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头实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4771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甩头实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甩头实验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甩头试验又称脉冲式摆头试验,主要用于评估受试者两侧前庭眼反射是否对称,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单侧前庭功能下降,受试者取坐位、头前倾30°,测试者面向受试者,双手固定其头部,要求受试者双眼固视前方,以测试者鼻部为视靶。检查者以连续不断的、突然的、尽可能快的速度将受试者头部向两侧甩动,角度约为15°~30°,尽可能使受试者无法预测头部甩动方向和试验开始时间,甩动停止后,观察受试者眼震情况。

传统测试时,医生都是靠肉眼判断患者头部前倾角度和左右甩动角度,但是肉眼估测的角度误差较大,容易造成甩头实验的测试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甩头实验时,测试者凭肉眼观测患者头部角度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辅助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甩头实验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在椅背上的支架和与支架上部连接的标尺,以及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受试者头部的指针,指针向上朝向标尺并指示角度,所述标尺包括相垂直的纵向标尺和横向标尺,纵向标尺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横向标尺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纵向标尺和横向标尺中间均开有用于通过指针且互相连通的长槽孔。

进一步地,横向标尺上设置有用于显示角度的刻度。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朝向支架侧设置有标识,支架上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标志。

进一步地,支架通过可锁定升降装置与椅背连接,通过升降支架使标志和标识相对应。

进一步地,指针设置在固定装置的顶部或者后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甩头实验辅助装置,在椅背上安装支架和标尺,在受试者头部设置指针,试验时,受试者头部前倾和左右甩动,指针便能够在标尺上指示出角度,简单实用,避免了试验误差,提高试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在试验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椅背、2-支架、3-标尺、301纵向标尺、302-横向标尺、4-固定装置、5-指针、6-标识、7-标志、8-升降装置、9-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甩头实验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椅背1上的支架2和与支架2上部连接的标尺3,以及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在受试者头部9的指针5,指针5向上朝向标尺3并指示角度,如图2所示标尺3包括相垂直的纵向标尺301和横向标尺302,纵向标尺301一端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横向标尺302的中部连接,纵向标尺301和横向标尺302中间均开有用于通过指针5且互相连通的长槽孔,横向标尺302上设置有用于显示角度的刻度;固定装置4朝向支架侧设置有标识6,支架2上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标志7,当标志7和标识6对应时,表示指针5的高度达到设定值,此时指针5在受实验者头部9的带动下旋转30°刚好达到横向标尺302;所述支架2通过可锁定升降装置8与椅背1连接,使支架2能够上下升降,升降装置8采用套筒结构,支架2在套筒内可升降,通过升降支架2使标志7和标识6对应并锁定。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4可以采用头带或者头盔形式,采用头带形式时指针5固定在头带后部,采用头盔形式时指针5固定在头盔的顶部。

试验准备,受试者坐在椅子上,头带固定装置4,然后调节升降装置8,使固定装置4后的标识6与支架2上的标志7相对应,实验准备完成,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受试者头部9前倾,当指针5碰到横向标尺302表示头的前倾角度达到30°,然后测试者面向受试者,双手固定其头部,将受试者头部向两侧甩动,角度约为15°~30°,这个角度能够通过指针5在横向标尺302上的刻度直接看到,尽可能使受试者无法预测头部甩动方向和试验开始时间,甩动停止后,观察受试者眼震情况。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甩头实验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在椅背上的支架和与支架上部连接的标尺,以及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受试者头部的指针,所述标尺包括相垂直的纵向标尺和横向标尺,纵向标尺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横向标尺的中间连接,纵向标尺和横向标尺中间均开有用于通过指针且互相连通的长槽孔。本发明的甩头实验辅助装置,在椅背上安装支架和标尺,在受试者头部设置指针,试验时,受试者头部前倾和左右甩动,指针便能够在标尺上指示出角度,简单实用,避免了试验误差,提高试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原高明;苏莹;孟晓峰;史保中;徐汝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0.12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