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皮肤科医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伤科黄水在制备治疗毛周角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伤科黄水是中药外治方药中的代表。“伤科黄水”中药复方在临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由当代岭南著名的中医骨伤科名家佛山市中医院陈渭良主任中医师所创。伤科黄水制剂就是在此方基础上研制成型的,并于2000年获得相关专利(专利公告号:96123078.9),在佛山市中医院作为院内制剂主要用于跌打损伤、软组织及骨骼损伤等,具有抗炎消肿、活血化瘀、祛腐生新的功效,深受患者欢迎,年度平均使用量达到数十万瓶。
毛周角化症,又称毛周角化、毛孔角化、毛囊角化、毛囊角化症、毛孔角化症、鸡皮肤等,由毛囊口角化所致,与脂肪代谢有很大的关系,表现为多发性针尖大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毛周角化症主要分布于上臂、股外侧及臀部,有时可见面部损害,尤其在儿童多见。面部损害通常在冬季明显,夏季好转。毛周角化症容易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因为它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的人,之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但好发时期也正是最在意外表的阶段。有些患者因为觉得难看,所以即使是大热天,也穿着长袖长裤,以遮掩不必要的尴尬。更严重的,误以为一粒粒的凸起是粉刺或痘痘,兴起“除之而后快”的念头,用手指挤压或抠抓,造成更严重的发炎及色素沉淀。
目前,尚无相关的期刊文献报道有关伤科黄水可用于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经检索,没有公开伤科黄水用于治疗毛周角化症的专利文献,也没有将伤科黄水作为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药物使用的制剂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伤科黄水在制备治疗毛周角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伤科黄水具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和抗炎消肿作用,对于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有奇效。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伤科黄水在制备治疗毛周角化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伤科黄水的中药复方由黄连、黄柏、栀子、紫草、白矾、薄荷组成。
以下为伤科黄水中各组分常见的具体药效:
黄连:外用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阿米巴、抗炎、抗腹泻等,另外还有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抗溃疡等作用。外用联合黄柏、大黄等药效倍增。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外用治疗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
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外用热毒疮疡,扭伤肿痛,消无名肿痛。
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外用透疹,治疗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
白矾: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和肝郁胁痛等。
本发明的伤科黄水的中药复方采用黄连为君药,以黄柏、栀子、紫草为臣药,白矾、薄荷为佐药,其各组分配伍相宜,药效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增强君药和臣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具有清热消肿,活血舒筋和有效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等特点,用于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功能明确、无毒副作用,达到显效快且疗效显著的效果,拓宽了伤科黄水防治疾病的范围。
更进一步地说明,所述伤科黄水的中药复方重量配伍比例为黄连:黄柏:栀子:紫草:白矾:薄荷=(1~100):(1~100):(1~100):(1~100):(1~100):(1~100)。以上组分重量配伍比例为本发明的治疗毛周角化症的伤科黄水的中药复方的配方重量比范围,在此范围值所制备成的伤科黄水均能起到治疗毛周角化症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说明,按重量百分数计算,所述的药物中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的含量为1%~99.5%,其余为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由伤科黄水制剂浓缩制得,辅料可为防腐剂、溶剂、乳化剂或促渗剂等常规辅助物质。
更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的药物是常规制药设备可以制得的剂型。
更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的剂型为洗剂、喷雾剂、软膏剂和凝胶剂。同一药物,剂型不同,适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剂型可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症状和特点正确选用。如皮肤病,一般急性期局部有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剂湿敷,可起到消炎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剂湿敷,后用油剂;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洗剂,以发挥其消炎、止痒、收敛和保护作用;慢性期皮损增厚,多用软膏剂或凝胶剂,其穿透力强,作用持久,且有润滑护肤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伤科黄水的中药复方以黄连为君药,清热解毒,燥湿消肿,辅以黄柏、栀子,增强燥湿消肿之功;栀子、紫草兼能凉血活血,以化瘀通脉,共为臣药;再以白矾解毒祛腐,收敛生肌;薄荷辛凉以轻清宣散,祛风止痛,共助紫草化瘀之能。本发明为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制剂,其功能明确、无毒副作用,同时也拓宽了伤科黄水防治疾病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为优选实施例,其仅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解释说明,而且其中可能会有对公知技术的适当省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结合公知技术与实施例的说明,对本发明进行理解。
伤科黄水为本领域公知的一种药物,其主要的有效成份为黄连、黄柏、栀子、紫草、白矾和薄荷,当然为增加功效还可以添加其它成份。在本发明中,为提供示例性说明,选择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连、黄柏、栀子、紫草、白矾和薄荷,其原料的重量配伍比例为黄连:黄柏:栀子:紫草:白矾:薄荷=(1~100):(1~100):(1~100):(1~100):(1~100):(1~100),加5-7倍水加热煎煮,提取时间为1-3小时,共计提取1-3次,所得的提取液为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
实施例1-洗剂的制备
配方: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活性成分)10kg,羟苯乙酯(防腐剂)1kg,苯甲酸钠(防腐剂)2kg,蒸馏水适量(溶剂)。
制备方法:将活性成分和其它辅料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L,分装,灭菌,即得。
使用方法:纱布或棉签蘸取药液,清洗或湿敷患处,一日2次。
实施例2-喷雾剂的制备
配方: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活性成分)10kg,冰片(促渗剂)1kg,蒸馏水(溶剂)适量。
制备方法:将活性成分和其它辅料(辅料可预先处理)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L,分装至喷雾器,灭菌,即得。
使用方法:均匀喷敷患处,一日2次。
实施例3-软膏剂的制备
配方: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活性成分)1.0kg,硬脂酸(基质)2.4kg,单硬脂酸甘油脂(基质)1.4kg,白凡士林(基质)0.2kg,羊毛脂(基质)1.0kg,液体石蜡(基质)1.2kg,吐温(乳化剂)80 0.08kg,蒸馏水(溶剂)适量。
制备方法: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白凡士林和液体石蜡置容器中,加热至80℃左右,搅拌使熔化(油相)。另取吐温80和计算量蒸馏水置另一容器中,加热至约80℃,搅拌均匀(水相)。在同温下,将水相以细流加到油相中,并于水浴上不断顺方向搅拌成乳白色半固体状,再在室温下搅拌至近冷凝。取活性成分置于软膏板上和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乳化剂基质,研匀即得。
使用方法:均匀涂抹患处,一日2次。
实施例4-凝胶剂的制备
配方:伤科黄水复方提取物(活性成分)1.0kg,羟甲基纤维素钠(基质)1.2kg,甘油(保湿剂)2.0kg,苯甲酸钠(防腐剂)0.1kg,蒸馏水适量。
制备方法:取羟甲基纤维素钠置于研磨器中,加入甘油研匀,然后边研匀边加入溶有苯甲酸钠和活性成分的水溶液,待溶胀后研匀,即得。
使用方法:均匀涂抹患处,一日2次。
下面通过临床实例证明伤科黄水具有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的作用。本部分实验对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通过统计患者的好转情况,观察比较伤科黄水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选取符合毛周角化症诊断的临床病例10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10岁;患处为上臂外侧。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果酸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选用伤科黄水制剂治疗,作为试验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疗效判断标准:皮损完全消退与皮面相平,仅留有较浅的色素斑点为痊愈;皮损消退≥60%为显效;皮损消退20%~59%为有效;皮损总数减少<20%为无效。
2、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伤科黄水治疗毛周角化症效果优于果酸。在用药2周、4周及8周时,试验组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的比较
3、结论:伤科黄水可用于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相比果酸,伤科黄水起效快、疗效好,更具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伤科黄水复方以黄连为君药,清热解毒,燥湿消肿。辅以黄柏、栀子,增强燥湿消肿之功;栀子、紫草兼能凉血活血,以化瘀通脉,共为臣药。再以白矾解毒祛腐,收敛生肌;薄荷辛凉以轻清宣散,祛风止痛,共助紫草化瘀之能。本发明为治疗毛周角化症等皮肤疾病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制剂,其功能明确、无毒副作用,拓宽伤科黄水防治疾病的范围,市场前景可观。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