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5758发布日期:2019-01-22 22:1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心脏支架等高分子生物支架,在维持器官病变者的生命生活中变得十分重要。支架通过压握装置压握,使得支架压握后形态规整一致,整齐牢固,支架上药物涂层完好无损,安置于患者体内维持患者的生命生活。现有支架的压握装置,衬片在压握过程中形变堆叠,造成局部多层压握膜堆叠在支架表面,导致支架压握后形态不均匀甚至交叠,支架表面的药物涂层被破坏,影响支架的治疗效果。可见,现有的压握装置存在衬片压握不均匀导致压握的支架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握结构,解决了现有压握装置存在衬片压握不均匀导致压握支架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握装置,包括压握膜、第一轴、第二轴、拉紧结构和沿同一圆周排布的至少四个压握组件,所述至少四个压握组件在圆周上沿周向倾斜设置;

所述压握组件包括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所述第一衬片的第一端和同一压握组件内第二衬片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衬片和所述第二衬片形成V型张角;

所述至少四个压握组件包括常规压握组件、第一端部压握组件和第二端部压握组件,所述常规压握组件与相邻的压握组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与所述第二端部压握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拉紧结构;

所述压握膜的一端与所述拉紧结构的拉紧端连接后,依次环绕于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常规压握组件和第二端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外侧后,与所述拉紧结构的拉近端连接,且从一个压握组件环绕到相邻的压握组件时,经对应的第二轴进行环绕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为微轴承,所述压握膜经过所述微轴承进行环绕过渡。

优选地,所述压握组件内的第一衬片与相邻压握组件的第二衬片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与相邻压握组件内的第二衬片之间的平行间隙的取值范围为:0.2毫米至1毫米。

优选地,所述拉紧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压握膜的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压握膜的终止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握组件还包括力值传感器,所述力值传感器贴合于所述压握膜设置,所述力值传感器与所述压握电机的控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均为不锈钢合金衬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握装置,主要包括压握膜、压握电机和在圆周上沿周向倾斜设置的至少四个压握组件,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之间设置有传动压握膜的第一轴,形成V形张角。压握组件之间设置传动压握膜的第二轴,压握膜的两端均与拉紧结构连接,依次环绕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外侧。压握电机与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均连接,控制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均径向收缩压握,这样,即可达到均匀压握支架提高压握支架合格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的压握组件径向收缩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压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压握方法所压握支架的前后展开结构的对比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另一种压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另一种压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压握装置100;

压握组件110,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常规压握组件113,第一衬片114,第二衬片115;

压握膜120;

第一轴130;

第二轴140;

拉紧结构150,第一电机151,第二电机152,力值传感器153;

支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压握装置100包括压握膜120、第一轴130、第二轴140、压握电机、拉紧结构150和至少四个压握组件110,其中,至少四个压握组件110沿同一圆周排布,且在圆周上沿周向倾斜设置。

至少四个压握组件110环绕形成的圆周设为该压握装置100的芯轴,环绕成的圆筒区域设为压握腔室。所述压握装置100在压握操作时,支架200放置于压握腔室内,受到压握组件110的作用力径向收缩,实现支架200压握。

至少四个压握组件110中的每个压握组件110均可以包括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所述第一衬片114和所述第二衬片115形成V形张角,其中,V形张角包含的锐角区域设为压握组件110的内侧,相应的钝角区域设为压握组件110的外侧(如图中W所示)。所述第一衬片114和所述第二衬片115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所述第一衬片114靠近圆周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衬片114的第一端,设所述第一衬片114远离所述圆周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衬片114的第二端。设所述第二衬片115靠近圆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衬片115的第一端,设所述第二衬片115远离所述圆周的一端为所述第二衬片115的第二端。

如图2所示,在一个压握组件110内,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之间设置有第一轴130,所述第一衬片114、第一轴130和第二衬片115配合形成V形张角,使得压握膜120可以从第一衬片114经第一轴130环绕至第二衬片115。所述第一衬片1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衬片115的第一端可以与所述第一轴130直接接触设置,例如所述第一衬片114的第一端、第一轴130和第二衬片115的第一端一体成型,或者是所述第一衬片1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衬片11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130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衬片114的第一端和第二衬片115的第一端之间的形成角为圆角,使得压握膜120可以从第一衬片114平缓的过渡到第二衬片115,降低了第一衬片114到第二衬片115环绕过渡角的尖锐度,避免了压握膜120在环绕过程中的破损率。

于上述结构中,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轴130可以为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衬片114第一端和第二衬片115第一端之间的圆轴,也可以为固定设置的从动的微轴承,进一步提高压握膜120环绕过渡时的流畅度。

压握装置100的压握电机为压握组件110的驱动结构,驱动压握组件110径向运动收缩,达到压握支架200的目的。压握电机与全部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均连接,直接控制全部压握组件110径向运动,使得压握组件110围合的圆周半径减小,进而使得压握腔室的半径减小。如图3所示为压握装置100的压握腔室的半径减小的效果示意图,压握电机通过向压握组件110施加径向作用力,使得全部压握组件110的第一端均向所述圆周的轴心靠拢,使得压握腔室的半径减小。设置于压握腔室内的支架200受到压握组件110的径向作用力收缩,达到压握支架200收缩的目的。

所述压握电机可以直接与所述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固定连接,带动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径向运动,也可以直接与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之间的第一轴130固定连接,带动压握组件110径向运动。所述压握电机也可以为设置于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衬片114的第二端和/或第二衬片115的第二端,沿径向拉伸所述第一衬片114和/或第二衬片115,使得所述第一衬片114和所述第二衬片115径向运动。其他能实现压握电机控制所述压握组件110径向运动的连接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至少四个所述压握组件110沿同一圆轴排布,将至少四个所述压握组件110分为常规压握组件113和端部压握组件。端部压握组件为卷曲膜进出所述压握装置100时所经过的压握组件,可以将压握膜120进入时的端部压握组件110设为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将压握膜120伸出时的端部压握组件设为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和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之间设置拉紧结构150,用于拉紧进入该压握装置100的压握膜120的两端。

将排布于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和所述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之间的压握组件110设为113。每个所述113与相邻的压握组件110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轴140,使得压握膜120可以通过第二轴140从一个压握组件110过渡到相邻的压握组件110。考虑到压握膜120从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进入该压握装置100,依次环绕于每个压握组件110后从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伸出该压握装置100,压握膜120仅需在113与相邻的压握组件110之间过渡,无需在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和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之间直接过渡环绕,因此仅在每个113与相邻的压握组件110之间设置第二轴140,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和所述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之间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二轴140。

所述压握膜120环绕于每个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的外侧贴合,形成全部压握组件110所环绕的压握腔室的包围结构,与压握腔室内的支架200贴合,保护支架200表面的药物涂层均匀不被破坏。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护压握的效果,所述压握膜120可以优选为非粘性、张力大且韧性强的聚合物薄膜,其聚合物材质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等。压握膜120的厚度取值可以为0.1毫米至0.5毫米,使得压握膜120既能承受较大的张紧力,又不影响压握组件110的径向运动。

压握膜120为一整张膜结构,包括起始端和终止端,压握膜120的起始端和终止端均与拉紧结构150连接,由所述拉紧结构150控制所述压握膜120张紧。具体的,所述压握膜120的起始端与所述拉紧结构150的拉紧端连接后,依次环绕第一端部压握组件111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每个113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和第二端部压握组件112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后与拉紧结构150的拉紧端连接,实现压握膜120的环绕贴合和张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压握膜120在相邻压握组件110之间环绕过渡的流畅性,可以优选压握组件110内的第一衬片114与相邻压握组件110的第二衬片115平行设置,以使得常规压握组件113与相邻的压握组件之间的容纳间隙均为平行间隙。压握膜120沿平行间隙一侧的压握组件110的衬片的第一端延伸至该衬片第二端后,经由该间隙空间对应的第二轴140折回所述平行间隙,沿相邻的另一压握组件110的衬片的第二端延伸至该衬片的第一端。优选设置相邻压握组件110之间的平行间隙的取值范围为0.2毫米至1毫米,使得压握膜120可以在平行间隙内运动,且不会增加平行间隙两侧的压握膜120之间的摩擦,也不会增加压握膜120与压握组件110衬片之间的摩擦,提高压握膜120运动的流畅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减少压握膜与衬片之间的摩擦,还可以在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表面涂覆低摩擦涂层,优选是在压握膜与衬片接触的表面涂覆低摩擦涂层,以降低衬片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加压握膜在压握组件中运动的顺畅度。所述低摩擦涂层可以为现有常用的降低摩擦的表面涂层,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较好的控制压握膜120的张紧,优选拉紧所述压握膜120的拉紧结构150为电机,控制电机的转轴与压握膜120的端部连接,通过电机的转轴转动控制压握膜120的张紧与松弛。为使的压握膜120所受张紧力均匀不易拉断,选择拉紧压握膜120的电机数量为两个,设为第一电机151和第二电机152,控制所述第一电机151与所述压握膜120的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52与所述压握膜120的终止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51和所述第二电机152同时施加作用力拉紧电机,使得压握膜120两端受力均匀,能提高压握膜120的张紧力且不易拉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控制拉紧压握膜120的作用力,优选设置贴合于压握膜120的力值传感器153,用于检测压握膜120所受的作用力。力值传感器153与拉紧结构150的控制端连接,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使得所述拉紧结构150根据力值传感器153采集的作用力值,控制施加于压握膜120的作用力的大小。通过力值传感器153采集的作用力值控制拉紧压握膜120的作用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压握控制精度。此外,力值传感器153还可以与压握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根据压握膜120所受作用力,控制压握电机作用于压握组件110的作用力,提高压握组件110与压握膜120的贴合度,进一步提高压握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压握膜120的张紧力有限,一张压握膜120环绕贴合全部压握组件110时,压握膜120的张紧力较小,每次压握程度较小。因此可以优选至少两组压握膜120,每组压握膜120配置一个拉紧结构150和力值传感器153,每组压握膜120负责全部压握组件110中的部分压握组件110,至少两组压握膜120及其配套拉紧结构150和力值传感器153配合环绕全部压握组件110的衬片。每组压握膜120所环绕的压握组件110的数量减少,因此可以承受较大的张紧力,可以增加每次压握操作的比例,简化压握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压握组件110的第一衬片114和第二衬片115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受压握电机控制径向运动,压握支架200,因此优选衬片材质的硬度大于所压握的支架200的材质硬度。衬片材质选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使得压握组件110在长期压握作业中保持较好的耐磨状态和耐热性,延长压握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所述压握装置100的第一衬片114可以选择硬质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合金衬片,以达到较好的压握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支架的直接尺寸不同,所需要压握装置的压握腔室直径尺寸不同,因此选择压握组件的数量也不同。压握装置100中,压握组件110需要沿圆周均匀排布,避免压握支架200时压握不均匀,所述压握装置100中压握组件110的数量为至少四个。若需要压握的支架200为冠脉支架、神经支架等小直径的支架,则可以选择压握组件110的数量较多的压握装置100,例如压握组件110大于6个。若需要压握的支架200为食道支架、主动脉支架等大直径的支架,则可以选择压握组件110的数量较少的压握装置100,例如设置压握组件110的数量为4个至6个。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100,其压握支架200的过程可以包括:将支架200套设在球囊上,将套设在球囊上的支架200放置到压握装置100的压握腔室内。加热所述压握装置100至预设温度,控制拉紧结构150向压握膜120施加作用力控制压握膜120张紧。控制压握电机施加压握组件110的压握力,使得支架200径向缩小一定比例。并控制压握膜120的张紧力并保持预设时段。调整压握电机的压握力,控制支架200依次径向缩小一定比例。对球囊施加一定气压,并控制压握膜120的张紧力保持预设时段。继续控制支架200径向缩小直至目标比例,降低压握膜120的张紧力,释放球囊气压,取出支架200,即可获得压握后的合格的支架。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包括在圆周上沿周向倾斜设置的至少四个压握组件,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之间设置有传动压握膜的第一轴,形成V形张角。压握组件之间设置传动压握膜的第二轴,压握膜的两端均与拉紧结构连接,依次环绕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外侧。压握电机与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均连接,控制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均径向收缩压握,这样,即可达到均匀压握支架提高压握支架合格率的技术效果。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压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压握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其压握过程主要包括:

步骤401、将支架套设在球囊上,放置于所述压握组件内。

需要对支架进行压握操作时,将原始状态的支架套设在球囊上,并将套设在球囊上的支架放置于所述压握组件的压握腔室内。还可以先控制拉紧结构施加所述压握膜一定的预紧力,以控制所述压握膜张紧,避免产生褶皱。

步骤402、加热所述压握装置至第一温度,控制所述压握装置的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一比例。

将内置支架的压握装置加热,加热至第一温度,对所述支架施加压握操作。支架为高分子聚合物,因此可以设置所述第一温度可以为玻璃化温度,即为高分子聚合物由高弹性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指无定型聚合物由玻璃态向高弹态或者由高弹态向玻璃台的转变温度,是无定型聚合物大分子链段自由运动的最低温度,常用Tg表示。针对不同高分子聚合物支架,所述第一温度可以取对应该高分子聚合物支架的玻璃化温度。加热至支架对应的玻璃化温度,可以控制支架在状态转换温度进行径向收缩。加热到第一温度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电加热、吹热风或者红外线热辐射等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控装置的控制端可以均与计算机连接,由计算机内预设的控制程序控制电控装置的操作。计算机控制所述压握装置的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一比例。可以根据压握电机的作用力与所述压握组件的所受作用力时产生力矩的对应关系,以及支架径向缩小第一比例对应所述压握组件的径向作用力矩,计算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的第一作用力,并控制压握电机施加该第一作用力于压握组件上。

步骤403、控制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并保持第一时段。

依据上述步骤控制所述支架缩小第一比例后,控制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并保持第一时段。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力值传感器采集的作用力值选择对应输出的作用力值,以使压握膜更好的贴合压握组件的衬片进行支架压握作用。

步骤404、控制所述压握装置的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二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二比例。

控制所述压握装置的压握电机调整输出作用力的大小,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二作用力,以使得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二比例。所述第二作用力的选择可以根据与第二比例的对应关系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405、控制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并保持第二时段。

依据上述步骤控制所述支架缩小第二比例后,控制拉紧结构拉紧所述压握膜,并将作用于压握膜的张紧力保持第二时段。

步骤406、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将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一预设值,释放球囊气压,取出所述支架。

依据上述步骤使得所述支架依次径向缩小第一比例和第二比例后,进行支架取出操作。先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将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一预设值,并释放施加于球囊的气压,将压握后的支架取出,即为完成了支架的压握操作。第一预设值为小于第二作用力的值,可以取零,或者是等于第一预紧力的值。控制压握结束后的作用力降低至预紧力水平,可以有效防止作用力直接卸载时导致压握膜发生弹性形变损伤支架。优选地,可以控制所述压握电机施加的作用力以第一速度卸载作用力直至作用力卸载至零,所述第一速度可以为0.1N/S至1N/S。其他能控制支架无损取出的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如图5所示为应用上述压握方法压握的支架压握前展开面与压握后展开面的对比示意图,支架压握后均匀缩小。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应用的压握装置包括沿同一圆周排布的至少四个压握组件,在圆周上沿轴向倾斜设置,由压握电机控制全部压握组件径向收缩进行支架压握。将支架套设在球囊上放置进压握组件,加热至玻璃化温度附近,通过调整压握电机施加于压握组件的作用力,控制支架依次径向缩小一定比例,直至达到目标缩小比例,即为完成支架压握。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控制支架均匀压握,提高了支架压握的合格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另一种压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选择压握装置内的压握膜的数量为一套,一套压握膜经由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的第二端的外侧进入,依次贴合于所述第一端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的第一端和第二衬片后,经由第二轴折回相邻的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的第二端,依次环绕穿过多个常规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后达到第二端部压握组件后伸出,与拉紧结构连接,即可包裹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本实施例的压握方法应用于单套压握膜的压握装置,压握膜的承受力相对均匀较小,适用于预压后再终压的两步压握法。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601、将支架放置于所述压握组件内。

将单套压握膜包裹压握装置的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将支架放置于所述压握装置内的全部压握组件围合的压握腔室内。控制拉紧结构施加作用于压握膜一定的预紧力,使压握膜张紧,防止压握膜折叠导致支架表面涂层的褶皱。

步骤602、加热所述压握装置至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三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三比例。

将放置支架后的压握装置加热至第二温度,控制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三作用力,以控制第二温度环境下,支架径向缩小。具体的,可以先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10%-30%。调整所述压握电机调整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依次径向缩小20%-40%和10%-30%。

步骤603、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将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二预设值,取出所述支架。

依据上述步骤控制所述支架依次径向缩小至目标比例后,进行支架取出操作。调整所述压握电机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二预设值,取出所述支架。所述第二预设值可以为小于压握过程中的作用力数值,也可以取零。优选将所述第二预设值为压握操作开始时的预紧力,放置压握膜弹性形变损坏支架。

步骤604、将支架套设在球囊上,放置于所述压握组件内。

依据上述步骤完成支架的预压过程,继续执行支架的终压操作。将支架套设在球囊上后,放置进压握装置的压握组件内。

步骤605、加热所述压握装置至第一温度,控制所述压握装置的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一比例。

依据上述步骤转配好压握装置后,将所述压握装置加热到第一温度,以控制支架在该第一温度环境下径向收缩。所述第一温度可以优选为支架对应的玻璃化温度。控制所述压握装置的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一比例。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10%-30%。

步骤606、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第二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二比例。

调整所述压握电机输出的作用力值,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电机施加第二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第二比例。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控制所述压握电机调整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的大小,以控制所述支架依次径向缩小:30%-60%和5%-20%。

步骤607、控制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并保持第二时段。

依据上述步骤控制所述支架缩小相应比例后,控制拉紧结构施加于压握膜的张紧力,保持第二时段,使得所述支架稳定在当前比例。

步骤608、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将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一预设值,释放球囊气压,取出所述支架。

依据上述步骤完成压握支架的预压操作和终压操作后,执行支架的取出操作。调整压握电机施加于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一预设值,释放球囊气压,取出所述支架。取出支架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所应用的压握装置仅应用一套压握膜包裹全部压握组件的压握片,通过预压后再终压的两步压握操作完成所述支架的压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见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所应用的另一种压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选择压握装置内的压握膜的数量为至少两套,至少两套压握膜配合环绕贴合于该压握装置的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每套压握膜环绕贴合部分压握衬片,至少两套压握膜组合环绕贴合全部压握组件的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本实施例的每套压握膜仅包裹部分压握组件,使得压握膜可以承受较大的张紧力,因此可以采用直接压握的单步压握法实现支架压握。

步骤701、将支架套设在球囊上,放置于所述压握组件内。

直接将直接套设在球囊上,放置于所述压握组件内。加热压握组件至玻璃化温度,控制拉紧结构向压握膜施加一定预紧力,以使压握膜张紧防止褶皱。压握装置与支架的具体装配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装配过程,不再赘述。

步骤702、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10%-30%。

依据上述步骤装配好压握装置后,控制压握电机向所述压握组件施加作用力,达到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10%-30%的目的。

步骤703、控制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并保持第一时段。

计算机控制拉紧结构向所述压握膜施加一定张紧力,并维持第一时段,以使所述支架稳定在当前比例。

步骤704、控制所述压握电机调整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支架依次径向缩小30%-60%和5%-20%。

调整所述压握电机施加于压握组件的作用力,先控制所述支架径向缩小30%-60%。再调整所述压握电机输出的作用力,控制支架再径向缩小5%-20%。

步骤705、控制所述拉紧结构施加于所述压握膜的张紧力并保持第二时段。

再控制拉紧结构施加压握膜的张紧力控制压握膜张紧,并保持第二时段,以使所述支架稳定在当前缩小比例。

步骤706、控制所述压握电机将施加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一预设值,释放球囊气压,取出所述支架。

依据上述步骤完成支架的主要压握操作后,控制所述压握电机作用于所述压握组件的作用力降低至第一预设值,逐步释放压握组件防止压握膜卷曲变形。释放球囊气压,取出支架。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所应用的压握装置应用多套膜配合包裹全部压握组件的压握片,每套压握膜承受作用力较大,可以直接一步压握控制支架径向收缩至目标比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握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握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