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头快速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827发布日期:2019-01-13 16:5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针头快速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无针头快速注射器。



背景技术:

无针注射器,就是在进行药物注射时不借助针头,使用高压射流原理,使药液形成较细的液体流,瞬间穿透皮肤到达皮下。因为注射原理的改变,药液在皮下弥散分布,起效时间更快,药物吸收率更高。

无针头注射器相比较现有的针头注射,存在以下优点:1.看不到让人害怕的针头,心理上对治疗的抵触就会降到最低,治疗的依从性就会提高,尤其是糖尿病儿童;2.没针头了,自然就不会“断针”,安全性提高;3.有些病人体内携带传染病源,甚至就是严重的传染病患者,无针注射器的普及,可以把治疗时的医护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了医疗垃圾的处理麻烦和费用;4.没有了注射部位反复注射后硬结的形成。没有任何其他的物质进入体内,进到体内的都是可以吸收的药物,干净,单纯。

现有的无针头注射器主要有三种方式将药液注入体内:1.利用高压气瓶推动药液进入皮下,但在使用时需要连接高压气瓶,使用时不能随便移动,不是非常方便;2.利用爆炸的冲击力将药液推入皮下,使用时需要发射药和点火,安全性较差,同时,由于不能精确的控制爆炸的冲击力,实用性较差;3.利用高强度弹簧将药液推入皮下,此方法在使用时对注射强度和注射量很难调整,且每次使用需要上膛,对于连续注射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针头快速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针头快速注射器,包括药筒、加压活塞和注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筒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加压活塞尾部连接有加压套筒,所述加压套筒套在所述药筒外侧,所述加压套筒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加压活塞的尾部设置于加压套筒的筒底。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药筒顶端设置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头设置于注射口中,所述注射头包括底座板和注射药管,所述注射药管由底板竖直向上伸出,在注射药管与底座板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注射药管的管腔连通,所述注射药管的外径与所述注射口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底座板设置于药筒内一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注射药管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注射药管的侧壁向四周伸出,所述挡板设置于药筒外一侧,所述挡板与底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药筒的壁厚,在所述挡板与药筒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态。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筒内设置有弹性隔板,所述弹性隔板将药筒内腔分隔为前部的药室和后部的缓冲液室,所述缓冲液室内装有压力缓冲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选用耐酸碱的医用级材料制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缓冲液是沸点介于0℃~25℃的液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筒和加压套筒均采用到热心更好地医用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注射头与注射器腔体直接相连,取消了传统观设计中采用的枪管的结构,且注射头长度较短,减小了药液的压降,也避免了药液残留,结构紧凑;使用缓冲液储存一部分压力,注射药液时,出口压力较为稳定,且药液的出口压力由自身内部压力提供,安全可靠;可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加压,快速方便,且压力大小可根据需要调节;缓冲液采用沸点在0-25摄氏度之间的液体,能够快速补充体积损失,是注射过程中压力变化过程减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

图2是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压活塞和加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注射头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无针头快速注射器,包括药筒2、加压活塞4和注射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筒2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1,所述加压活塞4尾部连接有加压套筒3,所述加压套筒3套在所述药筒2外侧,所述加压套筒3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21相配合的内螺纹31,所述加压活塞4的尾部设置于加压套筒3的筒底。利用内螺纹31和外螺纹21之间的配合,直接调整活塞的位置,同时能够给活塞提供稳定的强压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需反复的上膛操作,只需拧几圈就能够实现快速加压。适合多次快速的注射操作要求。

在药筒2顶端设置有注射口22,所述注射头1设置于注射口22中,所述注射头1包括底座板12和注射药管11,所述注射药管11由底板竖直向上伸出,在注射药管11与底座板12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侧孔13,所述侧孔13与注射药管11的管腔连通,所述注射药管11的外径与所述注射口22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底座板12设置于药筒2内一侧。使用时,用注射药管11抵住注射部位按压,将注射头1向内推挤,最终将侧孔13推入药筒2内,接通注射药管11和药筒2内腔,射出高速液流,实现快速注射。

在注射药管11的顶部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由注射药管11的侧壁向四周伸出,所述挡板14设置于药筒2外一侧,所述挡板14与底座板12之间的距离大于药筒2的壁厚,在所述挡板14与药筒2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处于压缩态。挡板14和复位弹簧6的设置能够防止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注射头1掉入药筒2内的情况发生,另外,还能够保证每次使用后,注射头1能够恢复到待机状态,等待下次注射操作。

所述药筒2内设置有弹性隔板5,所述弹性隔板5将药筒2内腔分隔为前部的药室51和后部的缓冲液室52,所述缓冲液室52内装有压力缓冲液。缓冲液室52的侧壁上设置缓冲液加入口,药室51放入侧壁设置有加药口。缓冲液能够储存一部分压力,待注射开始后释放出来,能够有效增大注射量,保证注射结束时全部的药液都能够有足够的压力进入人体皮下组织。

所述隔板选用耐酸碱的医用级材料制作。弹性隔板5可由与水、弱酸、碱不发生反应的,不会影响药液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仅限于SBS,TPE等。

所述压力缓冲液是沸点介于0℃~25℃的液体。压力缓冲液在高于饱和蒸汽压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液体状态,当压力降低后,容易汽化的液体就会部分汽化,达到气液平衡,由此能够有效补充因为药液注射造成的体积差,延缓压力降低的速度,保证较多药液的注射顺利进行。且这部分汽化的缓冲液在加压后会重回新液化,方便多次重复使用。新戊烷、顺-2-丁烯等液体均符合要求。缓冲液在气化释放压力时,其通过弹性隔板5对药液的施加的压强最少为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所述药筒2和加压套筒3均采用到热心更好地医用金属材料制作。金属材料制作的药筒2和加压套筒3能够很快的将忍受不的温度传导给缓冲液,利于在低温气候条件下缓冲液的气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