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419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骨质增生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一种正常退化现象,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用腰部活动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

目前,西医对骨质增生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发。而中医治疗主要是采用中药内服,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熟地5-8份、杜仲4-6份、急性子4-6份、威灵仙4-6份、川芎2-5份、淫羊藿2-5份、土元2-5份、虎杖4-6份、补骨脂5-8份、桑寄生4-6份、延胡索5-8份、倒扣草5-8份、乳香5-8份、牛膝4-6份、络石藤4-6份、海风藤4-6份、忍冬藤4-6份、扶芳藤4-6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熟地7份、杜仲5份、急性子5份、威灵仙5份、川芎4份、淫羊藿4份、土元4份、虎杖5份、补骨脂7份、桑寄生5份、延胡索7份、倒扣草7份、乳香7份、牛膝5份、络石藤5份、海风藤5份、忍冬藤5份、扶芳藤5份。

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首先,按照配方称取各种中药原料,混合均匀后粉碎,过130-150目;然后,向中药粉状物中滴加适量的香油蜂蜜混合液,充分搅拌后,调制成膏状即可;所述香油蜂蜜混合液是香油与蜂蜜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的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的药性、药理如下:

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急性子:味微苦、辛,性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消积、软坚散结的功效。主治:经闭,积块,噎膈,外疡坚肿,骨鲠在喉等症。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肝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不举、滑精早泄、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

土元:别名地鳖,味咸,性寒;有小毒。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补骨脂:味苦、辛,性温;归归肾、脾经。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等。

桑寄生: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入肝、胃、心、肺、脾经。功效: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倒扣草:味苦、辛,寒。功效:清热、解表、利水、活血。主治:感冒发热,痢疾,疟疾,喉痛,脚气,淋病。水肿,跌打损伤。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络石藤: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扶芳藤:味辛,性平。功效:舒筋活络、止血消瘀。主治:腰肌劳损,风湿痹痛,咯血,血崩,月经不调,跌打骨折,创伤出血。

有益效果:本发明是根据中医药理论配方,各药物协同配合,有扶正固本,袪寒除湿,通经化瘀的作用,外敷使用,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不刺激皮肤,能够有效治疗骨质增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熟地10g、杜仲8g、急性子8g、威灵仙8g、川芎4g、淫羊藿4g、土元4g、虎杖8g、补骨脂10g、桑寄生8g、延胡索10g、倒扣草10g、乳香10g、牛膝8g、络石藤8g、海风藤8g、忍冬藤8g、扶芳藤8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熟地8g、杜仲6g、急性子6g、威灵仙6g、川芎5g、淫羊藿5g、土元5g、虎杖6g、补骨脂8g、桑寄生6g、延胡索8g、倒扣草8g、乳香8g、牛膝6g、络石藤6g、海风藤6g、忍冬藤6g、扶芳藤6g。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1000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熟地7g、杜仲5g、急性子5g、威灵仙5g、川芎4g、淫羊藿4g、土元4g、虎杖5g、补骨脂7g、桑寄生5g、延胡索7g、倒扣草7g、乳香7g、牛膝5份、络石藤5g、海风藤5g、忍冬藤5g、扶芳藤5g。

本发明所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首先,按照配方称取各种中药原料,混合均匀后粉碎,过130-150目;然后,向中药粉状物中滴加适量的香油蜂蜜混合液,充分搅拌后,调制成膏状即可;所述香油蜂蜜混合液是香油与蜂蜜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对300例骨质增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患者年龄最大者70岁,年龄最小者40岁。

2、治疗方法:将制得的药膏外敷于患处,每日3到4次。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每15天为一个疗程,轻度患者敷用3~5个疗程左右,重病患者连敷5~7疗程即可痊愈。

3、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282例(94%),显效12例(4%),有效3例(1%),无效3例(1%),总有效率为9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