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牙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因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而这些炎症主要是因为平常不注意口腔卫生、不正确的刷牙习惯和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致,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牙垢和硬质牙石的长期刺激,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
在西医上,常用解热镇痛药、抗菌/炎药、维生素药(病情轻时使用)来治疗牙痛,但这些治疗药物治标不治本,虽能够暂时缓解牙痛症状,但容易复发且易出现过敏反应,同时大量的西药食用也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在中医上,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牙痛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齿为骨之余”,“肾主骨”,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之脉入于下齿,故本病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外感风邪:因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瘀阻脉络而为病;胃火炽盛:积食、胃中积热,火热上攻,脾不统血兼火不归原,又嗜食辛辣,积火与新热互结上冲,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肾虚火旺:体质偏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烁牙体及牙龈,令骨髓空虚,牙失荣养,致牙根浮动而隐痛。肾虚肝郁,水不涵木,虚火妄动,兼挟脾胃之浊湿上犯所致牙痛。临床中牙痛有寒、热、虚、实、风、火、虫之分,治法各异,病痛易反复,也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治愈率高的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栀子10~15份,连翘12~15份,大黄6~10份,芒硝6~10份,白芷10~15份,细辛6~10份,蜂房10~15份。
该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骨碎补10~15份,生白芍15~30份,甘草6~10份。
该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重楼10~15份,马鞭草10~15份,芦根10~30份。
该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夏枯草15~30份,生白芍10~15份。
该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骨碎补10~15份,生地15~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以上述的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为药效成分,各组分经由炮制、混合、制剂得到。
该制剂的剂型为汤剂、丸剂、散剂、片剂或者胶囊剂。
本发明方中,栀子和连翘共为君药,清三焦之火、泻阳明之热;大黄和芒硝共为臣药,釜底抽薪、助中土脾胃运化;再配以白芷和细辛辅佐,开窍止痛,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全方共奏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效,对牙痛疗效极佳。
其中,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温热病气分热盛烦躁不安,优善清中焦火,以清降阳明之实,直折心肝胃等脏腑湿热证,可治胃中积热,牙龈肿痛;连翘苦、微辛,具有清热解毒,疏风热,清心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热毒证,其消肿散结之力胜于金银花,为治疗热毒疮痈及咽喉肿痛的要药。大黄苦、寒,归大肠、脾、胃、心、肝经,具有攻下积滞,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泻湿热功效;芒硝咸、苦、寒,归大肠、胃经,具有软坚泻下,外用清热消疮肿功效。二者具有泻火解毒,攻下积滞,取“釜底抽薪”之意,尤其大黄清热解毒,下泻热毒,且可活血以消肿止痛,治热毒疮痈,不论外痈、内痈均可使用。二药合用以调畅脾胃之运化功能,因六腑以通为用,脾胃为人体大气圆运动之中轴(中气),中气属土,中土主化,生长收藏化,五行圆运动之成功也,今用大黄芒硝通腑降胃气,使邪气有了出路,达到脾升胃降,阴阳平衡。白芷辛、温,具有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功效,归肺、胃经,长于止痛,芳香上达,善入足阳明胃经,以头额眉棱骨疼痛及牙龈肿痛多用,又可协助君药消肿散结;细辛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温肺止咳功效,止痛力极强,优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证,对于热痛者配上药以清热止痛,主治胃火牙龈肿痛;蜂房辛、温,归肝、胃经,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长于攻毒疗疮,治疗牙痛,疗效极佳。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临床上用于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冠周炎及其所引起的牙痛等疾病。
辩证加减:顽固性牙痛加骨碎补、生白芍、甘草;虫蛀牙加重楼、马鞭草、芦根;肝火旺加夏枯草、生白芍;阴虚火旺加骨碎补、生地。
用法用量:以汤剂为例,每次100-200毫升,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药方运用釜底抽薪法,重清阳明胃经之火,助中土脾胃运化,临床治疗牙痛取得良好疗效,可达到一次性根治,永不再疼的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冠周炎及其引起的牙痛症状的实际应用表明:本发明疗效好,治愈率、总有效率高(参见表1)。
表1 疗效评定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5g栀子、15g连翘、10g大黄、10g芒硝、15g白芷、10g细辛、15g蜂房。
本发明中各个原料药均可从普通药店购买到,药源丰富,价格适宜,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对于实施例中各原料药所用的称重单位,这里采用的是药房取药时常用的克,当然,如果是批量配制的话,用千克、磅等重量单位都是可以的,只要是满足本发明药方中各原料药之间的份数关系就行,不做严格限定。
实施例2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0g栀子、12g连翘、6g大黄、6g芒硝、10g白芷、6g细辛、10g蜂房。
实施例3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2g栀子、13g连翘、9g大黄、8g芒硝、12g白芷、8g细辛、13g蜂房。
为了更具有针对性地治疗不同类型的牙痛,基于上述实施例1~ 3中的用药,以下针对顽固性、虫蛀牙、肝火旺以及阴虚火旺四种情况提供实施例。
顽固性
实施例4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0g栀子、12g连翘、6g大黄、6g芒硝、10g白芷、6g细辛、10g蜂房、15g骨碎补、15g生白芍、6g甘草。
实施例5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2g栀子、14g连翘、9g大黄、8g芒硝、13g白芷、7g细辛、13g蜂房、11g骨碎补、25g生白芍、10g甘草。
虫蛀牙型
实施例6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1g栀子、15g连翘、8g大黄、9g芒硝、14g白芷、8g细辛、12g蜂房、13g重楼、14g马鞭草、25g芦根。
实施例7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4g栀子、12g连翘、6g大黄、7g芒硝、10g白芷、9g细辛、15g蜂房、10g重楼、10g马鞭草、20g芦根。
肝火旺型
实施例8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0g栀子、15g连翘、10g大黄、10g芒硝、15g白芷、6g细辛、10g蜂房、15g夏枯草、12g生白芍。
实施例9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3g栀子、12g连翘、7g大黄、9g芒硝、11g白芷、6g细辛、14g蜂房、27g夏枯草、15g生白芍。
阴虚火旺型
实施例10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5g栀子、14g连翘、10g大黄、8g芒硝、13g白芷、10g细辛、13g蜂房、15g骨碎补、20g生地。
实施例11 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10g栀子、12g连翘、8g大黄、10g芒硝、13g白芷、8g细辛、10g蜂房、9g骨碎补、25g生地。
实施例12 治疗牙痛的中药制剂
以上述实施例1~11中任意一个中药组合物为药效成分,各组分经由炮制、混合、制剂得到相应的中药制剂,具体地:
(1)按配方称重各原料药;
(2)将各原料药按照各自常规的炮制方法炮制后进行混合,然后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将其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如:汤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
本发明有关门诊治疗情况如下:
例1:董某某,女,60岁
(1)病情病症:反复牙痛半年余,多处就诊,口服、肌肉注射西药疗效不佳,遂来我科求治,症见:牙龈红肿,齿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2)治疗及效果:1999年6月22日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服用三剂,牙痛症状消失,随访17年再未复发。
例2:卢某某,女,43岁,瓜州县西湖乡城北村八组
(1)病情病症:牙痛2月余,口服牙周康、阿莫西林胶囊等西药疗效不佳,遂来就诊,门诊症见:左侧牙龈及颌下淋巴结红肿疼痛,口干纳差,烦躁失眠,心悸,小便黄,大便偏干,舌红苔薄黄,脉滑略数。
(2)治疗及效果: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服用一剂,牙痛症状好转,再服用3剂,牙痛症状治愈。
例3:王某某,男,52岁,瓜州县林业局干部
(1)病情病症:2011年5月23日就诊,自诉牙痛一周,被口腔科诊断为:牙龈炎(萎缩),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牛黄解毒片和静脉点滴(药物不详)等药无效,医生要求拔牙治疗。
(2)治疗及效果: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服上药三剂病情痊愈。
例4:刘某某,男,38岁,甘谷县礼辛乡马坡村神泉湾组下组
(1)病情病症:患左侧牙龈肿痛,口干纳差,烦躁失眠,咀嚼困难,小便短赤,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
(2)治疗及效果: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加防风的口服汤剂,服三剂无效,复诊,愚仔细推敲,唯防风引药上行,又止泻与大黄芒硝功效相抵,故服之无效,去防风,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三剂痊愈,随访未复发。
例5:吴某某,女,46岁,瓜州县瓜州乡头工村三组
(1)病情病症:2014年6月28日就诊,患者牙痛反复发作,口苦纳差,口臭,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牙龈肿痛出血、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被诊断为冠周炎,多次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无效。
(2)治疗及效果: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服三剂牙痛明显好转,复诊,牙痛好转,口苦口臭、纳差便秘等症状减轻,继续再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汤剂三剂痊愈,随访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