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站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359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老人起居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站立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坐在普通的座椅上要起身或坐下时,需要腿肌用力支撑才能完成动作。但对于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完成这一动作较为困难。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起身和坐下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完成动作,由此可见一种能够辅助站立并且操作简单的装置对人站立十分有用。

现有公开号为cn2294717y的发明专利一种辅助站立的轮椅,其包括在轮椅的座椅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排列的纵杆,上、下纵杆的一端铰接在具有曲度的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上,下纵杆与液压缸铰接,油压缸固定在轮座上。当起身时,油压缸推动下纵杆,使下纵杆向上转动,同时上纵杆也向上转动,由于上、下纵杆与支撑杆铰接,带动座椅绕固定杆向上转动,实现抬升;所述辅助站立的轮椅在帮助人们站立时,椅座翻转,人的身体随椅座转动,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比如人们抓不稳椅子的扶手而摔倒,同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大,容易让人从椅座上滑倒,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小,人们又无法倚靠椅子站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安全易操作的辅助站立装置。

所述辅助站立装置可装配到轮椅或椅子上,为便于说明,所述辅助站立装置安装在轮椅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包括:

拉杆执行机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包括:手拉杆、套筒、棘爪、转动圆柱、导向槽、弹簧和分离组件;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呈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的内圆环是齿面;所述转动圆柱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转动圆柱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棘爪顶端,使所述棘爪压向所述齿面;拉动所述分离组件使所述棘爪与所述齿面分离;

所述手拉杆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齿面带动所述棘爪转动,所述棘爪一面与所述转动圆柱接触,带动所述转动圆柱转动。

传动组,所述传动组与所述转动圆柱相连。

腋下抬升架,所述腋下抬升架与所述传动组相连,转动的转动圆柱通过传动组将力传递到腋下抬升架,使所述腋下抬升架上升。通过往复转动手拉杆,逐步带动转动圆柱转动,使腋下抬升架间歇性的上升,而不是一步到位,这使操作者拉动手拉杆所需的力也十分小,操作也十分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还包括把手、连接杆、连接销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连接销一端与所述把手的一端固连,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连接销可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同步带、套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二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一同步轮和套在第三连接轴上的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连接轴与转动圆柱固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通过传动组对力的传递和放大,使人拉动手拉杆十分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板;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

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横梁的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固定在第四连接轴上;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上套有第三连接轴;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上套有第四连接轴;固定块,所述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都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还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固定在腋下抬升架的上端;可控气弹簧,所述可控气弹簧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下端固连。所述可控气弹簧对腋下抬升架有向上的助力作用,同时也具有逆止器的作用,防止腋下抬升架回转。

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包括可控气弹簧,所述可控气弹簧包括:控制按钮、第一浮块、拉索、圆柱销、第二浮块、顶针以及气弹簧;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第一浮块铰接,所述拉索一端与第一浮块相连,另一端穿入第二浮块并与所述圆柱销固连;所述控制按钮固定在所述手拉杆的最上端,便于操作者操控。所述顶针位于气弹簧上端;所述可控气弹簧与第二连杆铰接实现腋下抬升架间歇性抬升和缓慢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按键、小弹簧、顶柱、定键;所述按键与顶柱固连,套设在所述顶杆柱上的小弹簧一端与所述按键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定键固连。

当按下按键时,所述顶杆推动第一浮块的一端下降,所述第一浮块的另一端拉动拉索,所述拉索通过圆柱销将第二浮块拉下,使得顶针下降,从而将气弹簧解锁;当放开按键时,小弹簧推动所述按键回位,此时拉索防松,顶针回位,气弹簧处于自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和第二支撑杆的搭接杆和两个固定筒,两个固定筒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侧身上,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固定筒中,所述搭接杆位于所述固定筒的上方,所述固定筒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上下排成一排。

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中包括腋下抬升调节器,所述腋下抬升调节器具有调节按钮、铁丝、回位弹簧、卡销弹簧、防扭套和卡销;所述铁丝从第一支撑杆中伸入,经过搭接杆,从第二支撑杆穿出,所述铁丝的两端均与所述卡销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穿过限位孔;所述调节按钮具有顶杆,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铁丝上;所述回位弹簧位于所述调节按钮上端;所述卡销弹簧用于将所述卡销压向一侧;所述防扭套与所述支撑杆固连,所述防扭套用于防止所述卡销弹簧变形。可以通过所述调节器,来改变腋下抬升架的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往复拉动手拉杆,带动转动圆柱转动,再通过传动组传递到腋下

抬升架,使腋下抬升架缓慢向上抬升,可控气弹簧可以防止腋下抬升架

往下降,提高了安全性,而且腋下抬升架的抬升都是一步一步累积的,

十分省力操作简单。

2、腋下抬升架的调节按钮,可以调节腋下抬升架的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拉杆执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抬升架的剖视图;

图5为可控气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可控气弹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发明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包括

所述辅助站立装置包括传动组100、拉杆执行机构200、腋下抬升架300和支撑架400。拉杆执行机构200中手拉杆210通过拉动手拉杆210带动传动组100,通过传动组100带动腋下抬升架300向上抬升,支撑架400用于固定各机构。

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组100包括第一连接轴110、第二连接轴120、第三连接轴130、第四连接轴140、同步带150、套在第一连接轴110上的第一齿轮160a、套在第二连接轴120上的第二齿轮160b、套在第二连接轴120上的第一同步轮170a、套在第三连接轴130上的第二同步轮170b、第一轴承座180a、第二轴承座180b和固定板190;所述第一轴承座180a和第二轴承座180b都固定在固定板190上;所述第一连接轴110穿过第一轴承座180a和第二轴承座180b,所述第二连接轴120穿过第一轴承座180a和第二轴承座180b;所述第一齿轮160a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10固连,所述第二齿轮160b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20固连,所述第一齿轮160a与第二齿轮160b相啮合;所述第一同步轮170a与第二连接轴120固连,所述第二同步轮170b与第三连接轴130固连;所述第一同步轮170a通过同步带150带动第二同步轮170b转动。第一连接轴11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60a转动,与此同时与第一齿轮160a啮合的第二齿轮160b也跟着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轴120转动,带动第一同步轮170a转动,通过同步带150带动第二同步轮170b转动,带动第三连接轴130转动。

如图3所示,拉杆执行机构200包括手拉杆210、套筒220、棘爪230、转动圆柱240、导向槽250、弹簧260和分离组件270;所述导向槽250在所述手拉杆210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220呈圆环形,所述套筒220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210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220的内圆环是齿面221;所述转动圆柱240放置在所述套筒220中,所述转动圆柱240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230;所述弹簧250放置在所述棘爪230顶端,使所述棘爪230压向所述齿面221。所述分离组件270包括把手271、连接杆272和连接销273,所述把手270与所述连接销273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销273的另一端在所述导向槽250中,并且能够在所述导向槽250中滑动,所述连接杆272一端与所述连接销27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爪230相连。

顺时针拉动所述手拉杆210带动所述套筒220顺时针转动,套筒220内环的齿面221顺时针转动带动棘爪230转动,转动的棘爪230一面与转动圆柱240接触,带动转动圆柱240顺时针转动,并且转动圆柱240与第一连接轴110固连,从而带动第一连接轴110顺时针转动。而当手拉杆210逆时针转动时,所述齿面221与棘爪230不啮合,无法带动棘爪230转动。

拉动所述分离组件270中的把手271,带动连接销273在导向槽250中滑动,连接销273拉动连接杆272,连接杆272拉动棘爪230,使所述棘爪230与所述齿面221分离。

如图1、图4所示,所述腋下抬升架300包括海绵垫310;所述海绵垫310固定在腋下抬升架300的上端,所述腋下抬升架300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320,所述第一横梁320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杆330,所述第一连杆330与所述第三连接轴130固连,所述第一横梁320的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40,所述第二连杆340与所述第四连接轴140固连;第三轴承座350a,所述第三轴承座350a上套有第三连接轴130;第四轴承座350b,所述第四轴承座350b上套有第四连接轴140;固定块360,所述第三轴承座350a和第四轴承座350b都固定在所述固定块360上。

所述腋下抬升架300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杆370a、第二支撑杆370b、连接第一和第二支撑杆370b的搭接杆370c和两个固定筒380,两个固定筒380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320的侧身上,所述第一支撑杆370a和第二支撑杆370b的下端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固定筒380中,所述搭接杆370c位于所述固定筒380的上方,所述固定筒380具有多个限位孔381,所述多个限位孔381上下排成一排。

腋下抬升调节器390,所述腋下抬升调节器390具有调节按钮391、铁丝392、回位弹簧393、卡销弹簧394、防扭套395和卡销396;所述铁丝392从第一支撑杆370a中伸入,经过搭接杆370c,从第二支撑杆370b穿出,所述铁丝392的两端均与所述卡396固定连接,所述卡销396穿过限位孔381;所述调节按钮391具有顶杆391a,所述顶杆391a固定在所述铁丝392上;所述回位弹簧393位于所述调节按钮391上端;所述卡销弹簧394用于将所述卡销396压向一侧;所述防扭套395分别与第一支撑杆370a和第二支撑杆370b固连,所述防扭套395用于防止所述卡销弹簧394变形。

所述腋下抬升架300可以通过腋下抬升调节器390来调节高度,按下调节按钮391,通过回位弹簧393使顶杆391a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顶杆391a顶住铁丝392,使铁丝392向中间收缩,由于铁丝392与卡销396固连,使得卡销396从限位孔381缩进去,卡销弹簧394被压缩,再调节第一支撑杆370a和第二支撑杆370b相对于固定筒380的高度,调节到合适的高度的时候,松开调节按钮391,被压缩的卡销弹簧394自然伸长,卡销396从固定筒380中的限位孔381伸长,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370a和第二支撑杆370b在固定筒380中固定;通过调节腋下抬升架300的高度,以匹配不同人的身长。

如图5、图6所示,所述腋下抬升架300包括可控气弹簧400,所述可控气弹簧400包括:控制按钮410、第一浮块415、拉索420、圆柱销440、第二浮块450、顶针460以及气弹簧430;所述控制按钮410与所述第一浮块415铰接,所述拉索420一端与第一浮块415相连,另一端穿入第二浮块450并与所述圆柱销440固连;所述控制按钮410固定在所述手拉杆210的最上端,便于操作者操控。所述顶针460位于气弹簧430上端;所述可控气弹簧400与第二连杆340铰接实现腋下抬升架300间歇性抬升和缓慢落下。

所述控制按钮410包括:按键411、小弹簧412、顶柱413、定键414;所述按键411与顶柱413固连,套设在所述顶柱413上的小弹簧412一端与所述按键411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定键414固连。

当按下按键411时,所述顶柱413推动第一浮块415的一端下降,所述第一浮块415的另一端拉动拉索420,所述拉索420通过圆柱销440将第二浮块450拉下,使得顶针460下降,从而将气弹簧430解锁;当放开按键411时,小弹簧412推动所述按键411回位,此时拉索420防松,顶针460回位,气弹簧430处于自锁状态。

在顺时针转动手拉杆210时,同时按下控制按钮410使气弹簧430能够自由伸缩,并对腋下抬升架300的上升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在逆时针转动手拉杆210时,松开控制按钮使气弹簧430无法自由伸缩,由于气弹簧430与第二连杆340固连,所以腋下抬升架300不会向下转。

所述腋下抬升架300的提升过程是:往复拉动手拉杆210,且反复按动可控气弹簧400的控制按钮410,实现腋下抬升架300间歇性抬升。在顺时针拉动手拉杆210且按住按键411时,带动套筒220顺时针转动,套筒220内环的齿面221顺时针转动带动棘爪230转动,转动的棘爪230一面与转动圆柱240接触,带动转动圆柱240顺时针转动,因转动圆柱240与第一连接轴110固连,故第一连接轴110顺时针转动,与第一连接轴110固连的第一齿轮160a也顺时针转动,与第一齿轮160a啮合的第二齿轮160b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轴120逆时针转动,使固连在第二连接轴120上的第一同步轮170a逆时针转动,第一同步轮170a通过同步带150带动第二同步轮170b逆时针转动,第三连接轴130逆时针转动,因此固连在第三连接轴130上的第二连杆340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连杆330逆时针转动,使腋下抬升架300上升;

当手拉杆210逆时针转动且放开按键411时,齿面221与棘爪230不啮合,无法带动棘爪230转动,因此腋下抬升架300无法向上抬升,但由于可控气弹簧400处于锁止状态,使腋下抬升架300不会下降。

所述腋下抬升架300在下降过程:使用者将腋窝放置于腋下抬升架300的海绵垫310上,按住可控气弹簧400的按键411,并同时拉动把手271,腋下抬升架300在重力作用下随可控气弹簧400缓慢下降。因拉动所述分离组件270中的把手271,带动连接销273在导向槽250中滑动,连接销273拉动连接杆272,连接杆272拉动棘爪230,使所述棘爪230与所述齿面221分离,故在腋下抬升架300下降时,手拉杆210保持不动。当第二连杆340处于水平位置时,可控气弹簧400处于压缩最短状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