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0532发布日期:2018-06-22 23: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西医中的功能性便秘,即属本病范畴,肠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便秘等。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致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肝主疏泄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能畅通;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大便不通,均可导致便秘;其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方面:1.肠胃积热2.气机郁滞3.阴寒积滞4.气虚阳衰5.阴亏血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治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10-30份、枳实6-16份、厚朴10-30份、火麻仁5-15份、杏仁8-18份、芍药10-30份、生地9-19份、玄参10-25份、麦冬10-20份。

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S10.将大黄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备用;

步骤S20.取大黄药渣与枳实、厚朴、火麻仁、杏仁、芍药、生地、玄参、麦冬等药混匀,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步骤S30.再加入蔗糖,浓缩;

步骤S40.加适量山梨酸、糊精,煮沸,静置,滤过,滤液浓缩;

步骤S50.加入上述备用的大黄蒸馏液,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生白枳麦口服液。

本发明的中药药理如下:

大黄:苦、寒。【归经】归胃、大肠、肝、脾经。【功效】泻火解毒,泻下攻积,清泄湿热,活血祛瘀。用于: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枳实: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积滞内停,痞满胀痛。

厚朴:苦、辛、温。【归经】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火麻仁:甘,平。【归经】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杏仁:苦、微温、小毒。【归经】归心、肺、胃经。【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芍药:微寒、苦、酸。【归经】归肝经。【功效】平抑肝阳,养血收阴。用于:头胀,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胸胁疼痛,手足痉挛疼痛。

生地:甘,苦,凉。【归经】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用于: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经】归心、肺、胃经。【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10份、枳实6份、厚朴10份、火麻仁5份、杏仁8份、芍药10份、生地9份、玄参10份、麦冬10份。

实施例2,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30份、枳实16份、厚朴30份、火麻仁15份、杏仁18份、芍药30份、生地19份、玄参25份、麦冬20份。

一种生白枳麦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S10.将大黄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备用;

步骤S20.取大黄药渣与枳实、厚朴、火麻仁、杏仁、芍药、生地、玄参、麦冬等药混匀,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步骤S30.再加入蔗糖100份,浓缩至2000ml;

步骤S40.加适量山梨酸、糊精,煮沸,静置,滤过,滤液浓缩2500ml;

步骤S50.加入上述备用的大黄蒸馏液,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生白枳麦口服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