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61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蒸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蒸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药蒸的药蒸床,其中的药蒸机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雾化片容易被药包堵住,导致药蒸机构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将药蒸机构整体拆除后,对其中的雾化片进行清洗操作,其维修成本较高,且工作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药蒸床,用于为病人进行药蒸,包括床身、撑设于所述床身下方的底座、绕所述床身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床身上方的盖壳、设于所述底座中的药蒸机构,所述床身上开设有与所述底座连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药蒸机构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中的用于隔开所述中空腔体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第一隔板、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加热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的雾化片、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水机构、开设于所述箱体上的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雾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中空腔体中的浮球,所述浮球,用于根据所述中空腔体中的液位高度控制所述进水机构的启停。

更优选地,所述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浮球和所述加热管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抵触所述中空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中空腔体的顶部间隙分布。

优选地,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水管、设于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阀。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管、设于所述送风管上的鼓风机。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固设于其顶部的第一盖板、活动的铰接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组成所述箱体的顶盖,所述雾气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药蒸床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床身上并覆盖住所述第一通孔的垫板,所述垫板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药蒸床还包括设于所述盖壳中的喷淋机构。

更优选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盖壳中的喷淋头、用于为所述喷淋头供水的供水管。

优选地,所述盖壳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床身上,所述盖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卡设于病人颈部的开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一种药蒸床,通过在药蒸机构中将进水口设置在雾化片一侧,能够防止加热管一侧的药包漂至雾化片一侧堵住雾化片,延长了药蒸机构的工作周期,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其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药蒸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药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3为药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床身;2、底座;3、盖壳;31、开口;4、垫板;41、第三通孔;5、箱体;6、第一隔板;61、第二通孔;7、加热管;8、送风管;9、鼓风机;10、雾化片;11、进水管;12、雾气出口;13、浮球;14、第二隔板;15、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上述一种药蒸床,用于为病人进行药蒸。该药蒸床包括床身1、固定的撑设于床身1下方的底座2、绕床身1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的设于床身1上方的盖壳3、设于底座2中的药蒸机构,床身1上开设有与底座2连通的第一通孔,通过设置该第一通孔,使药蒸机构中的药蒸汽透过床身1接触病人身体对其进行药蒸。该床身1表面具有下凹的结构,用于躺入病人的身体;该底座2上开设有用于放入药蒸机构的转动门;该盖壳3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在床身1上,该盖壳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卡设于病人颈部的开口31,该盖壳3外表面上还设有把手。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口31呈倒u形,该开口31与病人颈部之间间隙分布。

该箱体5下方设有固定板17,该药蒸机构可以通过该固定板17固定的安装在底座2中。

该药蒸机构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箱体5、设于该箱体5中的用于隔开中空腔体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腔体的第一隔板6。

该第二腔体与进水机构相连通,在第二腔体中设有用于雾化的雾化片10。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水机构包括与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水管11、设于进水管11上的进水阀。为了节省药蒸机构的安装空间,该进水管11连通在第二腔体的侧面上。

该第一腔体与送风机构相连通,在第一腔体中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管7。在本实施例中,该送风机构包括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管8、设于送风管8上的用于将风吹入第一腔体中的鼓风机9。同样的,为了节省药蒸机构的安装空间,该送风管8连通在第一腔体的侧面。且送风管8与进水管11位于中空腔体的同一侧面上。

该第一隔板6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61为沿水平方向分布的长条形第二通孔61。通过设置该第二通孔61,使第二腔体中的水能够流入第一腔体中,通过水流的流向及冲力来防止第一腔体中的药包进入第二腔体中,有效的避免了药包进入第二腔体中引起的雾化片10堵塞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该第二通孔61,使鼓风机9能够将加热管7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汽从第一腔体吹入第二腔体中。

该箱体5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雾气出口12,在本实施例中,该雾气出口12为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呈圆柱形的雾气出口12。该雾气出口12设于第一通孔的下方。

该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中空腔体中的浮球13,该浮球13具有高液位状态和低液位状态,该浮球13通过plc控制单元与进水阀电路连接,当浮球13处于高液位状态时,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进水阀关闭;当浮球13处于低液位状态时,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进水阀打开。

该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浮球13和加热管7之间的第二隔板14,该第二隔板14的底部抵触中空腔体的底部,该第二隔板14的顶部与中空腔体的顶部间隙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隔板14的高度略低于浮球13处于低液位状态时液面的高度。通过设置该第二隔板14,能够有效的防止药包流向浮球13对其造成影响。

该箱体5包括固设于其顶部的第一盖板15、活动的铰接在第一盖板15上的第二盖板16,该第一盖板15和该第二盖板16组成箱体5的顶盖,该雾气出口12开设于该第一盖板151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盖板15用于封堵第二腔体顶部,该第二盖板16则用于封堵第一腔体顶部。

该药蒸床还包括铺设于床身1上的垫板4,该垫板4整个覆盖住第一通孔,该垫板4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排第三通孔41,药蒸汽通过该第三通孔41透过床身1接触病人身体对其进行药蒸。

该药蒸床还包括设于盖壳3中的喷淋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喷淋机构包括设于盖壳3中的喷淋头、用于为喷淋头供水的供水管。通过设置该喷淋机构,在病人药蒸完毕后,能够直接进行喷淋清洗。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打开盖壳3,待病人躺入床身1中,再关闭盖壳3,使盖壳3上的开口31卡设于病人颈部外侧,使病人的头暴露在盖壳3外;然后在第一腔体中放入需要的药包,打开进水阀,水流从第二腔体进入,再进入第一腔体中,当浮球13处于高液位状态时,关闭进水阀。打开加热管7和鼓风机9,加热管7将第二腔体中的药水加热至40-50℃后,被鼓风机9吹入第一腔体中,并顺着雾气出口12向上吹出,通过第三通孔41接触病人身体对其进行药蒸,当药蒸完毕后,打开喷淋机构对病人进行喷淋清洗。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