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9283发布日期:2018-09-21 22:17阅读:97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尤其指一种介入导丝。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介入手术也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融合影像诊断和治疗的新型手术方式。其主要方式为在CT、X光、核磁共振、核医学等影像显影设备或技术的监视下,通过人体血管或者自然孔道,利用穿刺针、指引导管、造影导管以及导丝等介入手术器械达到人体内部病变组织附近,其有着创口创伤小,直达病变组织附近,安全系数高,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由于直达病变组织附近治疗,使治疗精准化,高效化。在这种背景下,也越来越多的介入器械被研发而出。其中介入导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用于血管疾病介入技术的介入器械。介入导丝应具有表面光滑,软度适合等特点,由于其通过血管管道进入机体,细菌容易通过介入导丝进入血液,繁殖生长,甚至形成细菌被膜以及引起不必要的感染、菌血症等,且目前普遍使用的介入导丝并没有刻度指示导丝已经深入的长度,医生手术过程中若不知插入长度易造成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若一直使用射线照射又易对医生以及患者造成过多的辐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介入导丝,所述导丝涂有抗菌涂层,以实现抑制细菌入血、繁殖,防止医源性感染。同时,在导丝最外涂层表面增加刻度,以实现医疗人员能较方便得知导丝插入长度,防止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导丝,所述导丝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导丝芯前段为软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弹簧圈构成,头端有一半球状帽盖与弹簧圈相连接;导丝芯中段为弹性钛镍合金材料制成,按其形状可分为两段,其中导丝芯中段的前段成圆台状,导丝芯中段的后段为圆柱形,导丝芯后段为硬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导丝芯中段的外表面、弹簧圈内外表面、帽盖表面均由抗菌涂层,为方便导丝进入人体,最外层抗菌涂层表面涂有亲水性高聚物,亲水涂层外表面一侧刻有长度刻度。

优选的,所述导丝芯帽盖中央有一通道开口。其分流部分血液通过开口进入导管芯前段内部,并与弹簧圈内侧壁、导丝芯中段的前段圆台的上底面和侧面的涂层相接触,进一步加强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抗菌涂层以及亲水性高聚物涂层在弹簧圈的尾端往头端长为15cm的这段弹簧圈为按根涂覆于弹簧圈表面,具有不连续的特点,其余弹簧圈的涂层为连续状涂覆。配合帽盖的开口以及抗菌涂层,使得导丝深入血管时,一部分血液通过帽盖开口进入导丝芯弹簧圈内,而弹簧圈前端的连续涂层具有一定程度上阻挡血液流出导丝芯,从而加大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时间;血液在弹簧圈尾端后20cm开始进入圆台与弹簧圈的间隙,且间隙逐渐减小,从而加快这部分血液流速,造成弹簧圈内血液流速大于圈外,且因弹簧圈尾端后15cm涂层不连续,故而血液可以从此初流出导丝芯,比起现有技术一定程度减少了导丝深入血管的血流阻力,间接达到润滑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面积,使得抗菌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抗菌涂层为交联固化的多种抗菌药剂,进一步的优选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三种抗菌药剂。

优选的,所述导丝芯中软质导丝芯总长度40cm-50cm,导丝芯中段的前段为圆台形,圆台轴长20cm,导丝芯中段的后段为圆柱形长25cm,导丝芯后段为硬质导丝芯,总长60cm-70c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软质导丝芯总长度为48cm,所述导丝芯后端总长度为61cm,结合所述长度,使柔软头端达到更好的塑形效果以及中段更好支持的效果。所述圆台与目前常用的流线型头端不同的是,与帽盖开口以及抗菌涂层相结合,增大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从而达到更优的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刻度从导丝芯头部按每15cm依次使用强吸收X光材料和几乎不吸收X光材料刻画。

优选的,导丝芯总长度为130cm-148cm,进一步优选的134cm。

优选的,所述亲水性高聚物涂层表面具有孔洞结构,以便更好的使得抗菌涂层发挥作用,达到预计抑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介入导丝,通过导丝芯中段的外表面、弹簧圈内外表面、帽盖表面均由抗菌涂层,以达到抗菌的效果,同时,导丝芯前段帽盖中央开口,通过分流部分血液通过导丝芯前段柔软部内部与内侧壁,导丝芯中段的前段圆台的上底面和侧面的涂层相接触,进一步加强抗菌效果,同时,结合弹簧涂层、帽盖开口、圆台使通过导丝芯前段内部进行一定的血液分流,可一定程度上减小导丝进入阻力。本实用新型在抗菌涂层表面一侧刻有长度刻度的标尺,通过刻度,医生操控导丝可随时查看导丝深入长度,一定程度减少射线照射,提高导丝的可控性,降低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帽盖 2-连续的亲水涂层 3-连续的抗菌涂层 4-弹簧圈 5-导丝芯中段的前段 6-弹簧圈尾端按根涂覆的抗菌涂层 7-弹簧圈尾端按根涂覆的亲水涂层 8-导丝芯中段的后段 9-导丝芯后段 10-帽盖中央通道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上述目的、特征,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面将举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提供所述一种介入导丝,包括导丝芯和涂层,其中介入导丝芯包括三个部分,导丝芯前段为软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弹簧圈构成,头端有一半球状帽盖与弹簧圈相连接,导丝芯中段为弹性钛镍合金材料制成,按其形状可分为两段,其中导丝芯中段的前段成圆台状,导丝芯的后段为圆柱形,导丝芯后段为硬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导丝芯的中段的外表面、弹簧圈内外表面、帽盖表面均由抗菌涂层,最外层抗菌涂层表面涂有高聚亲水性化合物,亲水涂层外表面一侧刻有长度刻度的标尺。

具体实施例二:如具体实施例一所述,具体的抗菌涂层为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三种抗菌剂,其通过交联固化的形式涂覆于所述导丝的导丝芯的中段的外表面、弹簧圈内外表面、帽盖表面。

具体实施例三:如具体实施例一所述,具体的刻度以导丝芯头部最前端为零刻度,以15cm为单位长度的长度刻度,其刻于亲水涂层表面一侧。以实现医疗人员能较方便得知导丝插入长度,防止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例四:如具体实施例三所述,进一步的刻度从导丝芯头部最前端以每15cm依次使用强吸收X光材料和几乎不吸收X光材料刻画。使得在放射照射下,医生可以通过不透X光和透X光的段数快速估计深入长度,进一步方便操作者估测深入导丝长度。

具体实施例五:如具体实施例一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导丝芯中软段导丝芯总长度40cm-50cm,导丝芯中段的前段为圆台形,圆台轴长20cm,导丝芯中段的后段为圆柱形,轴长25cm,导丝芯后段为硬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导丝芯后段总长60cm-70cm。

具体实施例六:如具体实施例五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导丝芯中软段导丝芯总长度45cm,46cm,48cm,导丝芯中段的前段为圆台形,圆台轴长20cm,导丝芯中段的后段为圆柱轴长25cm,导丝芯后段为硬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导丝芯后段总长61cm,65cm,68cm,70cm。所述圆台与帽盖开口以及抗菌涂层相结合,增大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从而达到更优的抗菌效果。

具体实施例七:如具体实施例一所述,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性高聚物涂层表面具有一定数量的孔洞,以便更好的使得抗菌涂层发挥作用,达到预计抑菌效果。

具体实施例八;如具体实施例一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帽盖中央开有一通道开口。

具体实施例九:如具体实施例一所述,进一步的所述的抗菌涂层以及亲水性高聚物涂层在弹簧圈的尾端往头端长为15cm的这段弹簧圈为按根涂覆,具有不连续的特点,其余弹簧圈的涂层为连续状涂覆。配合帽盖的开口以及抗菌涂层,使得导丝深入血管时,一部分血液通过帽盖开口进入导丝芯弹簧圈内,而弹簧圈前端的连续涂层具有一定程度上阻挡血液流出导丝芯,从而加大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时间;血液在弹簧圈尾端20cm开始进入圆台与弹簧圈的间隙,且间隙逐渐减小,从而加快血液流速,造成弹簧圈内血液流速大于圈外,且因弹簧圈尾端后15cm涂层不连续,故而血液可以从此处流出导丝芯,比起现有技术一定程度减少了导丝深入血管的血流阻力,间接达到润滑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面积,使得抗菌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例十: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举例说明,但附图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