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3506发布日期:2018-06-30 05:2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足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经常进行按摩,以便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机能,医护人员在护理病人时,一般会先从足部进行,由于足部穴位较多,因此足部按摩比较重要,如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然而人工按摩劳动强度高,而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足部护理装置,该足部护理装置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可上下移动的按摩块,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脚部放置区,脚部放置区的内壁上设有能将脚部放置区覆盖的按摩层;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顶部开口的中药盒,中药盒的内壁中电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回收盒,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回收盒内腔连通的漏水孔。

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油缸,下油缸伸缩杆的上端部均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上油缸,所述按摩块均固接在上油缸伸缩杆的端部。

所述按摩块的上表面为球形。

所述按摩层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凸起。

所述中药盒的开口部卡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回收盒的底壁由高到低倾斜设置,回收盒底壁的最低处设有出水口。

所述底座侧部环设有卡槽,卡槽内卡装有能底座上表面覆盖的无纺布层。

所述无纺布层的边缘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弹性带。无纺布层便于更换。无纺布层使人体脚部与按摩层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患者脚部放置到按摩层上,上油缸可以带动按摩块往复移动,并对脚底部进行按压按摩,启动下油缸还可以调整按摩块的高度,调整按摩的力度。底座内安装有顶部开口的中药盒,启动电源使加热丝对液体中药进行加热,蒸汽穿过透气孔并通过按摩层接触到脚部,即可对脚部进行熏蒸。底座的下部设有回收盒,底座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回收盒内腔连通的漏水孔。熏蒸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会落到底座内,然后通过漏水孔进入回收盒,并通过出水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对脚部进行熏蒸和按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无纺布层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足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为中空结构,底座1的顶部设有脚部放置区,本实施例中脚部放置区为形状与脚部相适应的通孔,脚部放置区的内壁上设有能将脚部放置区覆盖的按摩层11,该按摩层11选用透气性好,较为柔软的材料制成,按摩层11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凸起12,凸起12与脚底接触,便于按摩。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可上下移动的按摩块2,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内腔中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油缸5,下油缸5伸缩杆的上端部均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上油缸6,按摩块2均固接在上油缸6伸缩杆的端部,即上油缸6可以带动按摩块2往复移动,并对脚底部进行按压按摩,启动下油缸5还可以调整按摩块2的高度,即调整按摩的力度,本实施例中按摩块2的上表面为球形,球形面与脚底部接触,避免硬性接触。

如图1所示,底座1内安装有顶部开口的中药盒3,中药盒3内可以灌注液体中药,中药盒3的内壁中电连接有加热丝31,本实施例中加热丝31与电源连接,加热丝31的电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中药盒3的开口部卡装有密封盖42,本实施例中密封盖42的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密封盖42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43。启动电源使加热丝31对液体中药进行加热,蒸汽穿过透气孔43并通过按摩层11接触到脚部,即可对脚部进行熏蒸。底座1的下部设有回收盒4,底座1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回收盒4内腔连通的漏水孔41。本实施例中回收盒4的底壁由高到低倾斜设置,回收盒4底壁的最低处设有出水口44。熏蒸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会落到底座1内,然后通过漏水孔41进入回收盒4,并通过出水口44排出。本发明可以对脚部进行熏蒸和按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本实施例中底座1侧部环设有卡槽,卡槽内卡装有能底座1上表面覆盖的无纺布层7。无纺布层7的边缘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弹性带,该结构的无纺布层7便于更换。无纺布层7使人体脚部与按摩层11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