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2952发布日期:2018-12-01 00:32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隔山消为萝摩科白前属植物耳叶牛皮消cynanchumauriculatumroyle.et.wight的块状根(苗药名:窝簸偷vobbexteb),又名飞来鹤、过山消等。始载于《本草纲目》,收载于2003版《贵州省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中华本草》、《贵阳民间药草》等。为贵州少数民族常用药材,民间常用于治疗厌食、肠炎、红白痢疾、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隔山消具有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等功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据统计显示,我国fd人群发病率达18%~45%,占消化门诊的20%~40%。随着近年胃肠病学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的胃肠功能性疾病与许多因素如内脏敏感性的改变、炎症功能的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变化相关。研究发现fd患者普遍存在胃肠功能障碍和胃肠道黏膜炎症,比利时胃肠道紊乱转化研究中心的jantack教授等认为肠粘膜通透性增强也可能导致炎症及fd。隔山消作为贵州省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材,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隔山消类产品或药材总提物具有抗抑郁、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抗肿瘤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甾体苷类、苯乙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等。目前关于隔山消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除了报道21甾体皂苷类成分可能具有抗抑郁、抗肿瘤的作用外,其他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所用含隔山消的药物大部分仅为复方或较粗糙的制剂,缺乏活性组分和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缺乏客观、科学的隔山消质量控制指标,难以保证隔山消相关产品的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隔山消药材粗粉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以d101大孔树脂吸附,用60%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浸膏,得到d10160%乙醇段作为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活性组分。

其中,前述的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次加入8倍量70%乙醇回流1.5h,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1h。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方法筛选的活性组分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筛选出了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活性组分为隔山消d10160%乙醇段提取物,从而提供了隔山消在药物上的一种应用,使其可以在医药领域获得推广,帮助治疗诸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隔山消组分的制备

取隔山消药材粗粉5kg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5小时,第一次加入8倍量70%乙醇回流1.5h,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1h,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以d101大孔树脂吸附,依次用水,60%乙醇,85%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浸膏,得到4个组分:70%乙醇提取物a,d101水段b,d10160%乙醇段c,d10185%乙醇段d。

(2)隔山消抗功能性消化不良活性组分的筛选

实验分别取隔山消组分(70%乙醇提取物a,d101水段b,d10160%乙醇段c,d10185%乙醇段d)进行小肠推进作用研究、抗炎作用研究。

①小肠推进实验

a: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取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每组1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多潘立酮混悬液组(50mg/kg),70%乙醇提取物a,d101水段b,d10160%乙醇段c,d10185%乙醇段d。各组小鼠均按0.2ml/10g连续灌胃给药4d,1次/d,第3天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h。并于末次给药1h后,分别灌胃给药5%的炭末混悬液(10%阿拉伯胶+5%活性炭)0.2ml/只,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桌面上拉直,测量肠管长度“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推进距离”,用下列公式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见表1)。

炭末推进百分率(%)=炭末推进距离(cm)/小肠总长度(cm)×100%

表1隔山消活性组分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b:对阿托品所致小肠推进功能障碍的影响

取spf级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多潘立酮混悬液组(50mg/kg)和70%乙醇提取物a,d101水段b,d10160%乙醇段c,d10185%乙醇段d。灌胃给药1次/d,连续4d。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h,给药30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kg,10min后分别灌胃给予新鲜配制的炭末混悬液(10%阿拉伯胶+5%活性炭)0.2ml/只,2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小肠铺平,测量小肠全长与炭末混悬液从幽门括约肌推至小肠末端的距离,同上法计算。(见表2)。

表2隔山消活性组分对阿托品所致小肠推进功能障碍的影响(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取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70%乙醇提取物组、d101水段组、d10160%乙醇段、d10185%乙醇段,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3天,各组末次给药后1h,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10ml/kg,随即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20分钟后将小鼠处死,剪开腹壁,用6ml生理盐水分数次冲洗腹腔,收集合并冲洗液,加入生理盐水定容至10ml。3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590nm处测定上清液的吸光度,进行统计学处理,求取抑制率(抑制率(%)=(空白组吸光度-给药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100%)(见表3)。

表3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③抗炎活性研究(阿司匹林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模型)

a:隔山消各组分对ges-1细胞毒性考察

实验结果显示,70%乙醇提取物组、d101水段组、d10160%乙醇段、d10185%乙醇段的剂量在不超过1000μg/ml时对ges-1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p>0.05),因此,后续的试验中以下部分的这四个组分段均选用不超过1000μg/ml的给药浓度。

b:隔山消各组分对阿司匹林诱导ges-1损伤细胞存活率研究

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隔山消d10160%乙醇段能不同程度的提高阿司匹林损伤ges-1细胞存活率,其中200-400μg/ml剂量显著提升损伤细胞存活率(p<0.05)(见表4)。

表4不同组分对阿司匹林损伤ges-1细胞存活率(n=3)

注:*p<0.05,**p<0.01vsaspiringroup;##p<0.01vscongroup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示例而已,并非对作任何数据和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施例所作的任何数据修改、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实质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