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640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



背景技术:

静脉到动脉体外膜式氧合(v-aecmo)是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来弥补心肺功能不足的医疗手段。

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开胸手术动静脉置管。v-a转流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由于v-a转流ecmo管路是与心肺并联的管路,虽然肺动脉没有右心室的供血,但是由于支气管动脉与肺小动脉存在交通支,从支气管动脉、肌窦状隙血管系统、冠状静脉系统、心房和腔静脉插管周围均有血液回流到左心房。因此,要行左心引流、减压,防止左心室膨胀。左心引流管的作用就是将上述回流到左心房的血抽回储血罐,否则由于主动脉阻断,左心室的血液无处可走,使左心室膨胀。

由于引流管是插入血管中使用的,而人体血管通常是非线性的,因此需要插管(即引流管)具有高柔性来满足插入血管的需要。然而,高柔性的插管虽然增加了插管使用的灵活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易因扭结或变形而导致管腔堵塞。而如果插管柔性较差,而血管又是非线性的,插管头部在插入血管至左心房的过程中容易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左心引流管存在的易因扭结或变形而导致管腔堵塞和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的不足,提供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引流管体内设有螺旋加强丝,使得高柔性的引流管的管腔具备更好的弹性,有效避免了引流管体在使用过程中因变形而堵塞;同时,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调节牵引丝的长度以牵动引流管体的头部弯曲,使得引流管在插入人体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地通过非线性的部位,避免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连接在引流管体尾部的引流接头以及一设置于引流接头上或引流管体尾部的调节旋钮,所述的引流管体的头部与调节旋钮之间设有一牵引丝,且牵引丝的一端与引流管体的头部固定,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调节牵引丝的长度以牵动引流管体的头部弯曲,所述的引流管体内设有螺旋加强丝,所述的螺旋加强丝包括设于引流管体尾部的第一段加强丝和设于引流管体头部的第二段加强丝,且第二段加强丝的长度小于第一段加强丝,所述的第一段加强丝和第二段加强丝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的第二段加强丝与引流管体的头部一端也设有间距。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段加强丝和第二段加强丝之间的间距为1.5mm,所述的第二段加强丝与引流管体的头部一端的间距为2mm,所述的第二段加强丝的长度为36.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牵引丝位于引流管体的内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牵引丝的另一端缠绕在调节旋钮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体的头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体的材质为。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其引流管体内设有螺旋加强丝,使得高柔性的引流管的管腔具备更好的弹性,有效避免了插管管腔在使用过程中因变形而堵塞。

(2)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其第一段加强丝和第二段加强丝之间设有间距,则引流管体在第一段加强丝和第二段加强丝的间距处具有更好的柔性,当牵引丝牵引引流管体的头部弯曲时,则第二段加强丝所处的引流管体的部分形成了弯曲部。

(3)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其第二段加强丝与引流管体的头部一端也设有间距,避免第二段加强丝外露出引流管体而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

(4)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其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调节牵引丝的长度以牵动引流管体的头部弯曲,使得引流管在插入人体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地通过非线性的部位,避免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引流管体的头部曲度调节的原理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引流管体;11、引导环;2、引流接头;3、调节旋钮;4、螺旋加强丝;41、第一段加强丝;42、第二段加强丝;5、牵引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1和连接在引流管体1尾部的引流接头2,当然,引流管体1和引流接头2均为中空结构,且引流管体1和引流接头2连通。此外,引流管体1的头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此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设置于引流接头2上或引流管体1尾部的调节旋钮3,引流管体1的头部与调节旋钮3之间设有一牵引丝5,如图2所示,牵引丝5位于引流管体1的内部,且牵引丝5的一端与引流管体1的头部固定,牵引丝5的另一端缠绕在调节旋钮3上,通过转动调节旋钮3调节牵引丝5的长度以牵动引流管体1的头部弯曲。具体地,调节旋钮3可转动地设置于引流管体1的尾部。这种通过调节旋钮3调节牵引丝5的长度而牵动引流管体1的头部弯曲的设置方式在申请号为cn201010520727.4的气管插管中已有出现。为了提高牵引丝5带动引流管体1的头部弯曲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引流管体1的内壁设有若干沿着引流管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引导环11,引导环11与引流管体1一体成型,牵引丝5穿过引导环11(牵引丝5在引导环11内可滑动),故引导环11对牵引丝5具有导向作用。

接续图1,引流管体1内设有螺旋加强丝4,使得高柔性的引流管体1的管腔具备更好的弹性。螺旋加强丝4包括设于引流管体1尾部的第一段加强丝41和设于引流管体1头部的第二段加强丝42,第一段加强丝41和第二段加强丝42均为螺旋状,且第二段加强丝42的长度小于第一段加强丝41。第一段加强丝41和第二段加强丝42之间设有间距,第二段加强丝42与引流管体1的头部一端也设有间距(避免第二段加强丝42外露出引流管体1而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由于第一段加强丝41和第二段加强丝42之间设有间距,则引流管体1在第一段加强丝41和第二段加强丝42的间距处具有更好的柔性,当牵引丝5牵引引流管体1的头部弯曲时,则第二段加强丝42所处的引流管体1的部分形成了弯曲部,从而达到引流管体1的头部曲度可调的效果。较优的,第一段加强丝41和第二段加强丝42之间的间距为1.5mm,第二段加强丝42与引流管体1的头部一端的间距为2mm,第二段加强丝42的长度为36.5mm,那么上述的弯曲部的长度即为40mm。

本实施例的引流管体1采用高柔性的tpu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创造性地将螺旋加强丝4设计为两段式,且两段之间设置间距,并通过调节牵引丝5来实现调节引流管体1的弯曲部(第二段加强丝42所处的引流管体1的部分)的曲度调节。而如果引流管体1的柔性较差,则引流管体1的内部不设置螺旋加强丝4,那么当牵引丝5牵引引流管体1弯曲时,引流管体1会呈整体弯曲,且其弯曲幅度有限,其头部的弯曲程度更是有限,而要实现引流管体1顺畅通过非线性血管,最重要的就是引流管体1头部的弯曲;如果引流管体1的柔性较高,而引流管体1的内部不设置螺旋加强丝4,那么当牵引丝5牵引引流管体1弯曲时,引流管体1容易扭结变形甚至弯折而导致管腔弯折处堵塞;如果引流管体1的柔性较高,而引流管体1的内部设置整段式的螺旋加强丝4,那么当牵引丝5牵引引流管体1弯曲时,引流管体1呈整体式弯曲,其头部的弯曲程度也比较有限,但比上述的第一种情况要略好。

本发明的一种头部曲度可调的左心引流管,引流管体内设有螺旋加强丝,使得高柔性的引流管的管腔具备更好的弹性,有效避免了引流管体变形而堵塞;同时,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调节牵引丝的长度以牵动引流管体的头部弯曲,使得引流管在插入人体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地通过非线性的部位,避免损伤血管内壁和心内膜。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