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518发布日期:2018-08-28 22:2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胫腓骨开放骨折,肢体极不稳定,软组织及主干血管神经处于高度危险状态或已发生损伤,甚至濒临创伤性截肢。保肢手术最根本的措施是快速稳定肢体,保护骨骼及软组织,尽快建立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以便于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通过制动减轻局部创伤炎症反应,有效控制伤口出血,维护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有效循环灌注,降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的风险。因此,在高能量胫腓骨开放骨折的创伤急救时,早期快速稳定肢体,即可保护肢体局部创伤反应,也可减少全身继发性损害,对于保肢及保命都是非常关键的先决条件。

外固定架的固有特性使其在骨折快速固定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传统外固定技术存在许多问题使其临床应用一直受到质疑。第一、传统外固定架装置结构复杂,安装操作程序繁琐;第二、外固定架骨针钉道与骨折周围皮肤相通,有引起深部感染的风险,甚至发生骨髓炎;第三、外固定架骨针需经皮置入,可能进一步加重骨折周围皮肤软组织损伤;第四、传统外固定架技术骨针分布比较分散,与钢板微创内固定、髓内钉技术的兼容性均不理想,对外固定处理过的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会受到支架的空间阻碍,手术操作不便。

现有的骨损伤外固定技术的骨针分布分散,主要是因为外固定的稳固性不如钢板固定,因此需要通过向骨干和骨骺植入多根骨针以保证体系的稳定。且两端跨度如果过长,现有的固定支架无法实现稳固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边长跨度且结构稳定的骨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保证了与钢板及髓内钉等内固定操作的兼容性。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包括一个近端固定板、一个远端固定板、若干连接杆、以及若干夹头;所述近端固定板和远端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一组锁定孔,每组锁定孔至少包括三个轴线不平行的且具有内螺纹的钉孔,近端固定板的远端侧面和远端固定板的近端侧面都开设有用于组装连接杆的凹槽,近端固定板和远端固定板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可伸入凹槽的紧固螺丝;所述夹头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

本发明所述的“外固定支架”主要适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下,也适用于上肢骨的开放性骨折。

本发明所述的“远端”和“近端”是基于解剖学意义上的术语。“远端”指离躯干较远的部位,“近端”指离躯干较近的部位。

所述钉孔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孔。本发明中钉孔所在轴线的偏移是指轴线向进针方向(即四肢骨方向)的偏移。所述钉孔的偏移设计保证骨针的进针方向有所差异,以防止造成骨头裂纹,同时可起到稳固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固定板设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钉孔,其中两个钉孔于近端呈左右分布,两者的轴线向中线偏移;剩余的第三个钉孔设于远端,其轴线向近端方向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钉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孔,用于加强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钉孔和加强孔的直径为4.5-5.5mm,优选为5.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近端固定板设有若干定位针孔,定位针孔的直径为2.5-3.5mm,优选3.0mm。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远端固定板,以适用于不同场景需要。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远端固定板设有三个钉孔,三个钉孔上开口所在圆心位于远端固定板的中线上,所述凹槽分布于中线的左右两侧。该方案所述的该远端固定板安装于患者脚踝骨处。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下的胫腓骨开放骨折。

当骨折部位靠近跟骨部位时,适用于另一种远端固定板。所述远端固定板设有三个钉孔,三个钉孔聚于远端固定板的一侧并呈“品”字形分布,对应患者的脚跟骨部,其中两个钉孔所在轴线与远端固定板表面垂直,剩余的一个钉孔轴线向“品”字的中心方向偏移。该远端固定板的两个凹槽位于“品”字钉孔的另一侧,该设计保证了固定在脚跟骨的远端固定板,其连接杆与人胫腓骨的延伸方向一致,提高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近端固定板的凹槽固定有两根连接杆,所述远端固定板的凹槽固定有两根连接杆,并与近端固定板的两根连接杆两两相连。本发明所述的凹槽数量、连接杆组数包括但不限于两个或两组,可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下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杆选用更包括但不限于高分子纤维制成的连接杆,优选聚丙烯腈纤维(pan)制成的碳素连接杆,其可最大程度上减小影像干扰。

本发明所述的夹头为组合型夹头,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相互铰接,但两者的接触面设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辐条突起,紧固后两者之间可稳定呈一定角度不发生相互旋转。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都设有基体和帽体组成,基体和帽体可通过紧固螺栓控制间距,两者的两侧设有弧形槽,相互配合时,可水平方向夹持连接杆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固定支架,采用单边长跨度构型获得更高的结构刚度,手术固定时操作简便,可实现严重损伤肢体的快速稳定,减少出血及继发损伤。该支架远离损伤部位置钉可避免传统钉道引起软组织医源性损伤及感染风险,与钢板及髓内钉等内固定操作兼容性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近端固定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跟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所述胫骨固定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包括近端固定板100、跟骨固定板200、两对碳素连接杆400、以及两个夹头500。

请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所示,近端固定板100设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钉孔111、112、113,直径为5.0mm,其设有内螺纹,其中两个钉孔111、112于近端呈左右分布,两者的轴线向中线偏移;剩余的第三个钉孔113设于远端,其轴线向近端方向偏移。近端固定板100的远端侧向近端方向开设有两个凹槽121、122,凹槽内可容纳连接杆400。插入连接杆400后,可从近端固定板100左右两侧的侧锁孔130拧入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杆400。近端固定板100的三个钉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孔140和定位针孔150,加强孔直径为5.0mm的加强孔,用于加强固定;定位针孔的直径为2.5-3.5mm,优选3.0mm。

请进一步参考图4和图5所示,跟骨固定板200设有三个钉孔211、212、213,三个钉孔聚集于跟骨固定板210的一侧并呈“品”字形分布,体现了三角固定的稳定性。跟骨固定板210在固定时“品”字钉孔对应患者的脚跟骨部,其中两个钉孔211、212所在轴线与固定板表面垂直,剩余的一个钉孔213轴线向“品”字的中心方向偏移。相对于“品”字钉孔的另一侧,从近端侧向远端方向开设有两个凹槽221、222,其内可容纳连接杆400。以上的设计适用于跟骨侧固定的近跟骨胫腓骨开放骨折,保证了固定在脚跟骨的远端固定板200,其连接杆400与人胫腓骨的延伸方向一致,可有效固定骨伤,防止错位。跟骨固定板210开设有用于将连接杆400固定于凹槽内的上锁孔231、232,通过拧入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杆400。

请结合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夹头500为组合型夹头,包括上夹持部510和下夹持部520两部分相互铰接而成,上夹持部510和下夹持部520都由基体530和帽体540组成,基体和帽体可通过紧固螺栓控制彼此间距,基体和帽体的两侧设有弧形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近似圆柱形的可调节槽550,可水平方向夹持连接杆400进行固定。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基体设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辐条突起560,紧固后两者之间可稳定呈一定角度不发生相互旋转,同时将连接杆400两两稳固夹持。

实施例2

请基于图1、图8所示,结合图6和图7,本实施例的近端固定板100、连接杆400、夹头400及其连接方式和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在于,同为远端固定板的跟骨固定板200被胫骨固定板300取代。

胫骨固定板300设有三个钉孔310,三个钉孔上开口所在圆心位于胫骨固定板220的中线上,但由于三个钉孔的轴线不相互平行,因此三个钉孔下开口所在圆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胫骨固定板220从近端侧向远端方向开设有凹槽320,凹槽320分布于中线的左右两侧,可容纳连接杆400。胫骨固定板220的左右两侧设有若干通过紧固螺丝伸入凹槽320将连接杆400固定的侧锁孔3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