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布洛芬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布洛芬是临床上使用多年的非甾体抗炎药,同时也具有抗风湿和解热镇痛的作用,其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临床上用于风湿性、尖风湿性关节炎的长期治疗,还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中度疼痛及炎症、发热等疾病。布洛芬的生物半衰期短(1.8-2h),目前国内上市的其普通制剂等,需要频繁给药。然而,长期用药可导致消化不良、恶心等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用于其缓释制剂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其与普通片相比,不仅能够持久发挥疗效,而且副作用低,同时使用方便,病人顺应性高。目前,布洛芬缓控释制剂主要是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成的骨架型、亲水凝胶型或微球缓释制剂,然而,有些有机高分子材料在作为药物释放体系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机械强度低、化学稳定性差、生物相容性不理想,甚至有一定的毒性,限制了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与此相比,有序介孔材料如纳米结构的二氧化硅(sio2)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亲水和多孔等性质,理论上可控制被吸附或包埋药物的扩散速率,且在ph值改变下不发生溶胀,也不改变多孔性,还不易被微生物攻击,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单一的sio2材料作为药物缓释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第一,二氧化硅材料药物负载量较低,会明显提高生产成本;第二,二氧化硅材料负载药物后释放速度较快,有时无法达到缓释目的;第三,本领域中二氧化硅材料主要是单纯负载药物,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前提下会导致药物稳定性降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布洛芬缓释胶囊,其由布洛芬、介孔二氧化硅颗粒、聚乙二醇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颗粒选自mcm-41、sba-15、hms、msu、sba-3、mcm-48和tud-1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sba-15,所述sba-15的粒径为1-2μm,平均孔径为8-11nm,比表面积600m2/g。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布洛芬、介孔二氧化硅颗粒、聚乙二醇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5-2:0.1-0.5:0.5-2。进一步地,所述布洛芬、介孔二氧化硅颗粒、聚乙二醇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4: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布洛芬缓释胶囊还添加棕榈酸甲酯,所述布洛芬与棕榈酸甲酯的重量比为1:0.06。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和聚乙二醇加入溶剂中进行超声;2)向溶剂体系中加入布洛芬,搅拌挥发溶剂获得负载布洛芬的介孔颗粒;3)采用有机高分子辅料对介孔颗粒进行包覆,获得的颗粒粉碎过筛,装胶囊即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和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所述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制备治疗炎症或疼痛疾病方面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在介孔材料负载布洛芬的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和棕榈酸甲酯后,可以改善介孔材料对布洛芬的负载量,并且在高负载量的前提下,还可以保证负载布洛芬介孔材料的缓释速率以及制剂的稳定性。另外,本发明所制备的缓释胶囊,无需添加其他辅料,制备过程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通过实施例来理解本发明,其中所述实施例说明了一些制备或使用方法。然而,要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现在已知的或进一步开发的本发明的变化被认为落入本文中描述的和以下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之内。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sba-15的粒径为1-2μm,平均孔径为8-11nm,比表面积600m2/g。实施例1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制备将0.5gsba-15(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0.2g聚乙二醇400加入50ml乙醇中超声10-15min;然后向溶剂体系中加入0.5g布洛芬,室温下搅拌4h后旋转蒸发溶剂获得负载布洛芬的sba-15颗粒;将0.5g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溶于50ml甲醇-丙酮溶液(体积比1:1)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g负载布洛芬的sba-15颗粒,搅拌1h后,旋转蒸发溶剂,获得的颗粒粉碎过4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实施例2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制备将0.5gsba-15(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2g聚乙二醇400和30mg棕榈酸甲酯加入50ml乙醇中超声10-15min;然后向溶剂体系中加入0.5g布洛芬,室温下搅拌4h后旋转蒸发溶剂获得负载布洛芬的sba-15颗粒;将0.5g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溶于50ml甲醇-丙酮溶液(体积比1:1)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g负载布洛芬的sba-15颗粒,搅拌1h后,旋转蒸发溶剂,获得的颗粒粉碎过4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实施例3介孔材料布洛芬负载量考察取20mg介孔材料以及不同剂量的聚乙二醇和棕榈酸甲酯至于50ml乙醇中超声15min,然后分别添加20mg(sba-15)的布洛芬,在搅拌6h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醇溶液中布洛芬含量,计算药物负载量和包封率;包封率=(加入布洛芬重量-乙醇溶液布洛芬重量)/加入布洛芬重量;药物负载量=(加入布洛芬重量-乙醇溶液布洛芬重量)/(加入布洛芬重量-乙醇溶液布洛芬重量+介孔材料重量);具体结果如下:sba-15聚乙二醇棕榈酸甲酯包封率组1--51.3%组28mg-78.6%组38mg1.2mg90.1%组412mg-70.5%组512mg2mg71.8%实施例4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研究实施例1和2制备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分别取两种缓释颗粒依照药典规定,分别测定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度,具体结果如下:1)在人工胃液中的累计释放度2h4h8h16h24h实施例11.1%2.8%4.4%6.5%9.1%实施例21.3%2.7%4.0%5.6%7.9%对比例11.5%2.6%6.3%11.2%15.8%2)在人工肠液中的累计释放度2h4h8h16h24h实施例16.3%14.5%29.4%60.9%91.8%实施例26.6%15.7%32.9%64.1%94.7%对比例19.4%45.2%91.8%93.9%97.4%对比例1为按照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在介孔材料负载过程中不添加聚乙二醇和棕榈甲酯,其他用量和配比同实施例2实施例5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取雄性sd大鼠,体重200g左右,分别灌胃给予布洛芬原料药、实施例1和2制备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内容物和对比例制备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内容物,各组给药剂量以布洛芬计均为25mg/kg,分别与30min、1h、2h、4h、8h、16h和24h进行眼眶取血,采用hplc方法对各时间点血样中布洛芬含量进行检测,计算血药浓度,并通过das2.0软件,以布洛芬原料药计,计算各组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具体结果如下:auc(0-24h)相对生物利用度布洛芬原料25.2±19.3mg/l*h-实施例1112.9±81.8mg/l*h448%实施例2136.4±90.2mg/l*h544%对比例184.7±53.9mg/l*h336%对比例1同实施例4实施例6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稳定性考察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温度为45℃±2℃,相对湿度为75%±5%rh)进行稳定性试验(12个月),通过hplc检测方法测定实施例1和2制得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在保存后0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的布洛芬含量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比。本
发明内容仅仅举例说明了要求保护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与任意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相组合,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就像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已经在本发明公开内容中具体记载一样。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