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天无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380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夏天无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ydalis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中风偏瘫,跌扑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夏天无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目前已上市的夏天无制剂中主要采用酸碱提取法,即通过稀盐酸或稀硫酸处理,使生物碱成为无机酸盐而溶于水中,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使生物碱游离出来。为了获得高浓度的生物碱,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萃取、层析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处理,这些方法虽然能获得较高纯度的生物碱,但生产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且生物碱的提取率不高。另外,由于夏天无提取物粉末的流动性很差,在进行胶囊填充前必须先将其与辅料混合制粒,进一步延长了生产周期;同时,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高温干燥处理,从而导致成分含量降低,活性下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夏天无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提高夏天无活性成分提取的含量和转移率,同时还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夏天无药材,粉碎成粗粉,用pH为3.5-5的缓冲溶液作溶剂,浸渍24-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至生物碱反应为阴性时止,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静置过夜,将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25的流浸膏;2)将流浸膏进行冷冻干燥,粉碎成细粉;3)向细粉中按重量加入5-10%的淀粉和0.5-1%的硬脂酸镁,混匀后用胶囊填充,即得。优选地,所述缓冲溶液是乙醇-醋酸铵缓冲液。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乙醇-醋酸铵缓冲液的pH为4。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的程序是:先将流浸膏置于-25~-35℃的温度下迅速冷冻,然后升温至-5~5℃并保温8~15小时进行升华,最后升温至35~45℃并保温5~10小时进行解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将渗漏常用的强酸溶液换成缓冲溶液,能提取出更多的生物碱,从而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含量和转移率,减少了杂质,提高了药效。2)本发明提取得到的浸膏粘性较大,容易吸潮,采用常规的干燥方式活性成分损失较大,而采用冷冻干燥,不仅改善了夏天无提取物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使其粉碎后仅需加入少量的辅料就能进行灌装,而且不容易吸潮,活性成分的含量更高,同时还免去了填充前的制粒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3)本发明的提取、干燥全部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产品中的不稳定性成分含量更高、活性更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1)取夏天无药材,粉碎成粗粉,用pH为4的乙醇-醋酸铵缓冲液(取5mol/L醋酸溶液,溶于6倍体积的80%乙醇中,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至4,最后用水稀释10倍体积)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至生物碱反应为阴性时止,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静置过夜,将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流浸膏;2)将流浸膏进行冷冻干燥,粉碎成细粉;干燥程序为:先将流浸膏置于-30℃迅速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先升温至2℃并保温10小时进行升华,最后升温至40℃并保温6小时进行解析。3)向细粉中按重量加入8%的淀粉和0.5%的硬脂酸镁,混匀后用胶囊填充,即得。实施例21)取夏天无药材,粉碎成粗粉,用pH为3.5的乙醇-醋酸铵缓冲液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至生物碱反应为阴性时止,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静置过夜,将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流浸膏;2)将流浸膏进行冷冻干燥,粉碎成细粉;先将流浸膏置于-25℃迅速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先升温至5℃并保温8小时进行升华,最后升温至35℃并保温10小时进行解析。3)向细粉中按重量加入5%的淀粉和1%的硬脂酸镁,混匀后用胶囊填充,即得。实施例31)取夏天无药材,粉碎成粗粉,用pH为5的乙醇-醋酸铵缓冲液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至生物碱反应为阴性时止,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静置过夜,将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2的流浸膏;2)将流浸膏进行冷冻干燥,粉碎成细粉;先将流浸膏置于-35℃的温度下迅速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先升温至-5℃并保温15小时进行升华,最后升温至45℃并保温5小时进行解析。3)向细粉中按重量加入10%的淀粉和0.5%的硬脂酸镁,混匀后用胶囊填充,即得。试验例取实施例1-3步骤2)中的细粉,采用HPLC法测原阿片碱含量,并根据药材中的原阿片碱含量计算出原阿片碱转移率(提取物中的原阿片碱总量占药材中的原阿片碱总量的百分比),同时将实施例1中渗漏的溶剂换成不同的缓冲溶液和1%盐酸溶液,与实施例1-3进行对比,结果见下表:表1不同渗漏溶剂对提取物中原阿片碱含量和转移率的影响溶剂种类原阿片碱含量(mg/g)原阿片碱转移率(%)pH4.5磷酸缓冲液12.540.4pH4.8柠檬酸缓冲液11.942.5pH3.5盐酸缓冲液11.740.8pH3.7醋酸缓冲液12.241.5pH5.8磷酸盐缓冲液8.832.91%盐酸溶液8.530.6实施例115.646.7实施例212.844.9实施例314.143.4从以上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以1%盐酸溶液或pH5.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进行渗漏,得到的产物中原阿片碱的含量和转移率都偏低,而采用pH为3.5-5的缓冲溶液渗漏,能大幅提高原阿片碱的含量和转移率,尤其是以乙醇-醋酸铵缓冲液为溶剂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转移率均最高。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