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外术后雾化吸入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0527发布日期:2018-06-22 23: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外术后雾化吸入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临床主张术后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所述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细微的气雾,吸入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使用的药物大多数为氨溴索,其药理作用在于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黏痰溶解,显著降低痰粘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但是由于氨溴索仅仅为化痰药,并无镇咳效果,术后反射性的咳嗽并不能得到控制。而对于心胸外科术后患者频繁的咳嗽会导致切口疼痛甚至切口出血。尤其是涉及到呼吸系统的手术,则肺组织、支气管等更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但如果使用镇咳药物,则会因为抑制咳嗽反射而导致支气管分泌物滞留,引发肺通气不足,甚至肺段不张,进而发生肺部感染。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既可以降低术后咳嗽发生几率,减少患者痛苦,又能够不升高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的药物。

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心外术后雾化吸入液的制备方法,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心外术后雾化吸入液的制备方法,包括镇痛剂、润肺剂和活血剂,所述镇痛剂整体占比65%,所述润肺剂占比15%,所述活血剂20%,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包括罂粟壳10-20g、牛膝7.5-15g、没药22.5-45g、牡丹皮0.75-1.5g、海风藤0.75-1.5g、威灵仙2.5-5g、五加皮1-2g、细辛1-2g、香附2.5-5g、桔梗0.5-1g和独活0.25-0.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1.95-3.9g,款冬花1.5-3g,沙参0.35-0.7g,川贝2.3-4.6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1.65-3.7g,川穹2.6-5.2g,生蒲黄1.2-2.4g,赤芍3.6-7.2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罂粟壳20g、牛膝15g、没药45g、牡丹皮1.5g、海风藤1.5g、威灵仙2g、五加皮2g、细辛2g、菊花粉5g、桔梗1g和独活0.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3.9g,款冬花3g,沙参0.7g,川贝4.6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3.7g,川穹5.2g,生蒲黄2.4g,赤芍7.2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罂粟壳10g、牛膝7.5g、没药22.5g、牡丹皮0.75g、海风藤0.75g、威灵仙2.5g、五加皮1g、细辛1g、菊花粉2.5g、桔梗0.5g和独活0.2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1.95g,款冬花1.5g,沙参0.35g,川贝2.3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1.65g,川穹2.6g,生蒲黄1.2g,赤芍3.6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 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克数称取;

b.原料干燥及破碎:将所称得的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烘炒机内,烘炒时间根据不同组分的湿度控制在7-15分钟左右,烘炒至完全干透即可;

c.制作镇痛剂,将罂粟壳、牛膝、没药、牡丹皮、海风藤、威灵仙、五加皮、细辛、菊花粉、桔梗和独活,加3倍的水量,第一次武火煮沸15min,第二次文火煎煮30min,将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d.制作润肺剂,将麦冬,款冬花,沙参,川贝,鲜芦根倒入另外的加热罐中,加入2倍的水量,煮沸,然后文火煎煮20min,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e.制作活血剂,将益母草,川穹,生蒲黄,赤芍混合倒入加热罐中,加入1倍的水量,煮沸,然后文火煎煮30min,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f,合并三次煎煮溶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min,即得成品;

g,原料包装:将杀菌好的溶液装入瓶装包装机中,通过按照固定重量装入包装瓶中,每瓶300-1000克,装入完成后,整体进行密封处理,完成生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f中,材料混合完成后,可以利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使溶液充分进行混合,搅拌转速设为46-82r/min。

本发明通过将镇痛剂、润肺剂和活血剂整体进行混合,吸入溶液后能大幅降低术后病人的痛苦,它配制工艺合理、制作简单方便,药物具有清热凉血,镇痛祛瘀,养阴生津,平喘化痰的功能,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心外术后雾化吸入液的制备方法,包括镇痛剂、润肺剂和活血剂,所述镇痛剂整体占比65%,所述润肺剂占比15%,所述活血剂20%,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包括罂粟壳10-20g、牛膝7.5-15g、没药22.5-45g、牡丹皮0.75-1.5g、海风藤0.75-1.5g、威灵仙2.5-5g、五加皮1-2g、细辛1-2g、香附2.5-5g、桔梗0.5-1g和独活0.25-0.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1.95-3.9g,款冬花1.5-3g,沙参0.35-0.7g,川贝2.3-4.6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1.65-3.7g,川穹2.6-5.2g,生蒲黄1.2-2.4g,赤芍3.6-7.2g。

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罂粟壳20g、牛膝15g、没药45g、牡丹皮1.5g、海风藤1.5g、威灵仙2g、五加皮2g、细辛2g、菊花粉5g、桔梗1g和独活0.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3.9g,款冬花3g,沙参0.7g,川贝4.6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3.7g,川穹5.2g,生蒲黄2.4g,赤芍7.2g。

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罂粟壳10g、牛膝7.5g、没药22.5g、牡丹皮0.75g、海风藤0.75g、威灵仙2.5g、五加皮1g、细辛1g、菊花粉2.5g、桔梗0.5g和独活0.2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1.95g,款冬花1.5g,沙参0.35g,川贝2.3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1.65g,川穹2.6g,生蒲黄1.2g,赤芍3.6g。

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 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克数称取;

b.原料干燥及破碎:将所称得的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烘炒机内,烘炒时间根据不同组分的湿度控制在7-15分钟左右,烘炒至完全干透即可;

c.制作镇痛剂,将罂粟壳、牛膝、没药、牡丹皮、海风藤、威灵仙、五加皮、细辛、菊花粉、桔梗和独活,加3倍的水量,第一次武火煮沸15min,第二次文火煎煮30min,将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d.制作润肺剂,将麦冬,款冬花,沙参,川贝,鲜芦根倒入另外的加热罐中,加入2倍的水量,煮沸,然后文火煎煮20min,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e.制作活血剂,将益母草,川穹,生蒲黄,赤芍混合倒入加热罐中,加入1倍的水量,煮沸,然后文火煎煮30min,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f,合并三次煎煮溶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min,即得成品;

g,原料包装:将杀菌好的溶液装入瓶装包装机中,通过按照固定重量装入包装瓶中,每瓶300-1000克,装入完成后,整体进行密封处理,完成生产。

步骤f中,材料混合完成后,可以利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使溶液充分进行混合,搅拌转速设为46-82r/min。

实例一

所述镇痛剂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数:罂粟壳20g、牛膝15g、没药45g、牡丹皮1.5g、海风藤1.5g、威灵仙2g、五加皮2g、细辛2g、菊花粉5g、桔梗1g和独活0.5g;所述润肺剂包括麦冬3.9g,款冬花3g,沙参0.7g,川贝4.6g;所述活血剂包括益母草3.7g,川穹5.2g,生蒲黄2.4g,赤芍7.2g。

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 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克数称取;

b.原料干燥及破碎:将所称得的原料分类分批送入烘炒机内,烘炒时间根据不同组分的湿度控制在7-15分钟左右,烘炒至完全干透即可;

c.制作镇痛剂,将罂粟壳、牛膝、没药、牡丹皮、海风藤、威灵仙、五加皮、细辛、菊花粉、桔梗和独活,加3倍的水量,第一次武火煮沸15min,第二次文火煎煮30min,将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d.制作润肺剂,将麦冬,款冬花,沙参,川贝,鲜芦根倒入另外的加热罐中,加入2倍的水量,煮沸,然后文火煎煮20min,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e.制作活血剂,将益母草,川穹,生蒲黄,赤芍混合倒入加热罐中,加入1倍的水量,煮沸,然后文火煎煮30min,过滤去除杂质得溶液;

f,合并三次煎煮溶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min,即得成品;

g,原料包装:将杀菌好的溶液装入瓶装包装机中,通过按照固定重量装入包装瓶中,每瓶300-1000克,装入完成后,整体进行密封处理,完成生产。

以上为制作出大瓶份量的配制工艺材料及步骤,在混合配制时,也可针对某种心外术,诊视病情程度,计量取出已备好的吸取液,使用时将本药液可以通过混合氧气进行共同吸入患者肺部。

李某,男性,55岁,心外科手术,术后胸闷,出现腹水,胸腔淤血较多,利用此药方配合西医点滴,每日吸入350ml,服用三天,胸腔淤血减少,呼吸均匀,无胸闷现象。

本发明通过将镇痛剂、润肺剂和活血剂整体进行混合,吸入溶液后能大幅降低术后病人的痛苦,它配制工艺合理、制作简单方便,药物具有清热凉血,镇痛祛瘀,养阴生津,平喘化痰的功能,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