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阻隔膜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238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阻隔膜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阻隔膜。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指鼻腔粘膜对某些刺激过度敏感而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过强反应,医学上称之为鼻粘膜高反应性鼻病。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极高,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0%~24%,也就是说,我国有1.4亿左右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鼻炎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多数国家呈上升趋势,WHO已将过敏性鼻炎列为全球关注的公众卫生问题。4月11日是“全国爱鼻日”,4月13日~19日是世界过敏科学组织号召的“世界过敏周”,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世界过敏科学组织中国委员、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张罗教授指出,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中国开展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防治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在《变应性鼻炎治疗和诊断指南》一文中指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手段主要包括:(1)避免接触变应原;(2)药物治疗;(3)免疫治疗;(4)外科治疗。其中,首选是避免接触变应原,没有变应原就没有变应性鼻炎患者;其次是规范的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避免接触变应原的方法是佩戴口罩,但其阻隔效果差,难以有效阻隔微米级的过敏原,而且佩戴口罩的美观性和舒适度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阻隔膜,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可在鼻腔内形成阻隔膜,能有效阻隔绝大部分粒径在PM2.5以上的过敏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腔喷雾剂,包括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所述纤维素包括型号为E4M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或型号为20WR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纤维素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9~13g/L;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70~130g/L。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优选的,所述鼻腔喷雾剂还包括pH调节剂;所述鼻腔喷雾剂的pH值为5.5~8。优选的,所述鼻腔喷雾剂还包括香精;优选的,所述香精包括薄荷香精、玫瑰香精和茉莉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鼻腔喷雾剂在30℃下的粘度为400~800mPa.S。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鼻腔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混合,得到鼻腔喷雾剂。优选的,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a1)、将保湿剂与部分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a2)、将所述第一混合液与纤维素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a3)、将所述第二混合液与余量的溶剂混合,得到鼻腔喷雾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阻隔膜,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鼻腔喷雾剂在基体表面成膜后形成。优选的,所述生物阻隔膜的孔隙直径≤3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阻隔膜。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包括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所述纤维素包括型号为E4M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或型号为20WR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纤维素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9~13g/L;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70~130g/L。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喷入鼻腔后,能够在鼻腔能分布均匀,并迅速成膜,且成膜均匀,对绝大部分过敏原具有良好的阻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形成的生物阻隔膜对粒径在PM2.5以上的绝大部分过敏原均能有效阻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低倍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高倍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腔喷雾剂,包括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所述纤维素包括型号为E4M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或型号为20WR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纤维素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9~13g/L;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70~130g/L。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包括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其中,所述纤维素包括型号为E4M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或型号为20WR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在本发明中,所述型号为E4M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优选由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所述型号为20WR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优选由湖南尔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在本发明中,所述纤维素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9~13g/L,具体可选择10g/L、11g/L、12g/L、12.25g/L、12.5g/L或12.75g/L。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70~130g/L,具体可选择80g/L、90g/L、10g/L、110g/L或120g/L。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水。在本发明中,所述鼻腔喷雾剂优选还包括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HCl、NaOH、盐酸缓冲盐和柠檬酸缓冲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H调节剂优选将鼻腔喷雾剂的pH值调节至5.5~8,具体可调节为6.5、6.8或7。在本发明中,所述鼻腔喷雾剂优选还包香精,所述香精包括但不限于薄荷香精、玫瑰香精和茉莉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香精优选为水溶性香精。所述香精在鼻腔喷雾剂中的含量为1~5g/L,具体可选择1.0g/L、2.0g/L、2.5g/L、3.0g/L、3.5g/L、4.0g/L、4.5g/L或5.0g/L。在本发明中,所述鼻腔喷雾剂在30℃下的粘度优选为400~800mPa.S,具体可为460mPa.S、470mPa.S、475mPa.S、480mPa.S、485mPa.S、790mPa.S或795mPa.S。本发明通过对鼻腔喷雾剂的配方进行优化筛选,获得了性能优异的鼻腔喷雾剂。该鼻腔喷雾剂喷入鼻腔后,能够在鼻腔能分布均匀,并迅速成膜,且成膜均匀,对绝大部分过敏原具有良好的阻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形成的生物阻隔膜对粒径在PM2.5以上的绝大部分过敏原均能有效阻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具有如下具体优势:(1)使用时,通过超细微雾化方式,在一定的压力下把药物以超细微水雾状的形式送至鼻腔深处,可在鼻腔内分布均匀;在鼻腔内分布均匀的微小液滴,可迅速成膜,成膜性良好、成膜均匀,阻隔效果佳。(2)喷雾剂中的纤维素包分散均一性良好,喷雾剂中还添加了保湿剂,增加了患者鼻腔的舒适度。(3)与微粉吸入剂型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可以避免微粉吸入剂型的安全性隐患,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同时缩短了纤维素在鼻腔内的成膜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解决了纤维素粉末产品在开封使用后,剩余样品易吸湿结块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4)与软膏剂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可以达到鼻腔深部,且喷雾剂型可迅速成膜,成膜性良好、成膜均匀,阻隔效果更佳。此外,患者使用方便,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5)与静电吸附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对过敏原阻隔剂具有不同的阻隔原理。静电吸附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只能对表面带有一定电荷的过敏原有吸附作用,对过敏原的阻隔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而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主要通过在鼻腔成膜后形成良好的物理阻隔,对粒径在PM2.5以上的绝大部分过敏原均能有效阻隔,效果更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鼻腔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混合,得到鼻腔喷雾剂。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直接将纤维素、保湿剂和溶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得到鼻腔喷雾剂。该过程具体包括:a1)、将保湿剂与部分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a2)、将所述第一混合液与纤维素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a3)、将所述第二混合液与余量的溶剂混合,得到鼻腔喷雾剂。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中,首先将保湿剂与部分溶剂混合。其中,所述部分溶剂占溶剂总量的50~80vol%,具体可为60vol%或70vol%。在本发明中,若鼻腔喷雾剂中还含香精,则在保湿剂与部分溶剂混合时加入香精。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得到第一混合液后,将所述第一混合液与纤维素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与纤维素优选在50~80℃下进行混合,更优选在60~70℃下进行混合。第一混合液与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液。得到第二混合液后,将所述第二混合液与余量的溶剂混合。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第二混合液与余量的溶剂混合之前,先对第二混合液进行灭菌。所述灭菌的方式优选为蒸汽灭菌,所述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20~130℃,所述灭菌的时间优选为30~40min。在本发明中,若鼻腔喷雾剂中还含pH调节剂,则在第二混合液与余量的溶剂混合之前,先将第二混合液与pH调节剂混合。在本发明中,若鼻腔喷雾剂中既含有pH调节剂且进行灭菌操作,则先将第二混合液与pH调节剂混合,然后进行灭菌,再将灭菌后的混合液与余量的溶解混合。待第二混合液与余量的溶剂混合均匀后,得到鼻腔喷雾剂。本发明通过对鼻腔喷雾剂的配方进行优化筛选,获得了性能优异的鼻腔喷雾剂。该鼻腔喷雾剂喷入鼻腔后,能够在鼻腔能分布均匀,并迅速成膜,且成膜均匀,对绝大部分过敏原具有良好的阻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本发明提供的鼻腔喷雾剂形成的生物阻隔膜对粒径在PM2.5以上的绝大部分过敏原均能有效阻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阻隔膜,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鼻腔喷雾剂在基体表面成膜后形成。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阻隔膜由所述鼻腔喷雾剂在基体表面成膜后形成,所述生物阻隔膜的孔隙直径优选≤3μm,更优选≤2.5μm。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阻隔膜对绝大部分过敏原具有良好的阻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阻隔膜对粒径在PM2.5以上的绝大部分过敏原均能有效阻隔。为更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制备鼻腔喷雾剂称取100.0g甘油和2.5g水溶性薄荷香精,置于2000ml的烧杯中,加纯化水700ml,搅拌均匀后水浴升温至60℃,继续搅拌,缓缓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号:E4M,厂家: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12.5g,待分散均匀后,保持搅拌降温至室温,加入一定量的HCl调节溶液pH值,之后将溶液置于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35分钟,于超净台上加纯化水至1000ml,搅拌30min,得到pH值为6.5的鼻腔喷雾剂样品,将样品于超净台上分装到鼻喷瓶中。实施例2制备鼻腔喷雾剂称取100.0g甘油和2.5g水溶性玫瑰香精,置于2000ml的烧杯中,加纯化水700ml,搅拌均匀后水浴升温至60℃,继续搅拌,缓缓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号:E4M,厂家: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12.5g,待分散均匀后,保持搅拌降温至室温,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缓冲盐调节溶液pH值,之后将溶液置于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35分钟,于超净台上加纯化水至1000ml,搅拌30min,得到pH值为7.0的鼻腔喷雾剂样品,将样品于超净台上分装到鼻喷瓶中。实施例3制备鼻腔喷雾剂称取100.0g甘油和2.5g水溶性茉莉香精,置于2000ml的烧杯中,加纯化水700ml,搅拌均匀后水浴升温至60℃,继续搅拌,缓缓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号:E4M,厂家: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12.5g,待分散均匀后,保持搅拌降温至室温,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缓冲盐调节溶液pH值,之后将溶液置于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35分钟,于超净台上加纯化水至1000ml,搅拌30min,得到pH值为6.8的鼻腔喷雾剂样品,将样品于超净台上分装到鼻喷瓶中。实施例4相关指标考察1、基本指标:外观、粘度、是否无菌,其中,粘度采用SNDJ-1粘度计测定(参数:r=10RPM、29#转子,T=29.7℃)。结果如表1所示:表1样品外观、粘度和是否无菌的检测结果组别外观性状含量(%)黏度(mPa.S)无菌实施例1无色澄明溶液1.25463.6合格实施例2无色澄明溶液1.25484.3合格实施例3无色澄明溶液1.25475.2合格通过表1可以看出,所制备的三批样品外观性状、含量、黏度、无菌等指标均差异不大,说明本品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稳定可行。2、香味满意度调查:随机选择100名受试者,每名受试者分别试用实施例1~3制备的鼻腔喷雾剂样品,并对其香味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非常不满意为0分,一般为5分,非常满意为10分,100名受试者的平均评分结果表2所示:表2香味评分结果组别受试者平均评分实施例19.5实施例28.5实施例38.0通过表2可以看出,受试者对于鼻腔喷雾剂的香味满意度较高。3、生物阻隔膜的结构特征表征:将1ml实施例1制备的鼻腔喷雾剂样品均匀涂布于5cm2的载玻片上,在37℃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2min,形成质地均匀的生物阻隔膜,对该生物阻隔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低倍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高倍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通过图1可以看出该生物阻隔膜为多层致密网状结构,通过图2可以看出,该生物阻隔膜的网状孔隙直径<2.5μm。4、阻隔效果评价4.1、研究目的观察不同大气污染场景[室内环境(实验室)、室外环境(交通路口下)],鼻腔阻隔剂对PM10颗粒的阻隔效果。4.2、材料与方法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鼻腔喷雾剂样品,本研究在室内设置了两组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设置剂量分别为0.1ml、0.2ml。在室外设置了三组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设置剂量分别为0.05ml、0.1ml、0.2ml。4.2.1、实验仪器4.2.2、实验步骤(1)实验开始前,先对实验所用的微电脑激光粉尘仪进行校准。(2)选择实施例1制备的鼻腔喷雾剂样品,将样品放入灭菌锅内进行干燥。(3)在实验环境内分别设置2个采样点,均匀涂抹0.2ml样品至PM10探头的表面。涂抹时应保证涂抹均匀无漏气气泡等情况,不涂抹样品的采样机应保证PM10探头表面清洁,不涂抹样品的仪器为对照组。(4)将2台采样机放置在距离地面1.5m的实验桌上。保持采样器探头处于同一水平。开机启动后,流速应达到预设值,且采样机采样数值稳定后再开始进入检测。设置读数间隔时间为1min,进入采样主菜单进行连续采样,持续采样时间为60min。(5)清理实验仪器,重复上述步骤涂抹0.1ml样品至个体采样仪。(6)使用数据线读取采样机的数据,经个人电脑储存下载,去除刚开始进入检测时的不稳定数值,得到数据并加以分析。(7)使用分析软件SPSS19.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所得实验结果数据方差分析的结果,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两种分析方法和描述性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不同剂量、不同浓度的样品在不同环境下对PM10的阻隔结果。4.2.3、采样地点及采样方法采样地点应①具有代表性,保证采集到的样品以及测得数据与参数能准确表征或近似表征环境质量和条件;②在监测区域内污染具有一定的均匀性;③便于样品采集。为了区别不同环境的阻隔效果是否不同,选用了室外、室内两个采样地点。采样时,采样器入口应处于呼吸带高度距地面应大于1.5米。采样时不宜在风速大于8m/s的天气状况下进行。在马路边采样时采样点应该布置在距离人行道外侧边缘1m处。4.3、研究结果4.3.1、有无系统误差的分析为确保实验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对室内和室外不同仪器LD-5C(A)+载体和LD-5C(B)+载体进行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表3室内不同仪器上空白载体的PM10检测值比较(mg/m3)表4室外不同仪器上空白载体的PM10检测值比较(mg/m3)PM10浓度LD-5C(A)(n=30)LD-5C(B)(n=30)P值室外0.1340±0.0053240.1344±0.0051230.768结果表明,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实验仪器LD-5C(A)和LD-5C(B)测得的PM10的浓度均值略有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中不存在系统误差。4.3.2有无阻隔性分析对比室内环境中不涂抹样品的LD-5C(A)+载体和涂抹0.2ml样品后的仪器LD-5C(B)+载体,不涂抹样品的LD-5C(A)+载体和涂抹0.1ml样品后的仪器LD-5C(B)+载体具体结果见表5和表6。表5室内空白载体与0.2ml鼻腔阻隔剂实验组的PM10检测值比较(mg/m3)表6室内空白载体与0.1ml鼻腔阻隔剂实验组的PM10检测值比较(mg/m3)根据表5所示结果,涂抹0.2ml某鼻腔阻隔剂样品后所测得PM10均值0.004548低于空白对照组0.03364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表6结果所示,涂抹0.1ml某鼻腔阻隔剂样品后所测得PM10均值0.003433低于空白对照组0.0222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抹某鼻腔阻隔剂样品与不涂抹某鼻腔阻隔剂样品有明显差异。鼻腔阻隔剂对PM10有阻隔作用且阻隔效果明显。对室外空白样本组和涂抹0.1ml鼻腔阻隔剂的实验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表7。表7室外空白载体与0.1ml鼻腔阻隔剂实验组的PM10检测值比较(mg/m3)由表7可知室外环境下涂抹0.1ml鼻腔阻隔剂后的样品所测得PM10均值0.00460低于空白对照组0.0689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室外空白样本组和涂抹0.2ml鼻腔阻隔剂的实验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表8。表8室外空白载体与0.2ml鼻腔阻隔剂实验组的PM10检测值比较(mg/m3)由表8可得,在室外环境下,涂抹0.2ml鼻腔阻隔剂后的样品所测得PM10均值0.00890低于空白对照组0.0727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4.3.3阻隔效率研究结果计算不同浓度的鼻腔阻隔剂对PM10的阻隔效率,计算公式为:阻隔效率=1-阻隔后的PM10浓度/空白对照的PM10浓度。利用SPSS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到表9-1和表9-2。表9-1室内不同剂量实验组阻隔效率的统计量描述由表9-1我们不难看出,0.2ml实验组和0.1ml实验组的样本数都为30,0.2ml的鼻腔阻隔剂的阻隔效率为86%,0.1ml的鼻腔阻隔剂的阻隔效率84%,无明显差异。表9-2室外不同剂量实验组阻隔效率的统计量描述由表9-2,在室外环境下,0.1ml鼻腔阻隔率的阻隔效果约为94%而0.2ml鼻腔阻隔剂的阻隔效果为87%。无明显差异。实施例5纤维素种类对鼻腔喷雾剂成膜性的影响分别称取不同型号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T-E5,湖州美欣霍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499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T-E400,湖州美欣霍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499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4M,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0.5003g、羟乙基纤维素(QP300,湖南尔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0.5031g、羟乙基纤维素(QP4000H,湖南尔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0.4996g、羟乙基甲基纤维素(1LMH,湖南尔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0.4986g、羟乙基甲基纤维素(20WR,湖南尔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特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粘度),分别加90℃的水制成2.0wt%的溶液,充分搅拌约10min,置冰浴中冷却,冷却过程中继续搅拌至均匀,逐去气泡并调节重量,即得样品;取上述样品各适量采用SNDJ-1粘度计测定粘度(参数:r=10RPM、29#转子,T=29.7℃),分别将1ml上述样品均匀涂布于5cm2载玻片上在37℃鼓风干燥箱中,观察溶液凝胶成膜时间。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不同种类纤维素的粘度和成膜情况从表10的结果可以看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4M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20WR成膜时间和成膜情况较好,适宜制备成喷雾剂型,在鼻腔内形成凝胶膜,起到阻隔过敏原的作用。实施例6纤维素含量对鼻腔喷雾剂成膜性的影响1、成分设计2、样品制备按照上述配方,先称取甘油,置于200ml的烧杯中,加纯化水70ml,搅拌均匀后水浴升温至60℃,继续搅拌,缓缓加入纤维素,待分散均匀后,保持搅拌降温至室温,之后将溶液置于蒸汽灭菌锅中,于121℃,灭菌35分钟,于超净台上加纯化水至100ml,搅拌30min,得到6份鼻腔喷雾剂样品,分别将6份样品于超净台上分装到鼻喷瓶中。取上述样品各适量采用SNDJ-1粘度计测定粘度(参数:r=10RPM、29#转子,T=29.7℃);分别将1ml上述样品均匀涂布于5cm2载玻片上,在37℃鼓风干燥箱中,观察溶液凝胶成膜情况。粘度和成膜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不同用量纤维素的粘度和成膜情况将上述样品分装于喷雾装置中,将50ml的烧杯倒置到喷嘴上方,间隔喷嘴约2cm,并进行试喷,观察样品流动情况,如表12所示:表12不同用量纤维素的流动情况编号样品流动情况配方1样品易滴落配方2样品未出现滴落、聚集情况配方3样品几乎不能喷出来配方4样品易滴落配方5样品未出现滴落、聚集情况配方6样品几乎不能喷出来从实验结果看,纤维素浓度在0.75%(m/V)和1.5%(m/v)的浓度下,成膜情况均较好,但在样品浓度过低时,由于黏度较小,样品易于滴落,而样品浓度过高时,样品黏度又较大,导致喷瓶不能将产品喷出来。实施例7保湿剂种类对鼻腔喷雾剂成膜性的影响制备含不同种类保湿剂的样品(保湿剂浓度均为10%(m/V)),见下表13。1ml上述溶液均匀涂布于5cm2载玻片上,在37℃鼓风干燥箱中,测定溶液凝胶成膜时水分含量,并置于室温条件下放置4小时,测定水分损失率,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不同种类保湿剂的水分损失率实施例8保湿剂含量对鼻腔喷雾剂成膜性的影响分别称取甘油5g、10g、15g分别置于3个烧杯中,加水适量后搅拌均匀,逐渐升温到60℃后,分别加入1.25g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号:E4M,厂家: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继续搅拌,待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降温至室温,待冷却后,加灭菌后的纯化水至100ml,搅拌均匀,分别得到样品1、2、3,其外观性状和粘度(SNDJ-1粘度计测定,r=10RPM,29#转子,T=29.7℃)如表14所示:表14不同种类保湿剂的外观性状和粘度编号外观性状粘度(mPa.S)样品1无色澄明溶液456.6样品2无色澄明溶液473.3样品3无色澄明溶液483.3分别量取上述各处方样品各0.5ml,置于干净的5cm2玻璃片上,在室温条件下水平放置,在两小时后观察样品成膜情况,结果如表15所示:表15不同种类保湿剂的成膜情况通过表15可以看出,样品1甘油用量较低,所成的膜易被干燥,导致边沿起皱翘起,影响使用效果;样品3甘油用量较大,膜表面不光滑,有沙硕感;样品2成膜较好,外表光滑整洁。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