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568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耗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护士大批量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时,用采血管收集盒、橡皮筋捆绑、储物盒放置等方式来区分放置待用,并做好记录;通过这几种的方式来区分放置,一般无法直观再次核对患者的采血信息,且若医生更改采血项目后,需逐一查找后方可执行医嘱,并且采血管放置的移动性较强,不易固定保持在原位,这样容易产生采血管的混淆或遗漏,造成错采、落采;护士在采血后,将血液标本按送检化验科室分开区别放置在采血管收集盒、收纳盒或放于桌面上等,同样也不利于再次直观核对采血项目内容。护士再次核对采血管总数时,还需要逐一清点。待送检人员到各科室收集取走血液标本送检时,也会逐一清点以确认血液标本总数,采血管数量多时清点较困难,而且多次清点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的高度高于第二长条形筏体并低于采血管,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的两端通过胶粘合;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从中间向两端的部分通过多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由多个固定件分成多个采血管插槽,采血管插在采血管插槽内,在每个固定件的上部、采血管插槽口的下部设置有数字标注区,所述数字标注区上标有数字编号;所述第二长条形筏体的一端外表面设有色块标注区,与所述第二长条形筏体相接触的第一长条形筏体表面为磨砂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均采用软质透明PVC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的高度低于采血管管帽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件为非金属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色块标注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浅蓝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黄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紫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的采血管插槽能够将采血管独立插入盛装,所述的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均采用软质透明PVC材质制成;这样实现了360度清晰可见,方便采集血液标本前、采集时以及采集后核对病人姓名及所采集的项目,避免了错采、漏采的发生;所述的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均采用软质透明PVC材质制成,透明材质可方便临床使用PDA核对。

(2)通过所述的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相结合以及通过固定件所分成的采血管插槽,在采集同一患者血液标本时,护士不用再分别逐一地拿取采血管以及在采集结束后逐个地摇晃采血管,只要轻轻摇晃标本筏便可使得所有采血管内的血液与试剂充分结合;这样大大缩短了临床采集标本的时间。

(3)标本筏上的每个数字标注区上均标注数字编号,每个患者所采集的血液标本管数清晰可见,防止漏采;同时,送检人员在取送大量血液标本时也方便核对项目及清点数目,便于交接,防止标本丢失。

(4)所述的第一长条形筏体与第二长条形筏体均采用软质透明PVC材质制成;软质透明PVC材质在采集标本时可防止划伤皮肤,同时便于卷曲收纳运输,尤其适用于使用气动物流传输标本时;PVC材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即可,冲洗干净待干后可重复使用,实用性强,经济节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标本筏,采集送检流程,不仅方便核对,缩短了工作时间,也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采血管专用标本筏盛装采血管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的主视结构图。

图中标记:1为色块标注区、2为浅蓝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3为黄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4为紫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5为第一长条形筏体、6为第二长条形筏体、7为采血管插槽、8为数字标注区、9为固定件、10为采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管专用标本筏,包括第一长条形筏体5与第二长条形筏体6,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与第二长条形筏体6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的高度高于第二长条形筏体6并低于采血管10,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与第二长条形筏体6的两端通过胶粘合;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与第二长条形筏体6从中间向两端的部分通过多个固定件9连接,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与第二长条形筏体6由多个固定件9分成多个采血管插槽7,采血管10插在采血管插槽7内,在每个固定件9的上部、采血管插槽7口的下部设置有数字标注区8,所述数字标注区8上标有数字编号;所述第二长条形筏体6的一端外表面设有色块标注区1,与所述第二长条形筏体6相接触的第一长条形筏体5表面为磨砂面。

上述的与所述第二长条形筏体6相接触的第一长条形筏体5表面为磨砂面,这样可增大摩擦力,防止采血管10从标本筏内掉出。

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与第二长条形筏体6均采用软质透明PVC材质制成,通过采用软质透明PVC材质,成本低,可大量生产并推广应用。

所述第一长条形筏体5的高度低于采血管10管帽的顶端;方便采集血液标本。

所述的固定件9为非金属固定件;所述的非金属固定件可以选用缝合线,通过采用非金属固定件可以便于使用后的消毒。

所述色块标注区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浅蓝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2、黄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3、紫色采血管管帽颜色标注区4。

由于,同一患者在采集多个项目时,不同颜色的采血管所采集的顺序不同,所以在述第二长条形筏体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色块标注区1,将带有与采血管管帽颜色相同的色块按顺序排列,即可提醒采集标本的人员,按照相应的先后顺序摆放采血管,在采集时便可按照其规定的顺序进行采集,加大了血液标本采集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用法:将病人贴好标签的采血管按采血顺序放置于采血管插槽7内,为病人采集血液标本时,可不用取出采血管便可进行采血;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透过透明的第二长条形筏体6能清晰查看采血管上贴的标签信息,可做到边核对边采集,同时方便进行PDA的扫描;采集后,轻轻摇晃标本筏,所有采集的标本均可与试剂充分接触。

采集结束后,放置于标本筏采血管插槽7内的采血管,不易单个丢失;通过数字编号,方便送检及检验科人员进行数目及标本项目的核对。避免了因采集患者多、采集项目多、对应采血管多等诸多因素而导致的血液标本漏采、错采、摔坏血液标本以及不同患者的采血管混在一起不便于查对、交接等工作的问题。

用后的标本筏放置于含氯消毒液内浸泡消毒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去消毒液,待干后即可再次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