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智能化的脉诊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399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电脑智能化的脉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的电子脉诊,关键在于脉诊的探头。而脉诊探头的重点之一:是固定脉诊探头的探测位置。

现有固定脉诊探头的装置,普遍存在定位不精准,常常用人工经验选位置。每次探测、选位都不一致。并且不适合区别左右手的脉诊,更无法兼容胖瘦的手腕、无法兼容有长有短的手臂。因此脉诊的定位误差非常大。

脉诊定位不准确、或者难以保证脉诊的重复位置,会严重影响脉诊诊病的准确性。严重阻碍中医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因此,特别需要用数字智能科技解决脉诊的定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发明电脑智能化的脉诊固定装置;实现电子脉诊智能定位、数字化定位;有效提高脉诊定位的精准度,确保重复脉诊、定位一致。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活动上盖、固定底座、电脑单元、向右步进装置、向左步进装置、向上步进装置、测碰电路、连接电路、连接铰链、搭扣。

所说的活动上盖,是指用硬质材料制成半圆形的固定板。

在活动上盖中,通过空心筒布置安装一个或者三个脉诊探头;由活动上盖、固定底座合拢成一个长圆形空腔、放置用户的手腕。

所说的空心筒,是指用金属或者用塑料制成的圆形或者方形筒。具体安装空心筒,要让脉诊探头对准用户手腕的脉诊位置固定。如果采用三个脉诊探头,则需要三个脉诊探头对准用户手腕的寸关尺三个位置固定。

所说的固定底座,是指用硬质材料制成半圆形、还有让手腕平放的底架。

电脑单元、测碰电路、连接电路布置在固定底座中,也可布置在控制盒中。

所说的连接电路,是指电脑单元与外界的脉诊探头电路采用有线连接后,然后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外界的智能装置相连接。

所说的电脑单元,是指用电脑芯片、存贮芯片及外围元件,加上控制软件所组成。电脑单元接收外界的智能装置的控制命令,执行控制软件。

在固定底座中,安装有向右步进装置、向左步进装置、向上步进装置。

电脑单元控制向右步进装置、向左步进装置、向上步进装置,推动用户的手腕及脉诊位置、逐步向脉诊探头移动,直至对准脉诊探头固定;如采用三个脉诊探头,需要让用户手腕的寸关尺三个位置、对准三个脉诊探头固定。

所说的向右步进装置,是指在固定底座中,将用户手腕向右推动的装置。

所说的向左步进装置,是指在固定底座中,将用户手腕向左推动的装置。

所说的向上步进装置,是指在固定底座中,将用户手腕向上推动的装置。

所说的步进装置,包含:步进电动机、减速齿轮、螺纹丝杆、滑块。步进电动机正转或者反转时,滑块可以向外产生推动、或者向内退回。

所说的测碰电路,是用集成电路及外围元器件所组成。主要检测二极之间电阻的阻值,当阻值从无到有时,则产生触碰信号。有需要时,可以将测碰电路、电脑单元、连接电路合并成一块控制电路。

由测碰电路检测向右步进装置、向左步进装置、向上步进装置触碰手腕的皮肤,产生触碰信号,让电脑单元控制相关步进装置停止向内推进。

电脑单元可以记录、恢复用户脉诊的正确位置。当用户手腕在正确位置脉诊时,电脑单元用脉诊固定码记录各个步进装置的转动位置;当用户需要重复脉诊时,可以输入或调用该用户的脉诊固定码,电脑单元恢复各个步进装置的转动位置;保持重复脉诊、定位一致。

所说的脉诊固定码,是用一串数字记录某个用户的手腕在正确位置脉诊时、各个步进装置的转动位置,间接反映用户手腕的粗细。

具体脉诊固定码可以保存在智能装置中的数据库中,或者保存在用户病历簿册中。需要用时,可以从数据库中调用,或者由用户通过智能装置的键盘中输入,或者用条形码、二维码扫描输入。

所说的转动位置,是指步进装置从零位置开始,步进电动机转动的圈数、间接反映步进装置推进的位置。

所说的零位置,是指步进装置退回到底的位置,也是起始位置。

所说的连接铰链,是指将活动上盖的一侧、与固定底座的一侧,采用铰链式结构;并且用金属或塑料材料、甚至用布质材料制成。

所说的搭扣,是将活动上盖、固定底座的另一侧,连接锁定的材料。具体的搭扣,可采用尼龙搭扣,也可以用金属搭扣、塑料搭扣。

所说的智能装置,是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电脑、人工智能机、医疗机器人、医用电脑触摸屏、脉诊仪、中医诊病仪。

当脉诊探测完成时,电脑单元控制各个步进装置回到起始的零位置。

进一步,在固定装置的二头、增加有固定大拇指缺口和固定手腕的缺口,可以区别左右手;让脉诊探头可以探测左手的脉象信号、右手的脉象信号。这样更符合中医的脉诊要求。

进一步,增加在大拇指的缺口位置,安装有感应大拇指电路。

所说的感应大拇指电路,是指用探针检测大拇指皮肤的电阻、或者用光敏元件检测大拇指对光线的阻隔,判断大拇指存在的电路。有了感应大拇指电路,电脑单元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左右手。

进一步,增加调整三个脉诊探头间距的装置。

所说的调整三个脉诊探头间距的装置,是指接收电脑单元的控制,根据用户手臂的长短,用若干步进装置、自动调整三个脉诊探头之间的间距,从而让三个脉诊探头精准地对准用户手腕的寸关尺三个位置。

当可以区别左右手时,则让三个脉诊探头对准用户左手寸关尺三个位置、还可以对准用户右手寸关尺三个位置。

按照人体结构,不同长短的手臂,则身体的寸关尺三个脉诊位置的间距也不一样。需要用智能科技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智能装置输入用户手臂长度尺寸,电脑单元按照手臂长度的缩小比例,自动调整三个脉诊探头之间的间距,从而对准寸关尺三个位置。

此时在脉诊固定码中,还记录调整三个脉诊探头间距的装置的步进装置的转动位置,间接反映用户手臂的长短。

如果用户身材变化不大,则用户的脉诊固定码可以长年不变。重复脉诊时,可在智能装置中输入、或者从用户数据中调用某个用户的脉诊固定码。

电脑单元能够根据用户手腕的粗细、手臂的长短,并且自动识别左右手,实现脉诊固定装置的精准定位、数字化定位。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电脑单元控制若干装置,进行向内的推进;固定用户的手腕,并且让用户手腕的脉诊位置,对准脉诊探头。兼容肥胖者、小孩手腕的脉诊。自动识别左右手,让脉诊有左手的脉象信号,右手的脉象信号。固定装置适用一个脉诊探头,也适用三个脉诊探头。用步进装置自动调整三个脉诊探头的间距,适用用户不同长短的手臂,让脉诊探头自动地对准寸关尺位置。并且可以记录每个用户脉诊时的脉诊固定码,保持重复脉诊时、定位精准一致。本发明实现脉诊的精准定位、数字化定位,可以与高级的脉诊探头、智能装置配套,实现精准的智能脉诊、联网的大数据脉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脉诊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脉诊固定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活动前盖固定脉诊探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固定装置拥有左手缺口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固定装置拥有右手缺口的示意图。

图中,hd.活动上盖;dz.固定底座;kt.空心筒;mt.脉诊探头;hs1.向右步进装置;hs2.向左步进装置;ss.向上步进装置;tt1.调整探头间距的装置;tt2.调整探头间距的装置;a.固定左手大拇指缺口;b.固定左手手腕的缺口;c.固定右手手腕的缺口;d.固定右手大拇指缺口;mj.连接铰链;dq.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中间的深色长圆,表示用户手腕的截面。用户将手腕放入固定底座dz的中间,合拢活动上盖hd。手腕在长圆形的空腔中。

在活动上盖hd的上面、有空心筒kt固定脉诊探头mt。活动上盖hd中有一个或者三个空心筒kt,可以固定一个或者三个脉诊探头mt。

在固定底座dz中,安装有向右步进装置hs1、向左步进装置hs2、向上步进装置ss。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用户的手腕较细时,向右步进装置hs1向右推出的距离较大,而向左步进装置hs2向左推出的距离较小。即:不是等距离推动。

下面说明横向的方向、不等距离推动的工作原理。

电脑单元控制向右步进装置hs1、向左步进装置hs2,用不同的推进速度,在推动的每一时刻,均要适合某种尺寸的手腕;让固定装置适合固定从粗到细的手腕尺寸,并且均可以对准脉诊探头mt。

下面说明测碰电路,在横向的定位原理。

在向右步进装置hs1的前端、向左步进装置hs2的前端,各布置一极探针,当二极探针同时触碰到手腕皮肤时,则产生触碰信号。电脑单元收到触碰信号,让步进装置停止推动。此时,用户的手腕限定在脉诊的横向正确位置。

在固定底座dz中,有向上步进装置ss。当用户手腕较细时,向上步进装置ss向上推出。

下面说明测碰电路,在竖直的定位原理。

在向上步进装置ss的前端、活动上盖的内侧,各布置一极探针。当二极探针同时触碰到用户的手腕皮肤时,则产生触碰信号,电脑单元收到触碰信号,让步进装置停止推动。此时,用户的手腕限定在脉诊的竖直方向正确位置。

具体的活动上盖hd和固定底座dz,可用塑料或者用胶木制成。其内部有若干空腔,从而节省材料、减轻重量。而且底部有橡皮块,防止打滑。

参见图2,固定底座dz中,中间有二个向上步进装置ss,图2中用虚线的圆圈表示。步进装置的截面可以是圆形,因此用圆圈表示。

二个向上步进装置ss带动一个压板,对用户的手腕施加推力。

固定底座dz中,左侧有二个向右步进装置hs1,带动一个压板,对用户的手腕施加向右方向的推动。

固定底座dz中,右侧有二个向左步进装置hs2,带动一个压板,对用户的手腕施加向左方向的推动。

推动、固定用户的手腕,共有二个向右步进装置hs1、二个向左步进装置hs2、二个向上步进装置ss。合计采用六个步进装置。

在压板上布置安装测碰电路的探针,比较简单。在此无需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由于步进装置的推力较大。也可以用一个向右步进装置hs1、一个向左步进装置hs2、一个向上步进装置ss,共有三个步进装置推动、固定用户的手腕。这样可以降成本,结构简单,但是推动的平衡性稍差。

此外,为了防止测碰电路的工作失灵,造成步进装置不停推动、可能伤害用户的手腕。因此需要在固定装置外表、设置紧急停止键,可让电脑单元控制步进装置紧急停止,或者直接切断电源。

参见图3,在活动上盖hd中,排列三个空心筒kt,安装三个脉诊探头mt。以三个脉诊探头mt中间的一个为对称的中心,设置活动上盖hd。

而且中间的一个脉诊探头mt设定好后,不参加移动,一直在固定状态。

调整探头间距的装置tt1,可以让图2下面一个脉诊探头mt向上调整距离。

调整探头间距的装置tt2,可以让图2上面一个脉诊探头mt向下调整距离。

调整三个脉诊探头mt的间距后,可以适应用户手臂长短的脉诊。让脉诊的定位,对准中医的寸关尺三个位置更加精准。

具体实施时,还可以用一个探头调整装置tt1,同时调整上、下二个脉诊探头mt的位移。具体方法说明如下:

用探头调整装置tt1的一个步进电动机带动一根长螺纹丝杆,在长螺纹丝杆上有二个滑块。一个滑块内有正向螺纹;另一个滑块内有反向螺纹。当步进电动机带动长螺纹丝杆正转或反转时,可让二个滑块向内或向外滑动。

二个滑块分别固定上、下二个脉诊探头mt。可带动二个脉诊探头mt的位移。实现调整三个脉诊探头mt、mt、mt的间距。

图3中,还有固定左手大拇指缺口a、固定左手手腕的缺口b、固定右手手腕的缺口c、固定右手大拇指缺口d,并且用虚线表示的示意图。

固定装置固定用户的手腕,有二个方面需要补充说明。

第一固定用户手腕上下左右及旋转。主要依靠固定底座中的向右步进装置、向上步进装置,让用户手腕不得上下左右移动,不得旋转。

第二固定用户手腕的伸进伸出。主要让用户将自己的手臂向回轻拉,退到尽头位置。此时,有固定左手大拇指缺口a、固定左手手腕的缺口b,限定左手。或者有固定右手手腕的缺口c、固定右手大拇指缺口d限定右手。从而限定用户的手腕在固定装置中,限制伸进伸出。

参见图4,这是固定装置的一头、固定左手的缺口示意图。图中有固定左手大拇指缺口a、固定左手手腕的缺口b。图4中还有连接铰链mj、搭扣dq。活动上盖hd,可以围绕连接铰链mj向上旋转翻开。

固定左手大拇指缺口a、固定左手手腕的缺口b,这是根据人体左手的形体规律,设置凹进去的缺口。当用户的左手放进去,感觉非常自然舒服。反之,如果错误地放进右手,则右手的大拇指会感觉卡住、不舒服。并且感应大拇指电路,也不工作(没有感应到大拇指的存在)。

参见图5,这是固定装置的一头、固定右手的缺口示意图。图中有固定右手大拇指缺口d、固定右手手腕的缺口c。图5中还有连接铰链mj、搭扣dq。

图5中,固定右手大拇指缺口d、固定右手手腕的缺口c,设计原理类似于图4的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因此,对用户的左手进行脉诊,必须采用图4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示意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不可以放置右手。

同样,对用户的右手进行脉诊,必须采用图5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示意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不可以放置左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