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790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复方制剂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急性胃炎包括四种类型,在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是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胃炎一般病因为,(一)理化因素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药物(特别是非甾体类消炎药如何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均可刺激胃粘膜,破坏粘膜屏障。阿司匹林等药物还能干扰胃粘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内粘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消弱,引起胃腔内氢离子逆扩散,导致粘膜固有层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血管能透性增加,以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粘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二)生物因素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毒素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摄入后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摄入后发病更快。近年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也在少数。(三)其他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均可作为外源性刺激,导致本病。情绪波动、应激状态及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可作为内源性刺激而致病。“烧心”是反流性的典型症状,一般在胸骨后有烧灼样不适感,多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出现。反流物呈酸味或带苦味,偶含少量。夜间也可发生,常于熟睡时扰醒。服用制酸剂后缓解或消失。咽下疼痛和咽下困难是反流性加重的表现,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食管溃疡,疼痛可涉及剑突下,肩胛区、颈部、耳部、有时到臂,咽下困难每发生在开始进餐时,呈胸骨后梗塞感,当有咽下困难时,应警惕食管下段是否癌变。当患者有反流性时,一些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咽下困难而控制,久之体重减轻,有的患者食管粘膜不断少量出血,可致轻度缺铁性贫血,溃疡偶引起大量出血。重症反流性因反流物吸入,可导致慢性喉炎、声带嘶哑、发作或吸入性肺炎。现有的治疗手段,均是通过注射抗菌药物,然后观察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病情的情况做进一步处理,一般均伴有较为严重并发症,目前还未有较好的办法针对此种病情。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10~300份普鲁苯辛、10~120份吡哌酸、以及10~1600份药物载体,所述普鲁苯辛与吡哌酸作为药物成分与药物载体混合构成复方制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药物载体为100~120惰性固体或160~1000份惰性液体。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惰性固体为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溶剂、矫味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上述多种以任意比例构成的混合物。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溶剂、矫味剂、粘合剂包括了乳糖、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聚维酮、明胶、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等。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液体为稀释剂、湿润剂、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上述两种以任意比例构成的混合物。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粒剂、混悬剂和糖浆剂。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按重量份计主要由普鲁苯辛20~400份和吡哌酸2~40份的混合物为药用成份构成。本发明的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可按照工业上已知的方法制备,即通过将普鲁苯辛和吡哌酸与适当的惰性固体或液体药物载体掺和而得。可以制成适合口服的复方制剂,适合口服的复方制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粒剂、胶囊剂、混悬剂、糖浆剂。其中片剂、粒剂、胶囊剂可以含有制药工业上常用的载体和/或辅剂。例如糖粉、淀粉、吸收剂(例如糊精)、崩解剂(例如吐温-80)、润滑剂(例如50%乙醇)、硬脂酸镁等。其中混悬剂、糖浆剂也可以含有制工业上常用的载体和/或辅剂。例如稀释剂(例如水、蒸馏水、乙醇、聚乙二醇、甘油等)、常用的添加剂(例如助悬液、防腐剂、矫味剂等)。片剂、粒剂可按干法或湿法制粒工艺制备。胶囊可将化合物的适当混合物填入软或硬的明胶胶囊种而制得。混悬剂和糖浆剂可将化合物的适当混合物加入掺有助悬剂、防腐剂等的稀释剂中制成水溶液,所述稀释剂最好为蒸馏水,助悬剂最好为西黄蓍胶,防腐剂最好为尼泊金乙、丙脂,糖浆中最好加入矫味剂,矫味剂为蔗糖。普鲁苯辛药理毒理学为,(1)胃肠道动力效应:①食道:增强食道蠕动和下食道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并改善食道的清除率。②胃:增加胃和十二指肠收缩性与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性;减少十二指肠-胃反流;改善胃和十二指肠的排空。③肠: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转运。其药代动力学为,1.口服后吸收迅速彻底,1~2小时内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10小时,经氧化脱烃基和芳香族的羟基化作用被广泛地代谢,几乎全部的代谢产物近似均等地经粪便、尿排泄,哺乳期乳汁排泄很少。2.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40%。血药浓度随口服剂量(5~20mg)成比例增加。3.在稳定状态下,口服5mg每日三次和10mg每日三次早晨服药前的血药浓度与晚上的血药峰浓度水平分别波动在10~20ng/ml、30~60ng/ml与20~40ng/ml、50~100ng/ml之间。4.药代动力学和稳态血药浓度与治疗持续时间无关,伴用西米替丁可以略微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可以广泛地与血浆蛋白结合(97.5%)。吡哌酸为高效、长效的胍基噻唑类的h2受体阻滞药,具有对h2受体亲和力高的特点,其作用机制与西咪替丁相似。吡哌酸可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亦可抑制组胺和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其抑制h2受体的强度比西咪替丁强20倍,比雷尼替丁强7.5倍。此外,吡哌酸也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吡哌酸无抗雄激素与干扰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其药代动力学为,吡哌酸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50%,且不受食物影响。口服后约1h起效,2~3h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时间约12h以上。吡哌酸在体内分布广泛,消化道、肾、肝、颌下腺及胰腺均有高浓度分布,但不透过胎盘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20%。不论口服或静注半衰期均为3h,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长。吡哌酸少量在肝脏代谢成s-氧化物,大部分以原形自肾脏排泄,胆汁排泄量少。口服和静脉给药后24h内原药经尿排出率分别为35%~44%和88%~91%。吡哌酸也可经乳汁排泄,其药物浓度与血浆浓度相似。吡哌酸不抑制肝药物代谢酶,因此不影响茶碱、苯妥英钠、华法林及地西泮等药物的代谢,也不影响普鲁卡因胺等的体内分布。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用方便、使用安全的普鲁苯辛与吡哌酸的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复方制剂,其治疗效果显著,极大程度减少并发症,且后遗症较少,一般无不良反应,能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复方口服制剂采用制药工业已知方法制备,各组分具体用量参见表一:表一各组分具体用量采用普鲁苯辛与吡哌酸两种口服药物同时混合服用进行的治疗效果表明,使用普鲁苯辛和吡哌酸的效果均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从而为研制两种药物合理伍用的复方制剂奠定了基础。实施例2: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验证:目的:观察普鲁苯辛联合吡哌酸的不同配比的复方制剂对doca(醋酸去氧皮质酮)患有急性胃炎大鼠的影响,以探讨复方中不同剂量搭配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1200只,♂,体重180~190g。于无菌状态下切除右侧肾脏后,每周二次给予doca5mg/只,sc,并饲以1%氯化钠溶液;随机分为12组,每组8只,具体分组和处置情况如表二。表二动物分组及药物配方、给药方法模型组生理盐水普鲁苯辛组普鲁苯辛400毫克吡哌酸高组吡哌酸40毫克复方一组普鲁苯辛20毫克、吡哌酸2毫克复方二组普鲁苯辛20毫克、吡哌酸20毫克复方三组普鲁苯辛20毫克、吡哌酸40毫克复方四组普鲁苯辛200毫克、吡哌酸2毫克复方五组普鲁苯辛200毫克、吡哌酸20毫克复方六组普鲁苯辛200毫克、吡哌酸40毫克复方七组普鲁苯辛400毫克、吡哌酸2毫克复方八组普鲁苯辛400毫克、吡哌酸20毫克复方九组普鲁苯辛400毫克、吡哌酸40毫克给药方法:复方组药物用水稀释成稀糊状,每日灌胃给药,po,qd(口服,一天一次);连续5周。结果:5周后,测定各组动物的康复情况,各组动物血压平均值及统计结果见表三。表三各组动物死亡率和康复率统计结果根据表三的结果可见:1、当复方中普鲁苯辛或吡哌酸其中的一个药量固定时,随着另一个药给药剂量的上升,治疗效果越好;2、当复方中的一个成分的剂量与单用该药的剂量相同时,复方的治疗效果总是大于单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随着复方中另一成分用量增大时(p<0.05或p<0.01)。3、当复方中两个药物均取单药剂量的半量时(复方五组),其治疗效果优于其中任一单一成分全量时的治疗效果(普鲁苯辛组或吡哌酸组,p<0.01)不良反应观察: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的动物行为差异,动物处死后各主要脏器如心、肝、肾、脑、脾、肺、睾丸、大小肠、胃等均未见出血、炎变等急性病理学改变,也未见其他病理学上的差异,也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当复方中普鲁苯辛或吡哌酸其中的一个药量固定时,随着另一个药给药剂量的上升,治疗效果越好,无论是舒张压或收缩压都是如此;当普鲁苯辛采用最大剂量而吡哌酸采用最低剂量的复方的治疗效果要弱于普鲁苯辛采用最低剂量而吡哌酸采用最大剂量的复方,表明阿吡哌酸在复方中起到更大的治疗作用;当普鲁苯辛取最大量时,随着吡哌酸的剂量增加,治疗效果增加,直到普鲁苯辛和吡哌酸均取到最大剂量时,质量效果最好。反之亦然。综合而言,本复方最大治疗效应大于复方中两个成分的治疗效果之和。由此可见,无论是普鲁苯辛还是吡哌酸,二者形成的复方对治疗急性胃炎均由最优效果,优于各自的单方制剂;而且复方制剂其不会带来额外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也不会带来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上的不同。表明普鲁苯辛和吡哌酸形成的复方制剂不仅具有更大的治疗效果,而且在使用上是安全的。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