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053发布日期:2018-06-22 23:3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引流是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重要方法,现有的穿刺引流是用普通的一次性引流管进行引流,使用这种普通的引流管往往不能除尽血肿内的积血,而且头皮血肿在穿刺引流后还有复发的可能。对于残留的或复发的血肿的内积血若进行多次穿刺引流则容易引起患儿家长的担心和对医生治疗方式的疑虑从而引发医患纠纷,而若对残留和复发的头皮血肿进行保守处理,则血肿有一定几率钙化导致头颅畸形。此外,新生儿头皮血肿中有一些是双侧头皮血肿,目前尚无双接头的头皮血肿引流装置,而只能使用两套引流装置进行治疗,增加了患儿的医疗费,且进行持续性引流时,同时用两套引流装置,患儿家长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替代现有的普通引流管以提升引流效果;对残留或复发的血肿能进行持续引流而无需反复穿刺;使双侧头皮血肿患儿仅需一套引流装置,便于患儿家长携带也减轻了患儿的医疗费用负担。

基于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包括依次相接的可持续补偿负压装置、压力管、转接头、引流管。

进一步的,使用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作为可持续补偿负压装置。

进一步的,使用三通接头作为转接头,引流管的数量则为2根。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接压力管,另两个接口则分别接引流管。

进一步的,使用阀门式三通接头作为转接头。

进一步的,用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连接三通接头和引流管。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的针头端接引流管,活塞筒端则接三通接头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用引流管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使用软胃管作为引流管。

进一步的,以6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

进一步的,以8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

进一步的,当用三通接头连接2根软胃管治疗双侧头皮血肿患儿时,其中一根为6号软胃管,另一个根为8号软胃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以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接引流管,通过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使引流管内一直有负压,对血肿内的积血抽吸效果更好;

2.通过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使引流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对于残留或复发的血肿能进行持续引流而无需反复进行穿刺引流;

3.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两根引流管,使双侧头皮血肿患儿仅需一套引流装置,便于患儿家长携带也节省了患儿的医疗费用;

4.以透明材质制作引流管,方便观察各引流管内引流进行情况;

5.使用6号软胃管或8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当引流管与三通接头接口不匹配时,用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连接三通接头和引流管,整套引流装置的制作材料常见易得,成本低,制作简单;

6.当双侧头皮血肿患儿的两侧血肿肿块往往不一样大,用三通接头分别接一根6号软胃管和一根8号软胃管,用6号软胃管对较小肿块进行引流,用8号软胃管对较大的肿块进行引流,使得治疗过程更有针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新生儿双侧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用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连接三通接头和引流管的示意图;

以上图1-3中,1为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2为压力管、3为调节阀、4为转接头、4-1为三通接头、5为引流管、6为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包括依次相接的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1、压力管2、转接头4、引流管5,调节阀3套接在压力管2上以调节压力管2内的负压,引流管5则使用6号软胃管或8号软胃管,这种材料常见易得,且为透明的,易于观察引流进行的情况,便于进行对引流过程进行调控。

使用该引流装置进行治疗时,首先选择患儿头皮血肿波动感最明显且部位最低处为穿刺点,对穿刺部位进行备皮、消毒后,使用50ml注射器与头皮呈30度角潜行穿刺血肿,抽出血肿内积血;使用血管钳扩大穿刺孔;留置引流管5于血肿腔内,并用丝线固定引流管5;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穿刺部,并用头套固定无菌纱布。

开启压力管2上的调节阀3并调节好负压大小,使引流管5内产生持续负压将血肿内的积血抽出。根据治疗过程的情况,使用调节阀3停止或开启负压引流进程,或增大/减小引流管5内的负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治疗新生儿双侧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阀门式三通接头4-1作为转接头,三通接头4-1的一个接口接压力管2,另两个接口则分别接引流管5。

如图3所示,若三通接头4-1的接口与引流管5不匹配,则将注射器的针筒剪去尾部,用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6的活塞筒端与三通接头4-1的接口连接,另一端的针头端则接引流管5。

此外,在实践中,双侧头皮血肿患儿的两侧血肿肿块往往不会一样大,用三通接头4-1分别接一根6号软胃管和一根8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5。使用时,用6号软胃管对较小肿块进行引流,用8号软胃管对较大的肿块进行引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