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站中使用的采血检验设备。
背景技术:
在血站中的工作者使用的采血设备是提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和项目工作的重要设备,但其工作范围往往会涉及郊区以及乡镇,郊区及乡镇的工作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使得采血设备的使用工况面临较大的考验,通常情况下采血设备的固定并不牢靠,易倾斜和被外界物体触碰等风险,同时被检测人员多数都从事农活,手指相比一般人而言较粗,但现有的采血设备并不能适应不同检测人员的手指,所以给各种患者提供舒适的采血环境的采血设备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520189373.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介绍了一种临床检验采血设备,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最能代表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验采血设备,其能够紧密贴合的固定在桌子上,有效降低了了误触以及误碰的风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验采血设备,包括有盛放试管的试管架、与试管架连接并安装有血液采集装置的底座和用来托起手部的采血固定垫,其特征在于,试管架与采血固定垫的侧壁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槽,滑板通过弹簧设置在固定槽内,滑板的另一端铰接有钩形部,钩形部为鱼钩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血固定垫的底板上设置有手指固定套,采血固定垫端部侧壁上还开设有容置槽,手指固定套的两端部滑动的穿过底板并从容置槽伸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指固定套的两端采用皮带扣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紧密贴合的固定在桌子上,有效降低了了误触以及误碰的风险,并能在倾斜或者颠簸的使用环境中有效的固定采血设备,同时能够根据被检测人员的手指情况来调节手指固定套,舒适性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B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钩形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检验采血设备,包括有盛放试管的试管架2、与试管架2连接并安装有血液采集装置4的底座1和用来托起手部的采血固定垫3,其特征在于,试管架2与采血固定垫3的侧壁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槽5,滑板7通过弹簧8设置在固定槽5内,滑板7的另一端铰接有钩形部6,钩形部6为鱼钩形状。
本具体实施例是采用了类似鱼钩的钩子勾住桌子100的边缘,将采血设备牢固的设置在桌子100上,具体的方案是在试管架2和采血固定垫3的侧壁上各开一个固定槽5,采血固定垫3是设置在试管架2的一侧的,固定槽5的开口是向两侧的,固定槽5内通过弹簧8而连接有滑板7,滑板7上铰接有钩形部6,至于铰接的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方式,例如滚轴或者直插式、自卸式铰链等;设置滑板7的目的在于使弹簧8保持较好的姿态,防止弹簧8勾住桌角造成弹簧8的寿命衰减,设置有滑板7便能是弹簧8始终保持直线的拉伸;钩形部6是类似于鱼钩的造型(如图10所示),在使用时将钩形部6拉出,并卡在桌子100的边缘上即可将采血设备固定在倾斜的或者颠颇不平的桌子100上。
优选的,采血固定垫3的底板32上设置有手指固定套9,采血固定垫3端部91侧壁上还开设有容置槽31,手指固定套9的两端部91滑动的穿过底板32并从容置槽31伸出。手指固定套9的两端部91采用皮带扣连接。为解决手指固定套9不能调节大小的问题,手指固定套9在采血固定垫3上是可滑动的,具体的是可抽拉的;采血固定垫3的底板32上开设有供手指固定套9穿过的孔(图中未标出),手指固定套9的两端部91穿过底板32,从采血固定垫3的侧壁的容置槽31伸出(如图8所示);如图6所示,容置槽31是开设在采血固定垫3上的,目的是供手指固定套9的两端部91从采血固定垫3伸出,伸出后的手指固定套9两端部91可采用任何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甚至可以直接系在一起。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类似于腰带的连接方式——皮带扣连接,具体类型是针扣式皮带扣,即在手指固定套9的一端设置有针扣,另一端开有针孔;当然并不限于此一种连接方式,皮带扣的类型还有板扣、自动扣和夹扣等,虽均是现有技术,但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