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9534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头折伤病症。是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目前治疗骨折的方法,西医一般采用将骨复位后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并辅以必要的内外用药的方法,但患者痛苦大且愈合慢。中医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骨折,然而现有的中药制剂疗效不明显,疗程较长,无法快速、完全达到骨折愈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此外敷药物为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本发明的外敷药物治疗骨折,化瘀散血效果好,消肿止痛迅速,愈合期短,疗效快。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青蒿3~12份,夏枯草3~12份,紫苏3~12份,红花1~6份,陈艾1~7份,菖蒲1~9份,桂枝2~10份,红牛膝3~10份,赤芍6~10份,铁马鞭2~4份,金钱草4~9份,黄柏3~4份,败酱草6~9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青蒿8份,夏枯草5份,紫苏6份,红花4份,陈艾5份,菖蒲6份,桂枝8份,红牛膝6份,赤芍8份,铁马鞭3份,金钱草6份,黄柏4份,败酱草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在使用时,将其贴敷于伤处即可。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各组分原料药粉碎磨粉,过100~14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使药粉湿润至膏状,即可得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主治骨伤骨折、软组织损伤血肿、关节损伤血肿,本发明外敷药物选用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药,通过各药物的协同作用来治疗骨折,可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续筋接骨的作用,可从根本上治愈病症。其费用低、显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且用药方便快捷。临床200例使用,三个月内完全痊愈率高达9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青蒿8份,夏枯草5份,紫苏6份,红花4份,陈艾5份,菖蒲6份,桂枝8份,红牛膝6份,赤芍8份,铁马鞭3份,金钱草6份,黄柏4份,败酱草8份。

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各组分原料药粉碎磨粉,过100~14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使药粉湿润至膏状,即可得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青蒿10份,夏枯草10份,紫苏6份,红花4份,陈艾6份,菖蒲7份,桂枝5份,红牛膝4份,赤芍8份,铁马鞭4份,金钱草7份,黄柏3.5份,败酱草7份。

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各组分原料药粉碎磨粉,过100~14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使药粉湿润至膏状,即可得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

实施例3,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青蒿6份,夏枯草11份,紫苏5份,红花3份,陈艾5份,菖蒲4份,桂枝7份,红牛膝9份,赤芍7份,铁马鞭4份,金钱草7份,黄柏4份,败酱草8份。

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各组分原料药粉碎磨粉,过100~14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使药粉湿润至膏状,即可得本发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如下。

1、病例选择:治疗病例200例,其中:年龄5~75周岁,男118例,女82例,均为骨折,多为摔伤、撞伤、打伤所致骨折。

2、疾病诊断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治疗方法:外敷本发明药物,1~2天换药一次,途中药粉干后加去离子水滋润,保持药粉为湿润状态,用药1~3月。

4、治疗结果:两周内痊愈者26例,两周至一个月内痊愈者54例,一个月至两个月内痊愈者108例,两个月以上痊愈者8例,三个月至六个月内痊愈者4例,三个月内完全痊愈率为98%,总有效率100%。

临床具体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李某,男,55岁,在家耕地中暑跌倒,导致小腿骨折,经医院固定治疗,敷本药三个月后完全康复。

病例2:王某,男,20岁,在学校打篮球手掌着地小臂骨折,医院治疗拆除石膏后配合敷用两个月完全康复。

病例3:胡某,男,45岁,瓦工,搬运大理石过程中,因脱力大理石坠落砸伤脚趾,经医院治疗后敷用本药两个月后完全康复,无后遗症。

病例4:吕某,男,30岁,骑电瓶车摔伤,右手拇指骨折,经医院治疗并且敷用本药后,两个月完全康复。

病例5:张某,女,60岁,下楼梯摔倒,两手臂均骨折,经医院治疗并敷用本药配合治疗,五个月后完全康复。

病例6:黄某,男,25岁,被铲车撞伤,右腿骨折,住院治疗并敷用本药配合治疗,三个月完全康复,继续上班。

病例7:吴某,男,38岁,工作中操作失误,被机械手臂撞伤大腿,导致大腿内侧大面积瘀青,敷用本药一星期后完全康复。

病例8:于某,男,36岁,搬运公司员工,在拆包装过程中不小心被刀片划到食指,导致肌腱断裂,经医院手术后,配合敷用本药和康复治疗,两个月后完全康复。

病例9:赵某,男,28岁,因醉酒跌倒导致手掌骨折,经医院治疗,配合本药外敷治疗,两个月完全康复。

病例10:徐某,女,40岁,在家切菜导致左手食指被误切伤,经医院手术后,配合本药外敷治疗,三个月完全康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青蒿3~12份,夏枯草3~12份,紫苏3~12份,红花1~6份,陈艾1~7份,菖蒲1~9份,桂枝2~10份,红牛膝3~10份,赤芍6~10份,铁马鞭2~4份,金钱草4~9份,黄柏3~4份,败酱草6~9份。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外敷药物,此外敷药物为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本发明的外敷药物治疗骨折,化瘀散血效果好,消肿止痛迅速,愈合期短,疗效快。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德东
技术研发日:2017.08.11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