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751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康复辅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供肩关节离断后残障人士使用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假肢的穿戴装置是一种常见的肩假肢辅具,可以为上肢残障者提供额外的助力和保护,对于提高上肢残障者的生活品质具有极大的意义。

因此,随着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日益关注,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肩假肢背带。

但是,经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些肩假肢背带的形式大同小异,而且大多是针对肩带设计的,而没有针对上肢假肢穿戴固定进行研究,从而缺少针对假肢的精确定位设计。

对于以上的常规肩假肢背带,假肢患者在穿戴后会有窜位的发生,因而如何真正满足残障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上肢假肢的穿戴设计的适配将成为以后广大康复从业者思考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其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用于将上肢假肢固定到人体残肢,该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包括:

假肢接受腔,假肢接受腔呈长方罩体的形状,能够套设在人体残肢上并且能够与人体残肢紧密接触;

用于固定假肢接受腔的减压肩带,减压肩带包括腋窝减压肩带、胸廓减压肩带和腰上减压肩带;以及

用于将假肢接受腔紧固在人体的接受腔紧固体,

其中,上肢假肢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假肢接受腔,所述假肢接受腔的开口端与人体残肢端紧密连接,

腋窝减压肩带、胸廓减压肩带和腰上减压肩带均与假肢接受腔相连接并且分别能够从人体的腋窝、胸廓和腰穿过而连接到假肢授受腔的前后两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为肩关节离断后残障人士使用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悬吊上肢假肢,从而将假肢精确固定在残肢上;在操作上肢假肢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力源,尽量减小截肢者自身负担;并且使得上肢假肢穿脱容易。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接受腔紧固体为吸盘组合体,该吸盘组合体包括多个吸盘、与各个吸盘连通并且与假肢接受腔连接的通气管、与各个通气管连通并且与假肢接受腔连接的总管道以及与总管道相连接并且用于在吸盘中产生负压的负压装置。根据该实施例,通过负压装置抽出吸盘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从而能够使吸盘与人体紧密接触。

根据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总管道的出气端具有单向阀,该单向阀与负压装置连接,能够使气体仅从总管道的出气端排出。根据该具体实施例,单向阀的作用只允许气体从总管道方向排出,如果出现逆流时阀门自动关闭,防止排出的气体回流。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吸盘组合体包括三个吸盘,这三个吸盘均布在人体的胸部、肩部和后背处。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负压装置包括吸气阀、缸体、排气阀、活塞和活塞杆,吸气阀的一端与总管道连接而另一端与缸体连通,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排气阀与缸体连通,活塞与活塞杆连接,通过活塞杆能够抽出总管道内的气体并且通过排气阀排出该气体。根据该实施例,通过负压装置抽出吸盘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吸盘与人体紧密接触。

根据具体实施例,腋窝减压肩带、胸廓减压肩带和腰上减压肩带在下方均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减压垫,减压垫的中部宽两端窄,如此设置的减压垫能够使增加肩带受力点上的受力面,从而使穿戴人员穿着舒适。另外,减压垫包括软垫和包覆层,软垫设置(例如缝制)在包覆层内,软垫由硅胶材质热压而成,而包覆层由针织材质材料制成,由此可以达到定型和不易伸长的效果。减压垫的厚度为2mm-5mm,该设计能够使得减压垫既能减轻肩部的压力,也能够使得穿着容易不滑脱。

优选地,接受腔紧固体为粘附材料组合体,该粘附材料组合体包括多个粘附件以及将粘附件连接到假肢接受腔的连接件,其中粘附件由粘附性材料制成并且能够粘附到人体,从而将假肢接受腔紧固到人体。根据如此设置的接受腔紧固体,其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并且操作方便。

优选地,所述粘附件由仿生医用绷带制成。根据该实施例,由于仿生医用绷带是受壁虎粘附的启发,利用生物相容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的一种仿生医用绷带,实验表明这种绷带即使在动物新鲜肠壁上的界面粘附力也能达到4.8N cm-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盘式上肢假肢的固定装置,它包括上肢假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假肢接受腔、减压肩带和吸盘组合体;

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呈长方罩体形状;

所述减压肩带包括腋窝减压肩带、胸廓减压肩带和腰上减压肩带;

所述吸盘组合体包括吸盘、通气管、总管道、负压装置,其中,三个吸盘均布在人体的胸部、肩部、后背,所述吸盘连接有通气管,吸盘的通气管与假肢接受腔连接,总管道与假肢接受腔1连接,在总管道出气端与单向阀连接,该单向阀与负压装置连接,通过负压装置抽出吸盘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吸盘与人体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上肢假肢与假肢接受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假肢接受腔开口端与残肢端紧密连接。

其中,所述三个吸盘均布在人体的胸部、肩部、后背,吸盘受力作用于人体和吸盘接触面上的均布力。

其中,所述吸盘内部有细小的通气管,吸盘的通气管伸入到假肢接受腔内,并且穿过假肢接受腔的腔壁,然后在假肢接受腔的外面再汇总到总管道内。

其中,所述总管道的出口与单向阀连接,单向阀与负压装置的吸气端连接,其中负压装置可拆卸。

其中,所述腋窝减压肩带、胸廓减压肩带和腰上减压肩带下方设置有中部宽两端窄的减压垫,中部宽两端窄的减压垫设计,在肩带受力点上加宽了受力面。

其中,所述腋窝减压肩带从腋窝处穿过与后面的假肢接受腔相连。

其中,所述胸廓减压肩带与水平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与假肢接受腔相连。

其中,所述腰上减压肩带水平放置与假肢接受腔相连。

其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吸气阀、排气阀、活塞和手动活塞杆,该吸气阀一端与总管道连接,另一端与缸体连通,在缸体内设置活塞,排气阀与缸体连通,活塞与手动活塞杆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固定装置设计悬吊上肢假肢,将假肢精确固定在残肢上。

2、本发明的上肢固定装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力源,尽量减小截肢者自身负担。

3、本发明的上肢固定装置使上肢假肢穿脱容易。

4、本发明的三条肩带分别位于腋窝、胸廓、腰,与一条肩带的方案相比较稳定性更好,受力更均匀分布。

4、本发明的上肢穿戴式减压垫设计达到减轻肩部压力的功能,有效的缓解、减轻了肩部的压力。

除非明显抵触,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所涉及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假肢接受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减压肩带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本发明的减压垫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减压肩带的组成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的背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

参见图1和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用于将上肢假肢2固定到人体残肢的吸盘式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其包括将上肢假肢2固定到人体残肢的假肢接受腔1、用于固定假肢接受腔1的减压肩带3、4、5和用于将假肢接受腔1紧固在人体的吸盘组合体。

假肢接受腔1呈长方罩体的形状,使用时将假肢接受腔1套设在人体残肢上并且该假肢接受腔1能够与人体残肢紧密接触。上肢假肢2以可拆卸的方式(例如螺纹连接)连接到假肢接受腔1,假肢接受腔1的开口端与人体残肢端紧密连接。

如图1所示,减压肩带包括腋窝减压肩带3、胸廓减压肩带4和腰上减压肩带5。腋窝减压肩带3、胸廓减压肩带4和腰上减压肩带5均与假肢接受腔1相连接并且分别能够从人体的腋窝、胸廓和腰穿过而连接到假肢授受腔的前后两侧。

如图1和图7所示,吸盘组合体包括三个吸盘6、7、8、与各个吸盘6、7、8连通并且与假肢接受腔1连接的通气管13、11、12、与各个通气管13、11、12连通并且与假肢接受腔1连接的总管道22以及与总管道22相连接并且用于在吸盘6、7、8中产生负压的负压装置10。三个吸盘6、7、8均布在人体的胸部、肩部和后背处,吸盘6、7、8受到作用于人体和吸盘接触面上的均布力。

进一步参见图2,吸盘6、7、8的内部具有细小的通气管11、12、13,吸盘6、7、8的通气管11、12、13伸入到假肢接受腔1内,并且穿过假肢接受腔1的腔壁,然后在假肢接受腔1的外面再汇总到总管道22内。

在总管道22的出气端具有单向阀9,该单向阀9与负压装置10连接,通过负压装置10抽出吸盘6、7、8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吸盘6、7、8与人体紧密接触。

参见图3所示,单向阀9与负压装置10的吸气端连接,通过活塞15来实现排气,当抽出吸盘内的空气之后,关闭单向阀9。单向阀9的作用只允许气体从总管道22方向排出,如果出现逆流时阀门自动关闭,防止排出的气体回流。

负压装置10可拆卸,并且包括吸气阀23、缸体24、排气阀14、活塞15和手动活塞杆16。吸气阀23的一端与总管道22连接而另一端与缸体24连通。活塞15设置在缸体24内,排气阀14与缸体24连通。活塞15与手动活塞杆16连接,通过手动活塞杆16能够抽出总管道22内的气体并且通过排气阀14排出气体。

参见图4所示,腋窝减压肩带3、胸廓减压肩带4和腰上减压肩带5在下方均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减压垫17,减压垫17的中部宽两端窄,从而在肩带受力点上加宽了受力面。

参见图5,减压垫17包括软垫18和包覆层19,减压垫17可根据需要使用拆卸。软垫18由硅胶材质热压而成,包覆层19由针织材质材料制成,达到定型和不易伸长的效果。减压垫17厚度为2mm-5mm。减压垫17中部宽两端窄的设计有效地使受力面加宽分散肩部压力,达到减轻肩部压力的功能。

参见图6所示,所述腋窝减压肩带3由里层20和表层21压附贴合而成。

腋窝减压肩3从腋窝处穿过与后面的假肢接受腔1相连。胸廓减压肩带4与水平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与假肢接受腔1相连。腰上减压肩带5水平放置与假肢接受腔1相连。

结合附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的操作方式。

本发明的上肢假肢用固定装置在佩戴时应该首先将假肢接受腔1扣在人体残肢上。

然后通过单向阀9与负压装置10的作用抽出假肢接受腔1与人体残肢部分的空气,从而通过吸盘6、7、8使假肢接受腔1吸附在人体残肢上。

将腋窝减压肩带3、胸廓减压肩带4和腰上减压肩带5通过尼龙搭扣贴附在减压垫17的表面。腋窝减压肩带3从腋窝处穿过与后面的假肢接受腔1相连。胸廓减压肩带4放置在胸廓上水平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与假肢接受腔1相连。腰上减压肩带5水平放置在腰上与假肢接受腔1相连。

穿戴假肢后不得让截肢者有不适感和疼痛。在脱下假肢时残肢时不得有变色或摩擦痕等。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