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4220发布日期:2018-07-13 11:4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贴,具体为一种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每次提到痛经就会让很多女性皱起眉头,经期本身身体就虚弱,若是伴随着痛经,那就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如何治疗痛经是女性最关心的话题。

痛经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药物止痛,也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治疗痛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优选的是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从根本上止痛,但是服用药物仅仅是止痛,并未从根本上对身体进行调理,且吃药止痛会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痛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痛经的问题。

因此,如何对痛经贴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点又能具有一定的优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加速药物传递,通过红外理疗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充分直接发挥药效,让经期来临时痛经的女性能够尽快得到治愈的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及其制作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包括粘贴层、防粘离型纸、药效层以及背衬层,所述药效层置于防粘离型纸和背衬层之间,在药效层的中间位置为破瘀活血、调经止痛的原料药,所述原料药包括促进子宫局部微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香附、续断、红花、怀牛膝、川芎、益母草、吴茱萸、莪术以及芫花,所述原料药中还混合有促进药物传递的甘油、柠檬精油,在药效层与背衬层之间还平铺有对远红外光波具有良好响应能力的石墨烯膜层,所述石墨烯膜层释放出的远红外线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作为改进,所述原料药包括以下重量份:香附3-8重量份、续断3-8重量份、红花2-7重量份、怀牛膝0.5-1重量份、川芎1-4重量份、益母草3-8重量份、吴茱萸1-4重量份、莪术0.2-0.8重量份以及芫花0.2-0.8重量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药包括以下重量份:香附5重量份、续断5重量份、红花4重量份、怀牛膝0.8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5重量份以及芫花0.5重量份。

优选的,石墨烯膜层释放出的远红外线的波长为6-14微米。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石墨烯治疗痛经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安配方量称取原料药如下:香附5重量份、续断5重量份、红花4重量份、怀牛膝0.8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5重量份以及芫花0.5重量份;

s2,将上述原料药充分研磨过筛,加入高纯水10重量份,充分溶解,真空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原料药溶液;

s3,将s2中的原料药溶液加入甘油5重量份、柠檬精油3重量份,80摄氏度炮制,24小时后,得到原料药膏;

s4,将石墨烯膜层通过气相沉积法沉积于背衬层的表面,得到石墨烯膜层修饰的背衬层,沉积层数为2-4层;

s5,将s3中的原料药膏均匀的涂抹于s4中石墨烯膜层修饰后的背衬层的上表面;

s6,静置、干燥30分钟,将防粘离型纸铺盖于原料药层的表面,盖上粘贴层,得到石墨烯治疗痛经贴。

优选的,s2中搅拌温度为65摄氏度,搅拌时间为36小时。

优选的,s4中石墨烯膜层的沉积层数为3层。

其中,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辛、微苦、微甘,平,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

续断,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喜较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忌高温,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

怀牛膝,苋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园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故称牛膝,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茎有稜角,几无毛,节部膝状膨大,有分枝,煎剂在人体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进入机体后有轻微的止痛作用。

川芎,栽培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

吴茱萸,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叶有小叶5-11片,小叶薄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8厘米,宽3-7厘米,叶轴下部的较小,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莪术,株高约1米,根茎圆柱形,肉质,具樟脑般香味,淡黄色或白色,根细长或末端膨大成块根,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块根称“绿丝郁金”,有行气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

芫花,瑞香属落叶灌木,高0.3-1米,多分枝;树皮褐色,无毛;小枝圆柱形,细瘦,干燥后多具皱纹,幼枝黄绿色或紫褐色,密被淡黄色丝状柔毛,老枝紫褐色或紫红色,无毛,芫花的花蕾药用,苦、辛,寒,有毒,为治水肿和祛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治疗痛经贴,通过采用香附、续断、红花、怀牛膝、川芎、益母草、吴茱萸、莪术以及芫花为原料,将原料药研磨成粉,制成贴剂,在背衬层与药效层之间沉积有石墨烯膜层,石墨烯膜层通过吸收人体辐射的热量,释放出的远红外线令皮下深层的血流速度加快,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同时,辐射出的热量能够促进原料药的传递,加速药物的运输,原料药透过人体之气血经络中心神阙穴,进入体内,使得原料药能够尽快的被吸收,原料药进入机体皮下组织后,会加速传递,促进药物的药效释放,作用于病灶宫腔,发挥其通畅气血之功效,使得经期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将原料药制备成贴剂,敷于所需的皮肤、穴位,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处发挥作用,通过穴位使得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以调节气血阴阳,另一方面,药物具有发散、走窜的性质,经皮肤吸收发挥其作用,药力更专且疗效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制备方案实施例1:

配方:

香附5重量份、续断5重量份、红花4重量份、怀牛膝0.8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5重量份以及芫花0.5重量份。

制备工艺:

s1,安配方量称取原料药如下:香附5重量份、续断5重量份、红花4重量份、怀牛膝0.8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5重量份以及芫花0.5重量份;

s2,将上述原料药充分研磨过筛,加入高纯水10重量份,充分溶解,真空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原料药溶液;

s3,将s2中的原料药溶液加入甘油5重量份、柠檬精油3重量份,80摄氏度炮制,24小时后,得到原料药膏;

s4,将石墨烯膜层通过气相沉积法沉积于背衬层的表面,得到石墨烯膜层修饰的背衬层,沉积层数为2-4层;

s5,将s3中的原料药膏均匀的涂抹于s4中石墨烯膜层修饰后的背衬层的上表面;

s6,静置、干燥30分钟,将防粘离型纸铺盖于原料药层的表面,盖上粘贴层,得到石墨烯治疗痛经贴。

制备方案实施例2:

配方:

香附3重量份、续断3重量份、红花2重量份、怀牛膝0.5重量份、川芎1重量份、益母草3重量份、吴茱萸1重量份、莪术0.2重量份以及芫花0.2重量份。

制备工艺:

s1,安配方量称取原料药如下:香附3重量份、续断3重量份、红花2重量份、怀牛膝0.5重量份、川芎1重量份、益母草3重量份、吴茱萸1重量份、莪术0.2重量份以及芫花0.2重量份;

s2,将上述原料药充分研磨过筛,加入高纯水10重量份,充分溶解,真空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原料药溶液;

s3,将s2中的原料药溶液加入甘油5重量份、柠檬精油3重量份,80摄氏度炮制,24小时后,得到原料药膏;

s4,将石墨烯膜层通过气相沉积法沉积于背衬层的表面,得到石墨烯膜层修饰的背衬层,沉积层数为2-4层;

s5,将s3中的原料药膏均匀的涂抹于s4中石墨烯膜层修饰后的背衬层的上表面;

s6,静置、干燥30分钟,将防粘离型纸铺盖于原料药层的表面,盖上粘贴层,得到石墨烯治疗痛经贴。

制备方案实施例3:

配方:

香附8重量份、续断8重量份、红花7重量份、怀牛膝1重量份、川芎4重量份、益母草8重量份、吴茱萸4重量份、莪术0.8重量份以及芫花0.8重量份。

制备工艺:

s1,安配方量称取原料药如下:香附8重量份、续断8重量份、红花7重量份、怀牛膝1重量份、川芎4重量份、益母草8重量份、吴茱萸4重量份、莪术0.8重量份以及芫花0.8重量份;

s2,将上述原料药充分研磨过筛,加入高纯水10重量份,充分溶解,真空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原料药溶液;

s3,将s2中的原料药溶液加入甘油5重量份、柠檬精油3重量份,80摄氏度炮制,24小时后,得到原料药膏;

s4,将石墨烯膜层通过气相沉积法沉积于背衬层的表面,得到石墨烯膜层修饰的背衬层,沉积层数为2-4层;

s5,将s3中的原料药膏均匀的涂抹于s4中石墨烯膜层修饰后的背衬层的上表面;

s6,静置、干燥30分钟,将防粘离型纸铺盖于原料药层的表面,盖上粘贴层,得到石墨烯治疗痛经贴。

制备方案实施例4:

配方:

香附4重量份、续断4重量份、红花3重量份、怀牛膝0.6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4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4重量份以及芫花0.4重量份。

制备工艺:

s1,安配方量称取原料药如下:香附4重量份、续断4重量份、红花3重量份、怀牛膝0.6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4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4重量份以及芫花0.4重量份;

s2,将上述原料药充分研磨过筛,加入高纯水10重量份,充分溶解,真空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原料药溶液;

s3,将s2中的原料药溶液加入甘油5重量份、柠檬精油3重量份,80摄氏度炮制,24小时后,得到原料药膏;

s4,将石墨烯膜层通过气相沉积法沉积于背衬层的表面,得到石墨烯膜层修饰的背衬层,沉积层数为2-4层;

s5,将s3中的原料药膏均匀的涂抹于s4中石墨烯膜层修饰后的背衬层的上表面;

s6,静置、干燥30分钟,将防粘离型纸铺盖于原料药层的表面,盖上粘贴层,得到石墨烯治疗痛经贴。

试验例1:

以本发明的制备方案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治疗痛经贴为试验对象,使用方法为:贴在患者的疼痛部位,每24小时更换一次新的石墨烯治疗痛经帖。

对于表1出示的每一种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均选取10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0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0-50岁,痛经程度vas评分参照中国行为医学科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指定。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评价痛经程度,取最疼点记录。

疼痛评分标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vas评分为0;

显效:vas评分减少大于等于1/2;

有效;vas评分减少大于等于1/4,小于1/2;

无效:vas评分减少不足1/4或加重。

表1:试验例

其中,特效是指:经治疗后,疼痛消失,vas评分为0。

有效是指:有轻微的疼痛或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vas评分减少大于等于1/4。

无效是指:用药2个月后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vas评分减少不足1/4或加重。

从表1可以看出,制备方案实施例1-4所得到的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在治疗痛经方面特效率较高,具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例如:

张某某,女,42岁,月经来时长时间疼痛,难以忍受,该药贴两个月后疼痛消失。

范某某,女,32岁,经诊断为轻型患者,经使用该药贴两周后,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试验例2

本试验例用于考察不包含石墨烯膜层的的普通痛经帖的实验效果。

配方以及其他工艺参数均与制备方法实施例1工艺参数相同,仅改变s4和s5的制备步骤,具体为:

配方:

香附5重量份、续断5重量份、红花4重量份、怀牛膝0.8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5重量份以及芫花0.5重量份。

制备工艺:

s1,安配方量称取原料药如下:香附5重量份、续断5重量份、红花4重量份、怀牛膝0.8重量份、川芎2重量份、益母草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0.5重量份以及芫花0.5重量份;

s2,将上述原料药充分研磨过筛,加入高纯水10重量份,充分溶解,真空搅拌,其中搅拌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时间为24-48小时,得到原料药溶液;

s3,将s2中的原料药溶液加入甘油5重量份、柠檬精油3重量份,80摄氏度炮制,24小时后,得到原料药膏;

s4,将s3中的原料药膏均匀的涂抹于背衬层的上表面;

s5,静置、干燥30分钟,将防粘离型纸铺盖于原料药层的表面,盖上粘贴层,得到不包含石墨烯膜层的普通治疗痛经贴。

以上述的制备方案制备得到的痛经贴为试验对象,使用方法为:贴在轻型患者的患病部位,每24小时更换一次新的痛经帖。

对于表2出示的每一种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均选取10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0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0-50岁,痛经程度vas评分参照中国行为医学科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指定。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评价痛经程度,取最疼点记录治疗时间和治疗情况如表2所示:

表2:试验例

从表2可以看出包含石墨烯膜层的石墨烯治疗痛经贴相对普通的痛经贴能够更好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药物传递,充分发挥药效,治愈疼痛。

试验例3

本试验例用于考察石墨烯治疗痛经贴与艾附暖宫丸的对比实验效果。

目前在《中国药典》中收载有艾附暖宫丸(《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

【处方与制法】艾叶(炭)120g,香附(醋制)240g,吴茱萸(制)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黄芪(蜜炙)80g,续断60g,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以上述的制备方案制备得到的艾附暖宫丸和制备方案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治疗痛经贴为试验对象,使用方法为:将艾附暖宫丸冲水口服,每24小时口服一次,将石墨烯痛经贴在经期来临时女性患者的疼痛部位皮肤上方,每24小时更换一次新的石墨烯治疗痛经帖。

对于表3出示的艾附暖宫丸和石墨烯治疗痛经贴,均选取10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0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0-50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治疗时间和治疗情况如表3所示:

表3:试验例

由表3可以看出,石墨烯治疗痛经贴敷于所需的皮肤、穴位,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处发挥作用,通过穴位使得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以调节气血阴阳,药物具有发散、走窜的性质,经皮肤吸收发挥其作用,贴剂相对于其他剂型,药力更专且疗效明确,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处发挥作用,能够带来更好的治愈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