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沥草多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890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沥草多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清沥草为芸香科植物,多分布于我国广西及越南国境内,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全株入药。据《广西地方药材志》记载,清沥草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湿疹瘙痒。民间利用清沥草水煎剂治疗小儿皮肤湿疹,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清沥草水煎剂存在稳定性差,不易携带,使用不方便等缺陷,限制了进一步应用。

湿疹,属于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皮肤病炎症性反应。大量研究显示,湿疹和特应性皮炎(ad)皮损处微生物感染因素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是这些疾病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推测清沥草治疗小儿皮肤湿疹的作用机制与皮损处微生物感染有关。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科学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通过采用醇提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具有稳定性高,对因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可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湿疹尤其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筛,收集细粉;s2:将细粉采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然后过滤,收集滤液;s3:将滤液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s4:将粗多酚溶解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用用体积分数为50%~8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清沥草多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为黄棕色粉末。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2中,乙醇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为50%~85%,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10~30倍;提取的温度为50~80℃,提取的时间为60~120min。需要说明的是,在提取的过程中优选进行不断的搅拌。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4中,粗多酚和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体积分数为50%~80%的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为5.0~10.0bv,洗脱速率为2.0~3.0bv·h-1。需要说明的是,bv是指大孔树脂的体积。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3中,浓缩为减压浓缩。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中,细粉的粒径小于0.250mm。

第二方面,本发明保护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保护上述清沥草多酚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湿疹尤其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药物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清沥草多酚2.0%~10.0%、甘油5.0%、山梨醇5.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0%~2.0%、尼泊金复合酯0.2%,余量为水。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括上述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有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清洗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清洗剂是外用清洗剂,其具有预防和/或治疗湿疹尤其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的功效。

本发明还保护上述包括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湿疹尤其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醇提的方法提取清沥草,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稳定性高,与水煎剂相比,清沥草多酚对湿疹致病菌有更好的抑制活性;(2)本发明提供的清沥草多酚和含清沥草多酚清洗剂,对引起湿疹的典型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马拉色菌等)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应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湿疹尤其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3)本发明提供的清沥草多酚可以作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按照药剂学上记载的方法制成外用清洗剂,且清沥草多酚的含量优选为2%~1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清沥草多酚含量-时间变化曲线曲线图。

附图标记:

1-实施例一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2-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3-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4-实施例四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5-实施例五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6-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60目筛,收集粒径小于0.250mm的细粉;

s2:采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将细粉于50水浴提取6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10倍;

s3:将滤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

s4:将粗多酚溶解于10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用5.0bv的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速率为2.0bv·h-1,收集洗脱液;

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黄棕色粉末,即为清沥草多酚。

以测定多酚含量的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多酚质量分数为83.3%,提取率为5.6%(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60目筛,收集粒径小于0.250mm的细粉;

s2: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将细粉于50水浴提取9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20倍;

s3:将滤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

s4:将粗多酚溶解于10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用8.0bv的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速率为3.0bv·h-1,收集洗脱液;

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黄棕色粉末,即为清沥草多酚。

以测定多酚含量的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多酚质量分数为86.6%,提取率为5.9%(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60目筛,收集粒径小于0.250mm的细粉;

s2:采用体积分数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将细粉于50水浴提取12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30倍;

s3:将滤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

s4:将粗多酚溶解于10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用10.0bv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速率为2.5bv·h-1,收集洗脱液;

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黄棕色粉末,即为清沥草多酚。

以测定多酚含量的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多酚质量分数为85.2%,提取率为7.6%(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60目筛,收集粒径小于0.250mm的细粉;

s2:采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将细粉于50水浴提取12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10倍;

s3:将滤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

s4:将粗多酚溶解于10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用5.0bv的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速率为2.0bv·h-1,收集洗脱液;

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黄棕色粉末,即为清沥草多酚。

以测定多酚含量的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多酚质量分数为86.4%,提取率为6.8%(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60目筛,收集粒径小于0.250mm的细粉;

s2:采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将细粉于50水浴提取9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20倍;

s3:将滤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

s4:将粗多酚溶解于10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7.0bv的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速率为2.5bv·h-1,收集洗脱液;

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黄棕色粉末,即为清沥草多酚。

以测定多酚含量的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多酚质量分数为86.9%,提取率为6.5%(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沥草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清沥草粉碎,然后过60目筛,收集粒径小于0.250mm的细粉;

s2:采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将细粉于50水浴提取60min,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其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是细粉的质量的30倍;

s3:将滤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挥发完全,得到粗多酚;

s4:将粗多酚溶解于10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上样于hpd-100型大孔树脂柱,再用10.0bv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洗脱速率为3.0bv·h-1,收集洗脱液;

s5: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黄棕色粉末,即为清沥草多酚。

以测定多酚含量的福林酚比色法测得:多酚质量分数为89.5%,提取率为7.4%(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清沥草多酚2.0%、甘油5.0%、山梨醇5.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0%、尼泊金复合酯0.2%,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所有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清洗剂。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清沥草多酚5.0%、甘油5.0%、山梨醇5.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5%、尼泊金复合酯0.2%,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所有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清洗剂。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清沥草多酚7.0%、甘油5.0%、山梨醇5.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5%、尼泊金复合酯0.2%,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所有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清洗剂。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清沥草多酚10.0%、甘油5.0%、山梨醇5.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2.0%、尼泊金复合酯0.2%,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所有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清洗剂。

将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每隔1个月取样检测多酚含量一次,多酚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经高温稳定性考察,多酚含量下降均在5%以内,属于可控范围,说明制备的多酚稳定性良好,制备方法可行。

将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实施例七至实施例十一制备得到的包括清沥草多酚的清洗剂进行抑菌实验。

实验方法:选择引起湿疹和皮炎的代表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马拉色菌,通过对倍稀释法测定抑制细菌的最低浓度(mic值)。

实验结果: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制备得到的清沥草多酚及清洗剂对引起湿疹和皮炎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马拉色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因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的治疗,与清沥草水煎物、醇提物相比较,具有更强的活性。

表1对典型细菌、真菌的的最低抑制浓度(mg.ml-1)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