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158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时,需要将静脉输液针插入手背静脉后用胶布固定。静脉输液的时长,少则一个小时左右,长则多达数个小时,手部难以保持长时间不动。输液过程中手部的活动容易造成针头移位、脱落,这样就需要对静脉进行重新扎针。尤其对于儿童而言,输液过程中的活动幅度往往更大,儿童对扎针带来的疼痛的承受能力更弱,造成护理难度和患者的痛苦程度增加。现有的输液防护固定器往往存在造价高昂、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防护固定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包括罩体和承载板,罩体和承载板相适配并可围成容置空间,输液防护固定器包括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容置空间和外界。

在输液过程中,先打开罩体和承载板之间的连接,将手放入承载板上,再使罩体和承载板连接起来,则手置于罩体和承载板围成的容置空间中,此时输液针被罩体罩住,可以避免活动造成针头移位或脱落。罩体和承载板的长度可设置为从下尺桡关节至指头处,从而提供更佳的固定效果,避免输液时间长造成的手部疲劳。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输液防护固定器包括大端和小端,第一开口置于大端,第二开口置于小端。

将大端至于靠近指头一端,小端至于靠近手腕一端。如此设计,使得输液防护固定器具有与手部结构适应的较理想的结构,合理地限制了手部的活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输液防护固定器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为曲板,支撑板置于容置空间中,支撑板一端与承载板中部固定相连,支撑板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开口。

呈曲板状的支撑板用于手掌提供合理的支撑。手部在放松状态下,手掌呈弧形,且此时手掌的弯曲角度大约为5°到15°。支撑板的设置,有利于为患者充分放松的手掌提供支持力,从而避免手部肌肉疲劳,使手部动作相对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板与承载板形成具有缩口结构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处。

支撑板与承载板之间形成容置槽,有利于合理对输液防护固定器的内部空间进行分区。可以在容置槽中放入其他功能性产品,如小型热水袋,既可以为手部提供温度,避免冬天输液造成患者手部冰凉,又由于支撑板的阻隔作用保证了热水袋的清洁,免于清洗热水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罩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承载板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为绑带,第二连接件为扣环,绑带置于罩体的外表面,扣环置于承载板的下表面。

绑带和扣环的设置,可以实现罩体与承载板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罩体与承载板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罩体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承载板上设有与第一卡接件适配的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包括弧段和直段,弧段形状与罩体适配,直段形状与承载板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一端与罩体铰接,第一卡接件另一端上设有卡槽,第二卡接件为与卡槽适配的卡块。

上述连接方式的设置,使罩体和承载板形成了一个可拆卸连接整体,便于输液防护固定器的存放。同时,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得操作过程简单,便于护理人员的操作。

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输液防护固定器包括保温件、罩体、支撑板和承载板,罩体和承载板相连围成一容置空间,输液防护固定器包括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容置空间和外界,支撑板与承载板固定相连并形成具有收口结构的容置槽,保温件可置于容置槽中。

冬日输液时,液体温度和环境温度均很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手部长期暴露于环境中,同时,低温的液体不断通过手部静脉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造成患者手部温度冰凉,甚至使血液循环不畅。

上述的输液防护固定器还包括了保温件,保温件可以具体设置为凝胶、热水袋等。其造价低、易于加热,能够避免患者手部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造成手部冰凉、甚至血液循环不畅。

保温件置于容置空间中,具体的可以放在患者手部与承载板之间。若输液防护固定器中包括了支撑板,则保温件还可以放置于支撑板与承载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输液防护固定器,使用时,将静脉输液针置于输液防护固定器上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有效保护了静脉输液针,防止患者活动过程中造成静脉输液针的移位甚至脱落,避免患者再次承受扎针的痛苦,降低了护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输液防护固定器,还包括了保温件。保温件能够避免患者手部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造成手部冰凉、甚至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有利于输送的药液快速地送至患者全身各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板和承载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患者使用输液防护固定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输液防护固定器;110-罩体;120-容置空间;130-承载板;140-容置槽;150-支撑板;170-保温件;112-第一连接件;132-第二连接件;122-第一开口;124-第二开口;114-第一卡接件;136-第二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6。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罩体110、支撑板150和承载板130,罩体110和承载板130可拆卸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120。

罩体110为拱形板,承载板130为直板,罩体110两侧与承载板130两侧相连。支撑板150为弧形板,支撑板150设于容置空间120中,支撑板150一端与承载板130的中部相连。支撑板150另一端由承载板130的中部向容置空间120的边缘延伸,支撑板150与承载板130呈夹角以形成容置槽140。该夹角具体可以设置为5°到15°之间的范围。

输液防护固定器100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与小端相对设置,大端上设有第一开口122,小端设有第二开口124,第一开口122和第二开口124连通容置空间120和外界。

支撑板150远离承载板130的一端延伸至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第一开口122。

罩体110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12,承载板130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12适配的第二连接件132。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12可以为绑带,第二连接件132可以为扣环,绑带置于罩体110的外表面,扣环置于承载板130的外表面。绑带和扣环的设置,可以实现罩体110与承载板130的可拆卸连接。

显而易见,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设置第一连接件112和第二连接件1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医用胶带或橡皮管实现罩体110和承载板13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罩体110与承载板130还可以通过铰链连接。具体可以设置为:罩体110与承载板130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罩体110远离铰链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件114,承载板130上远离铰链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接件114适配的第二卡接件136。

第一卡接件114包括弧段和直段,第一卡接件114的弧段一端与罩体110铰接,第一卡接件114的弧段另一端与直段相连,直段上设有卡槽。弧段的形状与罩体110适配,直段的形状与承载板130适配。第二卡接件136为设于承载板130下表面的且与卡槽适配的卡块。卡槽和卡块的配合,可以实现罩体110与承载板130的连接,卡槽与卡块分离,则可以转动罩体110或承载板130,从而取下输液防护固定器100。

进一步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中还可以设置保温件170。保温件170可以具体设置为凝胶或热水袋。保温件170可置于容置空间120中。患者在输液时手部可以接收到保温件170传递的热量,从而实现手部的保温。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关于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防护固定器100,请参阅图1,这种输液防护固定器100包括罩体110、承载板130和支撑板150。罩体110和承载板130可拆卸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120。

罩体110为拱形板,承载板130为具有弧形边缘的直板,罩体110两侧与承载板130两侧相连。输液防护固定器100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与小端相对设置,大端上设有第一开口122,小端设有第二开口124,第一开口122和第二开口124连通容置空间120和外界。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支撑板150为弧形板,支撑板150设于容置空间120中,支撑板150一端与承载板130的中部相连。支撑板150另一端由承载板130的中部向容置空间120的边缘延伸,支撑板150与承载板130呈夹角以形成容置槽140。支撑板150与承载板130之间的夹角为10°。支撑板150远离承载板130的一端延伸至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第一开口122。

罩体110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12,承载板130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12适配的第二连接件132。第一连接件112为绑带,第二连接件132为扣环,绑带置于罩体110的外表面,扣环置于承载板130的外表面。

输液防护固定器100还包括保温件170。保温件170为凝胶。保温件170可置于承载板130与支撑板150所形成的容置槽140中。

输液前,解开绑带和扣环的连接,使罩体110和承载板130分离,承载板130置于平面上,将患者的手部置于承载板130上,进行扎针等操作,合上罩体110和承载板130,并使绑带穿过扣环并固定连接。

输液时,患者的手部置于容置空间120中,患者的下尺桡关节附近置于第二开口124,患者的手腕穿过第二开口124,患者的手指部穿过第一开口122。手指部分地置于支撑部上,使得患者的手部呈现出角度约为10°的腕关节背屈(请参阅图4),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保证输液的畅通。

若在冬季输液,则可先对凝胶进行加热,再将凝胶放入支撑板150和承载板130形成的具有缩口结构的容置槽140中,从而为患者的手部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有益效果在于: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罩体110和承载板130可拆卸地相连,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扎针和手部固定的操作,有利于输液过程中针头的固定,有效避免针头移位和脱落。

输液防护固定器100包括大端和小端,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地限制了手部的活动范围。

输液防护固定器100中还包括支撑板150,使得手部保持舒适的腕关节背屈位,同时有利于输液过程的畅通。

输液防护固定器100中还包括保温件170,避免了冬季输液造成的手部冰凉和血液流通不畅。保温件170设置于具有缩口结构的容置槽140中,有效避免保温件170掉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及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结构、原理和有益效果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罩体110和承载板130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罩体110与承载板130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罩体110远离铰链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件114,承载板130上远离铰链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接件114适配的第二卡接件136。

第一卡接件114包括弧段和直段,第一卡接件114的弧段一端与罩体110铰接,第一卡接件114的弧段另一端与直段相连,直段上设有卡槽。弧段的形状与罩体110适配,直段的形状与承载板130适配。第二卡接件136为与卡槽适配的卡块。卡槽和卡块的配合,可以实现罩体110与承载板130的连接,卡槽与卡块分离,则可以转动罩体110或承载板130,从而取下输液防护固定器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的有益效果基本相同,在实施例一中的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输液防护固定器100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罩体110与承载板130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另一侧可拆卸地卡接,这种设置有利于存放输液防护固定器100,避免其中的罩体110或承载板130的部分遗失;另外,卡槽和卡块的配合简化了护理人员的操作过程,使护理过程更加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