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565发布日期:2018-11-20 19:16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上,治疗闭塞性脉管炎,血管供血不通,红肿疼痛,溃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早期为缺血期:患者手或脚变凉怕冷,血管循环减慢,手或脚趾出现麻木,胀感明显,同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趾甲增厚血液循环不畅,足背动脉跳动极度微弱,足背动脉(即跌阳脉)似有似无或消失,趾色改变,伴有阵发性针刺感疼痛,夜间疼痛加重,治疗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为主。

(2)患肢明显出现缺血缺氧状态:下肢或上肢麻凉肿痛加重,行走困难,足背动脉完全消失,足趾或手指皮肤颜色出现苍白或暗红色和青紫色,夜间疼痛尤甚,患肢麻凉肿痛较重,持续性疼痛,整夜难眠,患肢出现肌肉萎缩,没有弹性,有一触即破之势,缺血缺氧严重,有的趾(指)端,周围肌肉组织皮肤破溃,麻凉肿疼尤甚,有的患肢破溃组织面积较小,有的溃破面积大而深,流脓淌水,出现多趾(指)溃烂,总之,脉管炎不论溃烂的面积大小,深度多深,经过治疗都能完全愈合。治疗以通经活络散瘀,祛腐生肌,止痛排毒,收涩伤口为主。

(3)脉管炎出现多趾(指)坏死:除了患肢出现炭状坏死以外,最关键的是治疗要抢在患肢高部位出现坏死前加强治疗,以免截肢,造成终身残疾,治疗主要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腐生肌,固气托毒。

国内最主要治疗脉管炎的中成药制剂为脉络宁颗粒,主要是清热解毒,养阴,活血祛瘀,但是此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在患者应用中效果很差,治愈率极低,并且一年复发率为86%。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的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芪10-40份、天麻6-20份、杜仲6-25份、党参6-25份、玄参10-35份、当归6-25份、金银花10-35份、甘草6-18份、黄柏6-20份、苍术9-18份、白术9-25份、薏米6-30份、毛冬青6-35份、川牛膝6-25份、怀牛膝6-25份、鸡血藤6-35份、延胡索8-25份、炙没药6-12份、炙乳香6-12份、川断8-25份、桑寄生9-30份、三七3-12份、水蛭3-10份、穿山龙8-20份、桃仁6-15份、桂枝6-18份、赤芍6-18份、白芍6-25份、白芷6-12份、丹参6-25份、红花6-15份、熟地黄10-25份、路路通6-18份。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黄芪:温,甘,归肺、脾经。功能: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主治:用于气虚乏力疮口久不愈合。

天麻:甘,平,归肝经。功能:息风止痉。主治:用于肢体麻木。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用于筋骨无力。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主治:用于脾虚四肢无力,

心悸,气短。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脾、胃、肾经。功能:清热凉血,降火,解毒。主治:用于热病伤阴,温毒发斑,臃肿疮毒。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用于症瘕结聚,肌肤麻木,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金银花:寒,甘,归肺、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用于热毒痈疡。

甘草:平,甘,归心、肺脾、肾经。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缓急定痛,调和药性。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解毒疗疮。主治:用于疮疡肿毒。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祛风散寒。主治:用于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

白术: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主治:用于水肿。

薏米:甘,淡,凉,归脾、胃、肺、大肠。功能:清热利湿,除风湿,排脓,强筋骨。主治:用于水肿脚气,温痹拘挛。

毛冬青:微苦,甘,平,无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脉。主治:用于血柱闭塞性脉管炎,烧、烫伤。

怀牛膝:甘,酸,平,归肝、肾经。功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主治:用于筋骨无力。

川牛膝:甘,微苦,平,归肝、肾经。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主治:用于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活血补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用于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活血,行气,止痛。主治:用于跌扑肿痛。

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没药: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能: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用于金疮筋骨跌损。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续断: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主治:

用于腰背酸痛,跌打损伤,金疮,痈疽疮肿。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

用于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水蛭:咸,苦,平,归肝经。功能:破血通经,逐瘀消症。主治:用于瘾瘕

痞块,跌扑损伤。

穿山龙:甘,苦,温,归肝,肾、肺经。功能:祛风除湿,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痹病,关节麻木,跌扑损伤。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活血祛瘀。主治:用于跌扑损伤。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主治:用于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功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通阳化气。主治:用于水肿,关节痹痛。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用于跌扑损

伤,痈肿疮疡。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治:用于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白芷:辛,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用于疮痈肿毒。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主治:用于疮痈肿毒。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主治:阴虚骨蒸劳热。

路路通:苦,平,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主治:用于关节痹痛,麻木痉挛,水肿胀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化淤止痛、祛腐生肌、固气托毒、收涩溃烂伤口、修复血管的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对人身无毒性,对肝功能和肾功能均无任何影响,副作用极小,使用方便实用,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芪45份、天麻12份、杜仲15份、党参18份、玄参35份、当归20份、金银花30份、甘草15份、黄柏12份、苍术18份、薏米30份、毛冬青30份、川牛膝15份、怀牛膝15份、鸡血藤30份、延胡索18份、炙没药9份、炙乳香9份、川断15份、桑寄生15份、三七5份、水蛭3份、穿山龙12份、桃仁9份、桂枝18份、赤芍15份、白芍15份、白芷12份、丹参18份、红花12份、熟地25份、路路通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2012年8月25日初诊,患者左腿于2009年患脉管炎,从膝关节处截肢,就诊时,右腿五个脚趾溃破流脓水,右手也溃破流腐物脓臭液,右脚趾和右手指都已溃烂掉一节,整个脚部瘀紫状,疼痛难忍,不能入睡,神情恍惚,做了动脉管彩超,并经外科检查,确诊为脉管炎,舌苔薄,质红,脉涩,迟。

患者经服用本实施例配方的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35副,疼痛消失,脚趾和手指破溃处结痂,脚趾和手指变得红润,用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打成细粉灌胶囊,吃五个月巩固效果后完全治愈,随访五年未复发。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芪30份、天麻9份、杜仲10份、党参12份、玄参15份、当归15份、金银花25份、毛冬青25份、川牛膝15份、怀牛膝15份、鸡血藤25份、延胡索15份、炙没药9份、炙乳香6份、川断12份、桑寄生15份、三七5份、水蛭3份、穿山龙12份、桃仁9份、桂枝15份、赤芍15份、白芍18份、白芷9份、丹参20份、红花9份、熟地黄25份、路路通15。

典型病例:

患者男,85岁,患者两年前左腿疼痛,脚凉,去医院输液右旋糖酐,口服用曲克芦丁片,脉络宁颗粒,抗栓胶囊等效果都不明显,后来出现脚趾腐烂破溃,去三甲医院诊断为左腿脉管炎,已经快到坏死期,并建议做截肢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患者家属考虑患者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同时想让老人家保持肢体健全,决定用中医诊断吃中草药治疗,患者就诊时脚趾外观已腐烂破溃,每天疼痛难忍,靠大量镇痛片维持,舌苔薄,脉弱。

患者经服用本实施例配方的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30副,病人疼痛消失,破溃处结痂,走路正常,把喝的草药打粉灌胶囊巩固,服3个月后完全治愈,随访5年没有复发。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黄芪36份、天麻10份、杜仲15份、党参10份、玄参20份、当归10份、金银花25份、甘草10份、黄柏9份、苍术15份、白术12份、薏米20份、毛冬青25份、川牛膝15份、怀牛膝15份、鸡血藤18份、延胡索15份、炙没药8份、炙乳香9份、川断12份、桑寄生15份、三七5份、水蛭3份、穿山龙9份、桃仁6份、桂枝12份、赤芍12份、白芍15份、白芷9份、丹参12份、红花9份、熟地15份、路路通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87岁,2016年9月之前去过多家三甲医院诊治,确诊为两下肢及脚部脉管炎,并住院治疗,输液和口服曲克芦丁片和脉络宁颗粒等没有明显效果,病情不断向严重发展,溃破程度加重,疼痛难忍,医院建议做截肢手术,因病人年龄属于高龄,想做保守治疗,就诊时,患者腿和脚黑紫淤血样,左侧无名脚趾溃烂流脓水,有恶臭味,只连着骨头,诊断发现病情非常严重,病人神情恍惚,烦躁易乱,疼痛难忍,舌质红,无苔,脉沉涩。

患者经服用本实施例配方的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30副,疼痛消失,破溃伤口结痂,腿部脚部暗紫淤血明显转轻,服用3个月后患者外观正常,溃烂处已长好,疼痛全无,走路正常,两年来随访没复发。

临床诊断:

1.1一般资料,2001年5月至2018年3月共选取确诊为脉管炎364例病人,其中:

治疗组:182例,年龄42-91岁,平均年龄68岁,患病时间1年到8年,均经实验室化验检查确诊。

对照组:182例,患病时间1年到8年,均经医院检查确诊,病症均为相同症状,均无其它合并症。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每次用药7剂,每日两次煎汤或加工成丸、片、口服液、胶囊等,连用7-30天。

对照组采用口服曲克芦丁片,每次120mg,每日3次,周期性用药,连用一个月为一疗程;用中成药脉络宁颗粒,每日3次,一次10g,连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两组病例在用药期间均禁食绿豆和刺激性食物,疗程结束后,由医院同一医师复查化验。

1.3疗效判断标准:

以实验室化验,医疗仪器检测和医师检查为依据,以心血管和普通外科检查,用彩超检查血管状况是否有返流,其它指标是否正常。普通外科检查外伤,疼痛,破溃面的愈合和其它相关症状的消失好转50%以上,无效与治疗前无变化或未超过50%。

1.4结果:

治疗组症愈率96.9%,好转率2%,总有效率98.9%。

对照组症愈率38%,好转率25%,总有效率63%。

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一年后随访并复查化验:

治疗组:复发率2%。

对照组:复发率48%。

两组疗程结束后检查相关症状均未见异常,治疗组发病腿脚疲劳乏力感3例,未影响治疗,继续用药,症状消失,生活规律饮食等都正常,未复发;对照组出现疼痛,红肿,溃烂,乏力,酸胀感等58例,未影响继续用药。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化淤止痛、祛腐生肌、固气托毒、收涩溃烂伤口、修复血管的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对人身无毒性,对肝功能和肾功能均无任何影响,副作用极小,使用方便实用,价格低廉。对于治疗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血管闭塞和血管缺血,不通,血栓,溃烂,疼痛都收到很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对人身无毒性,对肝功能和肾功能均无任何影响,副作用极小,使用方便实用,价格低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脉管炎,多用于治疗静脉炎、血管功能障性疾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