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器配重装置及其配重砝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886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器配重装置及其配重砝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器配重装置及其配重砝码,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是在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期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其特点是起点低,发展快;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现代人特殊的作业方式,有相当多的人都有骨科方面的疾病,因此对现代骨科器械的功能需求和可操作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许多的骨科手术和家庭保健方面都会用到牵引器,而牵引器需要一定分量的配重,从而达到牵引的效果,而牵引器的配重往往因为过重,以及病患的不当使用,导致其安全性能过低,会造成陪护以及医生、护士的伤害。

中国专利文献CN 205885599 U公开了一种牵引器配重防护套,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引导棍,引导棍上设置有砝码,引导棍一端与底座相连,引导棍另一端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底座四周设置有辊道,辊道上设置有防护套A以及防护套B,有效的调高了其安全性能,大大降低了人工受到伤害的几率。但是在需要更换或取下部分砝码的情况下,一旦打开防护套A和防护套B,所有砝码都位于可以掉落的状态,也就使得砝码更换和取下时,医护人员处于受威胁状态,也就导致医护人员容易被砸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便于取放的配重砝码,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配重砝码的牵引器配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砝码的技术方案如下:

配重砝码,包括圆盘形的砝码本体,砝码本体上开设有自边沿沿径向延伸至中心的装卸开口,装卸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沿垂直侧壁面的方向伸缩装配有挡刺,挡刺的朝向砝码本体内外的两侧面均为斜面,并且在挡刺和容纳槽槽底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挡刺从容纳槽中顶出的顶出弹簧,在挡刺上还连接有牵引线,牵引线从砝码本体中穿出,穿出端上连接有拉环。

挡刺有两个,两挡刺尖端相对的对称分布自装卸开口的两侧壁上。

两挡刺各自通过牵引线连接在同一拉环上,并且在砝码本体内转动安装有供牵引线绕经的定滑轮。

拉环位于砝码本体的背向装卸开口的一侧,两牵引线对应定滑轮关于装卸开口对称分布,两牵引线形成以拉环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结构。

装卸开口内还设置有位于挡刺远离砝码本体中心的一侧的翻板,翻板一侧边缘的靠近砝码本体中心的边沿铰接在装卸开口的侧壁上,该边缘远离砝码本体中心的边沿可与装卸开口的侧壁面挡止配合而在翻板翻转至垂直侧壁面时阻止翻板继续翻转,并且在翻板和砝码本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压动翻板向装卸开口的开口部翻转的扭簧,在翻板的悬伸端和拉簧之间连接有穿装在砝码本体内的拉线。

本实用新型中牵引器配重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牵引器配重装置,包括底座及其上连接的引导棍,引导棍上套装有叠设在底座上方的配重砝码,配重砝码包括圆盘形的砝码本体,砝码本体上开设有自边沿沿径向延伸至中心的装卸开口,装卸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沿垂直侧壁面的方向伸缩装配有挡刺,挡刺的朝向砝码本体内外的两侧面均为斜面,并且在挡刺和容纳槽槽底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挡刺从容纳槽中顶出的顶出弹簧,在挡刺上还连接有牵引线,牵引线从砝码本体中穿出,穿出端上连接有拉环。

挡刺有两个,两挡刺尖端相对的对称分布自装卸开口的两侧壁上。

两挡刺各自通过牵引线连接在同一拉环上,并且在砝码本体内转动安装有供牵引线绕经的定滑轮。

拉环位于砝码本体的背向装卸开口的一侧,两牵引线对应定滑轮关于装卸开口对称分布,两牵引线形成以拉环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结构。

装卸开口内还设置有位于挡刺远离砝码本体中心的一侧的翻板,翻板一侧边缘的靠近砝码本体中心的边沿铰接在装卸开口的侧壁上,该边缘远离砝码本体中心的边沿可与装卸开口的侧壁面挡止配合而在翻板翻转至垂直侧壁面时阻止翻板继续翻转,并且在翻板和砝码本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压动翻板向装卸开口的开口部翻转的扭簧,在翻板的悬伸端和拉簧之间连接有穿装在砝码本体内的拉线。

本实用新型中装卸开口内挡刺通过自身的伸缩实现对引导棍的挡止和脱开,具体的,在挡刺在顶出弹簧的作用下从容纳槽中伸出时,挡刺会挡止在引导棍远离砝码本体中心的一侧,也就是将引导棍锁定在挡刺和装卸开口槽底之间;在挡刺缩回至容纳槽后,装卸开口的开口被让开,也就使得引导棍可从装卸开口中沿砝码本体径向移出,这样在更换或取下某个或部分砝码时,无需变动的砝码是仍然锁定在引导棍上的,也就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威胁,因而该配重砝码具有使用安全、便于取放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配重砝码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牵引器配重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配重装置包括底座1及其上连接的引导棍2,引导棍2上套装有叠设在底座1上方的配重砝码3。配重砝码3包括圆盘形的砝码本体31,砝码本体31上开设有自边沿沿径向延伸至中心的装卸开口32,装卸开口32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34,容纳槽34内沿垂直侧壁面的方向伸缩装配有挡刺33,挡刺33的朝向砝码本体31内外的两侧面均为斜面,并且在挡刺33和容纳槽34槽底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挡刺33从容纳槽34中顶出的顶出弹簧35,在挡刺33上还连接有牵引线,牵引线从砝码本体31中穿出,穿出端上连接有拉环36。

挡刺33有两个,两挡刺33尖端相对的对称分布自装卸开口32的两侧壁上。两挡刺33各自通过牵引线连接在同一拉环36上,并且在砝码本体31内转动安装有供牵引线绕经的定滑轮37。拉环36位于砝码本体31的背向装卸开口32的一侧,两牵引线对应定滑轮37关于装卸开口32对称分布,两牵引线形成以拉环36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结构。

装卸开口32内还设置有位于挡刺33远离砝码本体31中心的一侧的翻板38,翻板38一侧边缘的靠近砝码本体31中心的边沿铰接在装卸开口32的侧壁上,该边缘远离砝码本体31中心的边沿可与装卸开口32的侧壁面挡止配合而在翻板38翻转至垂直侧壁面时阻止翻板38继续翻转,并且在翻板38和砝码本体31之间连接有用于压动翻板38向装卸开口32的开口部翻转的扭簧,在翻板38的悬伸端和拉簧之间连接有穿装在砝码本体31内的拉线。

本实施例中配重砝码3的装卸开口32内挡刺33通过自身的伸缩实现对引导棍2的挡止和脱开,具体的,在挡刺33在顶出弹簧35的作用下从容纳槽34中伸出时,挡刺33会挡止在引导棍2远离砝码本体31中心的一侧,也就是将引导棍2锁定在挡刺33和装卸开口32槽底之间;在挡刺33缩回至容纳槽34后,装卸开口32的开口被让开,也就使得引导棍2可从装卸开口32中沿砝码本体31径向移出,这样在更换或取下某个或部分砝码时,无需变动的砝码是仍然锁定在引导棍2上的,也就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威胁,因而该配重砝码3具有使用安全、便于取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配重砝码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配重砝码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配重砝码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