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糖型银蓝通络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3232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配制品,进一步来说,涉及以银杏叶和绞股蓝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

技术背景

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症候分析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滞;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常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淤,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国内研制了很多治疗气虚血瘀证的药物,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药物主要有黄氏丹参滴丸、强心通脉颗粒、龙牙冠心康胶囊。除了化学合成的还有中草药制剂,尤其是近年来,中药剂型得到飞速发展,如今不仅有传统的丸、散、丹、膏等剂型,还有胶囊、注射、袋泡、口服液、软胶囊等剂型。但现有的治疗气虚血瘀证疾病的中成药多为滴丸和胶囊,诸如cn102319401b公开了一种用于益气活血、健脾通络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为片剂或胶囊剂等,其是由黄芪、丹参、肉苁蓉、郁金、川芎、山楂、黄精、白果、大黄、地龙共十味中药按一定配比制备而成。该药具有益气活血、健脾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属气虚血瘀证的辅助治疗。cn102600360a公开了一种对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疾病的中药制剂,该药物为口服液或胶囊剂等,其是由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沙参、百合、玉竹、泽兰、红花、五加皮、水蛭、半夏组成。该药具有益气活血,使人体内部气血平衡,用于稳定期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cn102416035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药物在制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其是由黄芪、全蝎、蜈蚣、丹参、桃仁按照一定配比组成。该药物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剂型是胶囊、颗粒、片剂、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银蓝通络口服液是桂林红会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品种,以银杏叶、绞股蓝为主药。银杏叶主要含有的活性成分是黄酮醇苷和萜内酯,活性成分中银杏黄酮在银杏叶中以苷的形式为主要形式存在,银杏黄酮醇苷作用是增加脑血管流量,保护脑细胞,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绞痛及心肌梗塞,防止血栓形成。用于对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但是该口服液因蜂蜜含有过多糖类成分,因此不适合高血糖患者服用,而蜂蜜在该制剂中并未表现出明确疗效,患者会出现血糖增高的现象;并且口服液口服量大,患者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吸收慢,显效慢,同时药物的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

现有技术的这些中草药剂型制造麻烦,患者用后与副作用。因此,人们仍在不断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中草药剂型,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给临床提供多品种的速效、高效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糖型银蓝通络软胶囊,以改良银蓝通络口服液性能,增加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中草药品种,使请具有更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无糖型银蓝通络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使其能够规模生产,为广大患者服务。

发明人提供的无糖型银蓝通络软胶囊是由囊化液和囊壳两部分构成,其中囊化液是由按重量份计的银杏叶80~120、绞股蓝130~180的提取物与分散剂大豆油、助悬剂蜂蜡及表面活性剂大豆磷脂配制而成的,其中上述中药提取物与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分别为1~2∶3~5∶0.05~0.2∶0.1~0.3;囊壳是由按重量份计的明胶0.9~1.1、甘油0.15~0.35、水0.8~1.2配制而成。

提取物含有天然活性黄酮及苦内酯等多种成份,具有溶解胆固醇、扩张血管的作用,对改善眩晕、耳鸣、头痛、等有明显效果,对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助性防治。绞股蓝具有消除疲劳、延缓衰老等功效,适用于心脑血管病、胃溃疡等症状。

发明人提供的无糖型银蓝通络软胶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物的制备:

按照比例取银杏叶与绞股蓝两味药物,加水浸提两次,滤过,合并滤液,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加乙醇至药液醇浓度为50%~80%,放置后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备用;

(2)加辅料:

按比例加入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后作为囊化液送至填充机上部的储液罐中;

(3)溶胶:

按囊壳成分的重量比例称取明胶粒放入真空溶胶罐中,加入冷蒸馏水浸泡使明胶溶胀,加热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搅拌下按比例加入甘油,混匀,直道达到所需要的粘度;

(4)注胶:

将达到规定粘度的胶液转入悬挂在胶囊填充机上的保温明胶罐中,用聚乙烯软管送入填充机一侧;

(5)制囊材:

明胶溶液成薄层状流过填充机后面的明胶膜成型滚筒表面,同时用冷风固化制成明胶膜;

(6)制胶囊:

采用自动旋转扎囊机生产,在电动机带动下自动连续运转,囊化液经储液罐由导管流入楔形注入器,由相反方向两侧送料轴传送过来的软明胶膜,相对地进入两个轮状模具的夹缝处;此时囊化液借填充泵的推动定量注入两明胶膜之间,由于旋转的轮模连续转动,将明胶膜与囊化液压入两模凹槽中,使胶膜成两个半球形将囊化液包裹形成球形囊状物。

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加水浸提是加入药材重量8~20倍的水,在90~100℃的情况下进行的,两次浸提时间为第一次2~3h,第二次1~2h;所述放置时间为1~2天。

上述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搅拌时间为35~50min。

上述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浸泡时间为5~15min。

本发明的无糖型银蓝通络软胶囊为银蓝通络口服液的改良剂型,其主要药用成分与银蓝通络口服液相比无明显变化,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效果,具有益气,安神,降血压之功效;由于本软胶囊不使用蜂蜜,避免了患者血糖增高的现象。本发明的软胶囊还具有高效、速效、长效、毒性小、无不良反应、用量小、稳定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治疗头晕,心悸,疲劳等属气虚血瘀证者等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口服给药的无糖型中药银蓝通络软胶囊

该软胶囊由囊化液和囊壳两部分构成,其中囊化液是由按重量份计的银杏叶100g、绞股蓝150g的提取物与分散剂大豆油、助悬剂蜂蜡及表面活性剂大豆磷脂构成。其中上述中药提取物与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为1~2∶3~5∶0.05~0.2∶0.1~0.3;囊壳是由按重量份计的明胶0.9~1.1、甘油0.15~0.35、水0.8~1.2制成。制法是:

(1)提取物的制备:取上述两味药物,加8~10倍水在90~100℃的情况下浸提两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加乙醇使药液醇浓度为40%~60%,放置1~2天,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备用;

(2)辅料:按比例加入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在搅拌机中搅拌35~50min,充分混合均匀后作为囊化液送至填充机上部的储液罐中;

(3)溶胶:称取一定量的明胶粒放入真空溶胶罐中,加入适量冷蒸馏水,经5~15min浸泡使明胶溶胀,加热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搅拌下加入适量的甘油,混匀,直道达到所需要的粘度;

(4)注胶:将达到规定粘度的胶液转入悬挂在胶囊填充机上的保温明胶罐中,用聚乙烯软管送入填充机一侧;

(5)制囊材:明胶溶液成薄层状流过填充机后面的明胶膜成型滚筒表面,同时用冷风固化制成明胶膜;

(6)制胶囊:采用自动旋转扎囊机生产,在电动机带动下自动连续运转,囊化液经储液罐由导管流入楔形注入器,由相反方向两侧送料轴传送过来的软明胶膜,相对的进入两个轮状模具的夹缝处,此时囊化液借填充泵的推动定量注入两明胶膜之间,由于旋转的轮模连续转动,将明胶膜与囊化液压入两模的凹槽中,使胶膜成两个半球形将囊化液包裹形成符合规格的球形囊状物。

实施例2:一种口服给药的无糖型中药银蓝通络软胶囊

该软胶囊由囊化液和囊壳两部分构成,其中囊化液是由按重量份计的银杏叶102g、绞股蓝153g的提取物与分散剂大豆油、助悬剂蜂蜡及表面活性剂大豆磷脂构成。其中上述中药提取物与大豆油、蜂蜡及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例为1~2∶3~5∶0.05~0.2∶0.1~0.3;囊壳是由按重量份计的明胶0.9~1.1、甘油0.15~0.35、水0.8~1.2制成。制法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