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152发布日期:2019-04-03 00:47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均需插入气管套管以辅助呼吸。管芯是气管套管组成部件之一,主要用于为气管套管外管进行引导,当气管套管外管就位后需拔出管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使患者的呼吸畅通,以便排除分泌物。现有技术中管芯的插入端通常为实心锥头结构,这样一旦气管套管外管就位后必须立即拔出管芯,否则会增加患者在未抽取管芯时的窒息感,引起患者不适,增加患者的创伤和风险;同时由于管芯需要立即拔出,极大地减少了医生测探气管切开位置的时间,很难保证插管操作的精准性,增加了插管难度,往往需要多次插管操作进行调整,增加了手术时间。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在插管过程中保证患者呼吸畅通,既可避免患者产生窒息感,又可为医生提供足够的测探时间,提高插管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的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能够在插管过程中保证患者呼吸畅通,既可避免患者产生窒息感,又可为医生提供足够的测探时间,提高插管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包括管芯本体,所述管芯本体一端设置有引导锥头,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所述引导锥头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贯通的通气槽,所述管芯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呼吸量的调节板组件,所述调节板组件位于握持部下方,调节板组件包括固定于管芯本体上的调节板I和位于调节板I上方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管芯本体上的调节板II,所述调节板II与握持部底部之间留有间隔空间,所述调节板I和调节板II上分别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引导锥头外壁上设置有四个通气槽,各通气槽沿引导锥头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I和调节板II均为圆形板,调节板I和调节板II的中心分别设有供管芯本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调节板I的安装孔与管芯本体周向固定连接,调节板II的安装孔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管芯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I和调节板II的直径大于气管套管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I和调节板II上均设有两个通气孔,各调节板上两个通气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通气孔为扇形孔,该扇形孔的面积小于调节板面积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通过在引导锥头设置通气槽以及在管芯本体上设置调节板组件,调节板组件包括固定于管芯本体上的调节板I和位于调节板I上方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管芯本体上的调节板II,调节板I和调节板II上分别设有通气孔,使气管套管在管芯本体引导下插入患者气管切开位置后,无需立即拔出管芯本体,可利用通气槽及通气孔保持空气流通,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既可避免患者产生窒息感,又可为医生提供足够的测探时间,提高插管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通过转动调节板II,使调节板II上通气孔与调节板I上通气孔之间的位置形成半错开或完全错开,错开角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从而实现呼吸量可调,可根据患者所需呼吸量进行自由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呼吸量可调的气管套管管芯构造,包括管芯本体1,所述管芯本体1一端设置有引导锥头2,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3,所述引导锥头2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贯通的通气槽4,所述管芯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呼吸量的调节板组件,所述调节板组件位于握持部3下方,调节板组件包括固定于管芯本体1上的调节板I5和位于调节板I5上方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管芯本体1上的调节板II6,所述调节板II6与握持部3底部之间留有间隔空间,以利于空气流通,所述调节板I5和调节板II6上分别设有通气孔(调节板I的通气孔5a、调节板II的通气孔6a),使气管套管在管芯本体1引导下插入患者气管切开位置后,无需立即拔出管芯本体1,可利用通气槽4及通气孔(调节板I的通气孔5a、调节板II的通气孔6a)保持空气流通,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既可避免患者产生窒息感,又可为医生提供足够的测探时间,提高插管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通过转动调节板II6,使调节板II6上通气孔6a与调节板I5上通气孔5a之间的位置形成半错开或完全错开,错开角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从而实现呼吸量可调,可根据患者所需呼吸量进行自由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锥头2外壁上设置有四个通气槽4,各通气槽4沿引导锥头2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以保证具有足够的通气量,供患者呼吸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I5和调节板II6均为圆形板,调节板I5和调节板II6的中心分别设有供管芯本体1穿过的安装孔(调节板I的安装孔5b、调节板II的安装孔6b),所述调节板I的安装孔5b与管芯本体1周向固定连接,调节板II的安装孔6b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管芯本体1上,本实施例的调节板I的安装孔5b与管芯本体1同时也轴向固定连接,在可实现通气的同时,也可对管芯本体1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I5和调节板II6的直径大于气管套管的外径,使其能够在保证通气的同时,对管芯本体1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I5和调节板II6上均设有两个通气孔(调节板I的通气孔5a、调节板II的通气孔6a),各调节板上两个通气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通气孔(调节板I的通气孔5a、调节板II的通气孔6a)为扇形孔,该扇形孔的面积小于调节板面积的四分之一,使其具有足够的空气流通空间,以保证患者具有足够的呼吸量,同时能够增加调节范围,便于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