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兽用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禽大肠杆菌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式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禽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禽业造成了极大危害,也是造成禽类养殖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禽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特征是呈现败血症、纤维素性浆膜炎或肿瘤样病灶等病变。该病的症状由大肠杆菌本身或者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力因子引起,许多毒株产生粘附因子,引起败血症和蜂窝织炎的毒株产生气杆菌素。这些致病因子使大肠杆菌可以定居于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大量繁殖并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各种年龄的家禽对大肠杆菌都能感染,但多发生于幼龄家禽,幼禽抵抗力低,常常因败血症而急性死亡。因此为减少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应以提高禽类免疫力、缓解应激、抗菌消炎、抑制细菌繁殖、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涩肠止痢为原则。
本发明针对易发生禽大肠杆菌病的禽类开发的中药复方按照中医理论指导,根据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应激反应、易发生大肠杆菌感染、发生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症候,从“提高禽类免疫力、缓解应激、抗菌消炎、抑制细菌繁殖、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涩肠止痢”等方面着手,研制开发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防治禽大肠杆菌的中药复方制剂,既能有效防治禽大肠杆菌病,也能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药物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禽大肠杆菌病为造成禽类特别是幼禽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禽类养殖的常发疫病,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等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在规模化养殖禽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禽类免疫力、缓解应激、抗菌消炎、抑制细菌繁殖、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涩肠止痢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原料药制备而成:白头翁、黄连、黄芩、黄芪、大青叶、苍术、知母、橘皮、维生素E、EGF。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白头翁75-300g、黄连50-200g、黄芩75-300g、黄芪75-300g、大青叶75-300g、苍术75-300g、知母50-200g、橘皮50-200g、维生素E 100-400mg、EGF 1×106-4×106IU。
优选的,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白头翁100-200g、黄连75-125g、黄芩100-200g、黄芪100-200g、大青叶100-200g、苍术100-200g、知母75-125g、橘皮75-125g、维生素E 150-300mg、EGF 1.5×106-2.5×106IU。
最优选的,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白头翁150g、黄连100g、黄芩150g、黄芪150g、大青叶150g、苍术150g、知母100g、橘皮100g、维生素E 200mg、EGF 2×106IU。
本发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为中药散剂、胶囊剂、口服液剂型、颗粒剂剂型或注射液剂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防治禽大肠杆菌的中药复方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白头翁、黄连、黄芩、黄芪、大青叶、苍术、知母加重量为6-10倍量水浸泡0.5-3小时,提取挥发油6-10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重量比1:10包合,35-50℃干燥,提取后的药液,另器贮存;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到的药渣与橘皮加混合物重量的8-15倍量水煎煮3-5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与第一步得到的药液合并,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7(50℃)、干燥成干膏;
第三步,干膏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入维生素E、EGF及糊精,混匀,制备口服液剂型、胶囊剂型、颗粒剂剂型或注射液剂型;
进一步地,第一步中白头翁、黄连、黄芩、黄芪、大青叶、苍术、知母加8倍量水浸泡0.5小时;
进一步地,第一步中干燥温度为40℃;
进一步地第二步中加水量为10倍量水;
进一步地,第二部中煎煮次数为3次。
白头翁: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白头翁根含白头翁皂甙,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等的生长,其抗菌有效成分为白头翁素及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有较强的杀灭真菌作用。此外,白头翁及其复方如白头翁汤对皮肤真菌、酵母菌、锥虫、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黄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茎中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含量最高,以及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等。黄连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亦有抗病毒,抗原虫作用。此外黄连还有解毒作用,如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等。以及抗炎、解热的作用。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黄芩含黄芩甙、黄芩素等多种黄酮成分,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及霍乱弧菌等多种球菌及杆菌以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大青叶:大青叶含靛甙,大青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大青叶有杀灭钩端螺旋体及抗内毒素作用。
知母:治烦热消渴,肺热咳嗽。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含知母皂甙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巴氏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具有解热及调节皮质激素的作用。
橘皮:含挥发油1.9%~3.5%.主要为柠檬烯。具有祛痰平喘作用,此外,橘皮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并且可以抗炎、抗过敏,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微血管出血;可以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饲料抗氧化剂,在增强畜禽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及预防不孕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改善畜禽肉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防止细胞内和细胞膜和脂肪酸等易氧化物的被氧化和被破坏,从而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维生素E还具有抗应激、抗病毒、抗感染等作用。
EGF:即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又名寡肽-1,是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由53个氨基组成的活性多肽,藉由刺激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之酪氨酸磷酸化,达到修补增生表层细胞,其最大特点是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以新生的细胞代替衰老和死亡的细胞。EGF具有加速皮肤和粘膜创伤愈合,消炎镇痛,防止溃疡的功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此种中药复方制剂在规模化养殖家禽的过程中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抗菌消炎、抑制大肠杆菌繁殖、缓解症状、提高禽类免疫力,降低禽大肠杆菌病发生几率。该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提高禽类免疫力、缓解应激、抗菌消炎、抑制细菌繁殖、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涩肠止痢的功能,且可避免因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药物残留,可广泛应用于禽大肠杆菌病的实践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胶囊剂,包括:白头翁150g、黄连100g、黄芩150g、黄芪150g、大青叶150g、苍术150g、知母100g、橘皮100g、维生素E 200mg、EGF 2×106IU。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取白头翁、黄连、黄芩、黄芪、大青叶、苍术、知母加重量为8倍量水浸泡0.5小时,提取挥发油8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重量比1:10包合,40℃干燥,提取后的药液,另器贮存;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到的药渣与橘皮加混合物重量的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与第一步得到的药液合并,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7(50℃)、干燥成干膏;
第三步,干膏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入维生素E、EGF及糊精,混匀,随后进行致粒处理并干燥,得到混合物颗粒,再向混合物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所述硬脂酸镁和所述混合物颗粒质量之比为0.25:0.5,获得胶囊内容物,将所述的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注射剂,包括:白头翁150g、黄连100g、黄芩150g、黄芪150g、大青叶150g、苍术150g、知母100g、橘皮100g、维生素E 200mg、EGF 2×106IU。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取白头翁、黄连、黄芩、黄芪、大青叶、苍术、知母加重量为8倍量水浸泡0.5小时,提取挥发油8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重量比1:10包合,40℃干燥,提取后的药液,另器贮存;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到的药渣与橘皮加混合物重量的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与第一步得到的药液合并,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1~1.27(50℃)、干燥成干膏;
第三步,干膏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加入维生素E、EGF及糊精,混匀,将获得的粉末加相对于其质量2倍的氯化钠及注射用水适量,溶解后再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需要的体积,过滤,灌封,灭菌,获得需要的注射液。
实施例3
1、长期毒性试验过程
应用Wistar大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将实验药物设定为高、中、低三个剂量,分别为实施例1配方的胶囊剂8g/kg、4g/kg、2g/kg。另设一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90天、180天和部分动物停药10天后,观察对大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口服180天,对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影响。对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对血常规、血生化、尿液生化及骨髓片等均未见明显影响,各组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急性毒性试验过程:
应用ICR小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40只,体重在25-30克,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然后给予如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本发明的中药胶囊剂混悬液(将胶囊剂溶解在水中获得混悬液)灌胃,对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进行了试验测定,但未测到LD50,因此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以最大浓度(60%),最大给药量(120ml/kg,一日内份四次给完)100g/kg灌胃,相当于生药量60g/kg,七日内小鼠无一死亡,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各脏器未发现毒性反应,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无任何差异。
3、禽大肠杆菌病药效学试验
试验动物:3周龄雄性SPF来航鸡60只,未经鸡大肠杆菌疫苗免疫。随机平均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20只鸡。治疗试验开始前适应性饲养1周。饲喂雏鸡饲料(不含任何药物添加剂),自由采食及饮水,隔离平面笼养,对照组隔离饲养。按最佳感染菌液浓度8×107.6cfu/mL,模型组、中药组试验鸡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2ml,感染后24h开始给药治疗,对照组、复方制剂组每顿服用胶囊剂1粒,连续给药7d。攻毒24h后,试验鸡100%发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羽毛粗乱、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随后病鸡出现腹泻,排绿色或者黄绿色稀便,严重者卧地不起,精神高度沉郁。在试验期间,中药组用药治疗7天后,治愈只数15只,无效只数0只,治愈率为75%。病鸡治疗后精神、食欲、呼吸及粘膜颜色恢复正常、羽毛平顺,粪便恢复正常,只有少数病鸡仍偶排稀粪。
剖检可见部分模型组鸡有肝脏充血肿大变性,心包腔有脓性分泌物,气囊浑浊,干酪样物质渗出等症状。而中药组鸡肉眼可见病变较少。
此外,从生产性能来看,模型组鸡的日增重与采食量均显著降低,中药组鸡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虽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模型组。
表1治疗效果统计表
表2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中药复合制剂组在治疗禽大肠杆菌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发明意外的发现,本发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证明该作用,本发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施例1中去掉白头翁、黄连,其他成分不变,进行上述实施例3中的药效学试验,结果发现,去掉白头翁、黄连组治愈率较本发明下降20%。
实施例1中去掉黄芩、黄芪、其他成分不变,进行上述实施例3中的药效学试验,结果发现,去掉黄芩、黄芪组治愈率较本发明下降13%。
表3治疗效果比较
表4治疗效果比较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