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日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776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百日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百日咳一般由百日咳杆菌感染所引起,同属的支气管败血症鲍特杆菌和副百日咳鲍特杆菌亦可引起。百日咳鲍特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可产生一些致病物质,包括百日咳毒素、气管细胞毒素、腺苷酸环化酶毒素、不耐热毒素以及内毒素等。百日咳毒素可使患者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动员到周围血液及气管,细胞毒素可特异性损伤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

目前百日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还有中药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药物煎煮比较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百日咳胶囊。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百日咳胶囊,所述胶囊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川贝5~7份、紫菀6~9份、杏仁4~6份、荆芥7~10份、桑叶5~7份、陈皮6~9份、百部7~10份、桔梗7~10份、批把叶8~12份、甘草5~7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胶囊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川贝6份、紫菀7份、杏仁5份、荆芥8份、桑叶6份、陈皮7份、百部8份、桔梗8份、批把叶10份、甘草6份。

进一步的,所述胶囊还包括辅料淀粉,所述淀粉与中药成分的总量比为0.2-0.3:1。

上述百日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

药材经过精选后,称量川贝、紫菀、杏仁、荆芥、桑叶、陈皮、百部、桔梗、批把叶、甘草;

(2)清洗、磨粉

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药材分别洗净,混合,烘干,然后粉碎、磨粉,过筛,得药材混合粉;

(3)熬制、破碎

将步骤(2)得到的药材混合粉加入纯净水中,加热熬制,然后加入淀粉液,搅拌均匀并继续加热,待混合料含水量<50%后,进行减压干燥,将干燥后得到的固态料破碎,得药物颗粒;

(4)装囊、灭菌

将步骤(3)得到的药物颗粒灌装胶囊,然后进行紫外灭菌,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有药材过100目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药材混合粉与纯净水的重量比为1:3~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药材混合粉和纯净水混合后加热至85~90℃熬制1.5~2.5h,然后再加入淀粉液,加入淀粉液后在85~90℃下继续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减压干燥在-0.04~-0.05mpa、45~50℃下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淀粉液中淀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5~20%,淀粉与药材混合粉的重量比为0.2~0.3: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胶囊中药物颗粒的重量为1500mg。

本发明的胶囊中各原料具有如下功效:

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紫菀:温肺、下气、消痰、止咳;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荆芥:镇痰、祛风、凉血;

桑叶:清肺润燥、止咳、去热、化痰;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百部:止咳化痰、温润肺气;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批把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百日咳胶囊,为中药制剂,采用胶囊的形式,服用方便,对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原料均为市场可得品。

实施例1

一种百日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

药材首先进行精选,然后按重量称取川贝6份、紫菀7份、杏仁5份、荆芥8份、桑叶6份、陈皮7份、百部8份、桔梗8份、批把叶10份、甘草6份。

(2)清洗、磨粉

将上述各药材分别洗净,混合,烘干,然后粉碎、磨粉,全部过100目筛,得药材混合粉。

(3)熬制、破碎

将药材混合粉加入280份纯净水中,加热至85~90℃熬制2h,然后加入15wt%淀粉液110份,搅拌均匀,在85~90℃继续加热熬制,不断搅拌,待混合料含水量<50%后,在-0.04~-0.05mpa、45~50℃下减压干燥,干燥后的固态料破碎,得药物颗粒。

(4)装囊、灭菌

将药物颗粒灌装胶囊,每粒含颗粒1500mg,然后进行紫外灭菌,即得。

患者,15岁,患百日咳20天左右。采用本实施例的胶囊治疗,每日服药3次,每次3粒,7天后痊愈。

实施例2

一种百日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

药材首先进行精选,然后按重量称取川贝7份、紫菀6份、杏仁6份、荆芥7份、桑叶7份、陈皮9份、百部7份、桔梗7份、批把叶12份、甘草5份。

(2)清洗、磨粉

将上述各药材分别洗净,混合,烘干,然后粉碎、磨粉,全部过100目筛,得药材混合粉。

(3)熬制、破碎

将药材混合粉加入350份纯净水中,加热至85~90℃熬制2.5h,然后加入20wt%淀粉液75份,搅拌均匀,在85~90℃继续加热熬制,不断搅拌,待混合料含水量<50%后,在-0.04~-0.05mpa、45~50℃下减压干燥,干燥后的固态料破碎,得药物颗粒。

(4)装囊、灭菌

将药物颗粒灌装胶囊,每粒含颗粒1500mg,然后进行紫外灭菌,即得。

患者,3岁半,患百日咳半月余。采用本实施例的胶囊治疗,患者幼小无法吞咽,将胶囊中的药物取出用水冲服,每日服药3次,每次1粒,10天后痊愈。

实施例3

一种百日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

药材首先进行精选,然后按重量称取川贝5份、紫菀9份、杏仁4份、荆芥10份、桑叶5份、陈皮6份、百部10份、桔梗10份、批把叶8份、甘草7份。

(2)清洗、磨粉

将上述各药材分别洗净,混合,烘干,然后粉碎、磨粉,全部过100目筛,得药材混合粉。

(3)熬制、破碎

将药材混合粉加入230份纯净水中,加热至85~90℃熬制1.5h,然后加入20wt%淀粉液110份,搅拌均匀,在85~90℃继续加热熬制,不断搅拌,待混合料含水量<50%后,在-0.04~-0.05mpa、45~50℃下减压干燥,干燥后的固态料破碎,得药物颗粒。

(4)装囊、灭菌

将药物颗粒灌装胶囊,每粒含颗粒1500mg,然后进行紫外灭菌,即得。

患者,20岁,患百日咳一月左右。采用本实施例的胶囊治疗,每日服药3次,每次3粒,12天后痊愈。

实施例4

一种百日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

药材首先进行精选,然后按重量称取川贝5份、紫菀6份、杏仁4份、荆芥7份、桑叶5份、陈皮6份、百部7份、桔梗7份、批把叶8份、甘草5份。

(2)清洗、磨粉

将上述各药材分别洗净,混合,烘干,然后粉碎、磨粉,全部过100目筛,得药材混合粉。

(3)熬制、破碎

将药材混合粉加入240份纯净水中,加热至85~90℃熬制2h,然后加入15wt%淀粉液80份,搅拌均匀,在85~90℃继续加热熬制,不断搅拌,待混合料含水量<50%后,在-0.04~-0.05mpa、45~50℃下减压干燥,干燥后的固态料破碎,得药物颗粒。

(4)装囊、灭菌

将药物颗粒灌装胶囊,每粒含颗粒1500mg,然后进行紫外灭菌,即得。

患者,5岁,患百日咳20日左右。采用本实施例的胶囊治疗,患者幼小,无法吞咽胶囊,将胶囊中的药物取出用水冲服,每日服药3次,每次1粒,8天后痊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