳聚糖纤维膜的交联剂,其分子链较长可以实现纤维之间的柔性交联,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化学交联剂相比,化学交联剂为小分子,发生交联的分子之间以及纤维之间为刚性连接,因而制得的复合纤维膜的韧性高、贴服性能好;酸性多糖材料作为壳聚糖纤维膜的交联剂,具有安全、无毒的优点,且在体内能够完全降解,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无机交联剂相比,制得的复合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优良;壳聚糖静电纺丝膜本身因具有多孔的纤维结构,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酸性多糖的加入又提高了该膜的粘附效果,应用临床时可以自动粘合,无需缝和固定;壳聚糖本身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结合该膜的多孔纤维结构和粘附效果,作用于伤口时,可以快速吸附血小板,启动机体的止血机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止血防粘连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折叠不会发生断裂;
2、本发明的止血防粘连膜具有很好的粘附效果,可以自动粘合,无需缝合固定;
3、本发明的止血防粘连膜的多孔结构及粘附效果,可以起到止血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粘连效果;
4、本发明的止血防粘连膜具有韧性高、贴服性能好的优点,便于医生临床实用,起到更好防粘连效果;
5、本发明的止血防粘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在体内完全降解,且降解时间可根据壳聚糖及酸性多糖分子量的大小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的SEM图像;
图2为对比例1及实施例1~4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的拉伸测试曲线图,其中,a为对比例1的曲线,b为实施例1的曲线,c为实施例2的曲线,d为实施例3的曲线,e为实施例4的曲线,测试条件为:样品宽度10mm,夹距15mm,拉伸速率50mm/min。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15万,脱乙酰度为98%的壳聚糖溶于浓度9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wt%,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40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1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2.5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5℃的浓度为0.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30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0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50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构成,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为5wt%,如图1所示,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100n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01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50%;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如图2所示,断裂伸长率为24%,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25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0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30d。
将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进行止血实验,首先根据Matsuoka等方法制备肝中叶切除出血模型,然后向5只健康大白兔的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动物,于肋弓下沿腹中线作长约2cm纵行切口,沿腹中线剪开腹肌,挤压腹部将肝中叶从切口处挤出,吸干肝脏周围腹腔液后,于肝中叶下缘以上2cm处快速切除肝中叶,用干燥纱布吸干切口部位血液,最后在出血部位施加止血防粘连膜并开始计时,用纱布压迫创面30s,无鲜红血液渗出即认为止血成功,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80.5±10.55s;保持其他测试条件不变,将止血防粘连膜改为Arista,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131.4±30.25s。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的止血时间更短,止血效果更好。
对比例1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15万,脱乙酰度为98%的壳聚糖溶于浓度9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wt%,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40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1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2.5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京尼平乙醇溶液中;
(3)将浸泡过京尼平乙醇溶液的复合纤维膜浸入到-5℃的浓度为0.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30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0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50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京尼平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构成,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较差,如图2所示,断裂伸长率为9%,贴服性能较差,吸水量为自重的10倍,由于含有京尼平生物相容性较差,细胞毒性为2级。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1可以看出,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交联剂相对于京尼平有利于增强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贴服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将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止血实验,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105.5±16.78s。
实施例2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1万,脱乙酰度为70%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95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乙烯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5,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5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0.5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5℃的浓度为1wt%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中24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20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透明质酸钠构成,其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13wt%,透明质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500n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0.5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55%;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23%,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22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1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3d。
将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止血实验,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95.5±18.98s,与Arista的止血时间131.4±30.25s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的止血时间更短,止血效果更好。
对比例2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1万,脱乙酰度为70%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95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5wt%,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乙烯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5,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5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0.5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戊二醛乙醇溶液中;
(3)将浸泡过戊二醛乙醇溶液的复合纤维膜浸入到5℃的浓度为1wt%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中24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20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戊二醛和透明质酸钠构成,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较差,断裂伸长率为11%,贴服性能较差,吸水量为自重的12倍,由于含有戊二醛生物相容性较差,细胞毒性为3级。对比实施例2与对比例2可以看出,使用透明质酸钠作为交联剂相对于戊二醛有利于增强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贴服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将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止血实验,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112.5±15.89s。
实施例3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45万,脱乙酰度为80%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5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3wt%,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聚乙烯醇,聚乙烯醇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2,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30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10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2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15℃的浓度为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21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5万,壳聚糖纤维膜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10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海藻酸钠构成,其中海藻酸钠的含量为20wt%,海藻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1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1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60%;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33%,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26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0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25d。
将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止血实验,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96.2±21.31s,与Arista的止血时间131.4±30.25s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的止血时间更短,止血效果更好。
实施例4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100万,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85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wt%,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乙烯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10,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20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8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1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24℃的浓度为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18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5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8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构成,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为28wt%,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1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1.5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65%;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50%,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24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0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100d。
将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止血实验,最终记录得到的止血时间为89.9±15.47,与Arista的止血时间131.4±30.25s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止血防粘连膜的止血时间更短,止血效果更好。
实施例5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10万,脱乙酰度为75%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6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2wt%,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5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0.8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33℃的浓度为0.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16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5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构成,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为36wt%,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10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2.0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70%;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55%,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28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1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10d。
实施例6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20万,脱乙酰度为78%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65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5wt%,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8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6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1.2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43℃的浓度为1.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17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5万,壳聚糖纤维膜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2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构成,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为45wt%,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20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2.5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75%;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48%,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29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0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40d。
实施例7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25万,脱乙酰度为82%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7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8wt%,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聚乙烯醇,聚乙烯醇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0.01:100,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22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9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1.5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52℃的浓度为2.0wt%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中15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8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10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透明质酸钠构成,其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53wt%,透明质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30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3.0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80%;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52%,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30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1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65d。
实施例8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55万,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75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wt%,静电纺丝溶液中还含有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乙烯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25:100,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28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12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1.8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62℃的浓度为2.5wt%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中10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8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透明质酸钠构成,其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60wt%,透明质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40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3.5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85%;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58%,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33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1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80d。
实施例9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70万,脱乙酰度为92%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8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2wt%,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32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13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2.0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72℃的浓度为3.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5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2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6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海藻酸钠构成,其中海藻酸钠的含量为71wt%,海藻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45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4.2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90%;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60%,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35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0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120d。
实施例10
一种止血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重均分子量为85万,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溶于浓度为90wt%的乙酸水溶液中,搅拌得到均一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5wt%,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条件为:电压为35kV,喷丝头到收集板的距离为15cm,喷丝头静电纺丝溶液的流量为2.2mL/h;
(2)真空干燥去除壳聚糖纤维膜中残留的酸,然后将壳聚糖纤维膜浸入到80℃的浓度为4.0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1min得到复合纤维膜,其中,海藻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80万,壳聚糖纤维膜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的比值为1/100,最后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纯化水中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止血防粘连膜。
最终制得的止血防粘连膜主要由壳聚糖纤维膜和海藻酸钠构成,其中海藻酸钠的含量为80wt%,海藻酸钠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连接将壳聚糖纤维共价交联;壳聚糖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500μm,止血防粘连膜的厚度为5mm,止血防粘连膜的孔隙率为95%;止血防粘连膜的韧性高,断裂伸长率为62%,贴服性能好,吸水量为自重的38倍,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为0级,止血防粘连膜的粘附性能优良、止血和防粘连效果好,止血防粘连膜的体内存留时间为1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