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7332发布日期:2019-02-22 20:51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可贴,具体是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其香气清香肃爽,浓郁宜人。经过新疆伊犁人数十年的精心培育,薰衣草在天山脚下伊犁河畔形成规模,栽培面积已经达到了3万余亩,已占全国薰衣草种植面积的95%以上,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称为世界上三大薰衣草基地。目前,天山山脉腹地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已成为中国薰衣草种植、加工的主要基地,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香料生产基地。新疆薰衣草油产量巨大,品质优良,其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纯正薰衣草的标准。近年来,尽管我国薰衣草深加工技术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产品深加工层次以及品种规格等方面与国外(主要是法国、日本)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产品主要是粗放型加工。目前我国薰衣草油主要以原料出口为主,产品附加值很低。

薰衣草主要以干品或精油形式应用于临床和化妆品行业,国内主要侧重于香精、化妆品及驱虫领域。薰衣草为新疆维吾尔医传统用药,维语称其为“乌斯提库杜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1998年版)》,能消散寒气、补胃理脑、燥湿止痛,用于胸腹胀满、感冒咳喘、头晕头痛、心悸气短、关节骨痛等治疗;其中含薰衣草的传统处方有7个。《维吾尔药志》(下册)中薰衣草药理作用项下指出薰衣草茎叶和油可做防腐剂,治疗烫伤、烧伤、溃疡,皮肤病,神经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薰衣草精油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解痉、镇静、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还可减轻牛皮癣、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病的症状,对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对烧烫灼晒伤有效,可抑制细菌、减少疤痕、抗病毒、杀菌、止痛抗炎等药理活性。伊犁州友谊医院的院内制剂复方薰衣草油膏治疗烧烫伤疗效显著,能起到创面组织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并且抗炎、止痛,减少瘢痕组织增生的作用。但油膏不宜涂抹过厚,不适用于皮肤湿、烂的创口,不易于干燥,不利于创口愈合,且也未见有机理机制方面的具体研究。将薰衣草精油经过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纯化除杂后制备成脂质体液体创可贴的药用制剂尚未见报道。

因此,从薰衣草产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对其药用价值深入研究和开发,形成代表性产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薰衣草精油及其制品的临床作用仍有争议,阐明其相关药理作用的具体作用机制将对更好的利用该资源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开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对于薰衣草产品的多样化、提升竞争力,以及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宽和延伸有着重要意义。

薰衣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除草香具有镇静降压、抗抑郁等作用外,薰衣草精油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属唇形科薰衣草属,一种小灌木。全草含挥发油1%-3%,是许多不同类型的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30多种成分,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桉树脑、β-罗勤烯(包括顺式和反式)对、乙酸薰衣草酯、薰衣草醇、萜-4-醇和樟脑等。薰衣草精油因其芳香具有可以减轻压力,减轻忧郁不安,治疗失眠,使身心舒松的功能。此外,还能够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收敛油性及暗疮皮肤,对疤痕有淡化治疗作用,亦可以减轻牛皮癣、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病的症状。薰衣草精油所具有的促进创伤愈合能力可能与以下药理作用相关:

①抑菌作用:薰衣草精油(主要是狭叶薰衣草)具有抵抗多种细菌的活性。芳樟醇是薰衣草精油抗菌的主要成分,它能抑制17种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10种真菌的生长。②抑制快速变态反应作用:薰衣草能有效抑制快速变态反应,其机制是薰衣草通过抑制了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而抑制大鼠浓度依赖性肥大细胞的耳肿胀反应、大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的浓度依赖性腹膜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及腹膜肥大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③解痉镇痛作用:薰衣草精油对小鼠回肠和子宫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且薰衣草精油是最好的止痛精油之一,能有效改善肌肉痉挛,对扭伤、肌肉使用过度以及风湿痛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④薰衣草的抗氧化活性:狭叶薰衣草中的迷迭香酸是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其可有效抑制脂质的过氧化。

正常创面愈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此过程中需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等众多组织修复细胞的参与,分泌各种可溶性介质、细胞因子(如tgf-、pdgf、egf、bfgf、il-1、tnf等)和各种酶(mmps和timps等),通过多条信号网络介导,有秩地调节这些组织修复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和凋亡等代谢活动,同时维持胶原和纤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与降解间的动态平衡,最终完成创面愈合和再生。中药外用促进伤口愈合以“行气活血,推陈至新,燥湿收脓,脓去肌生,酸涩收口,生肌收口”为主要的治疗原则,目前主要集中在对“煨脓长肉”的作用机理研究上。

最新的研究表明,复方薰衣草油膏能起到缓解疼痛、避免创面加深、缩短病程、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并且能减轻愈后疤痕。tsukahara在进行对试验性豚鼠烫伤实验中,发现复方薰衣草油膏表现为中、高剂量时痂皮下大量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生成,对烧伤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具有改善作用。

相较于直接涂抹于创伤部位,将薰衣草精油脂质体作为主要功能成分制成液体创可贴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促愈作用,且具有隔菌、防水、使用方便、易于观察的特点。

创伤敷料的使用对于皮肤损伤的愈合非常重要。优良的创伤敷料应该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适用于不同形状创面,以保护创面免受机械损伤: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以减少创面微生物的侵入,减轻炎症反应:无细胞毒性和刺激性,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易去除,避免破坏新生组织。另外,优良的创伤敷料,还应为创面提供适于促进创伤愈合的优良环境,特别是适当的湿润环境。可快速有效覆盖,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抑菌的功能,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传统创可贴能够压迫止血、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同时,又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但其所用的胶布透气性差,人体局部所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于是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具体表现为局部皮肤褶皱。在临床应用中,传统使用的绷带、创可贴虽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和创面保护能力,但是由于其吸收渗液能力有限,且易与再生组织发生黏连,在伤愈清除时,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1962年,英国科学家winter发现伤口在潮湿状态下比在干燥状态下愈合得更快,自此以后湿法疗法逐渐成为了新型医用敷料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越来越多的研发者开发出一系列现代的湿性伤口敷料,例如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等,这些湿性产品更加适合伤口愈合过程的特殊需要,同时还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液体创可贴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有别于传统的绷带创可贴的新型创可贴。它是由成膜材料溶解在溶剂中,通过涂抹或者喷洒紧紧粘附于皮肤部位,并快速干燥并形成透气、防水且有弹性的半透明保护膜。相较之下,液体创可贴具有以下一些优势:①良好的舒适性,可随皮肤移动而运动,不受创伤部位的限制,关节处等部位也可使用。②物理屏障功能,可以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保护创面免受二次损伤,起物理屏障作用,同时也具备适宜的透气性,创造一个适宜的创面环境。③能够控制伤口上的微生物,隔离微生物的侵入,避免伤口感染。④防水,将创面的持续消毒功能与创面的持续保护功能合二为一,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直接水接触浸泡也不会产生渗透)。⑤柔软,可填充伤口腔隙,促进穿刺点伤口的愈合。⑥成膜迅速,而且透明,对伤口愈合情况一目了然。

国外应用最广泛的成膜材料是高分子量的α-氰基丙烯酸酯类,可单成分无溶剂进行粘合,但存在反应速度过快、耐水性差、脆度高等缺点。国内应用较多的有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类,可作为医用成膜材料,防水性好但粘附性较差。此外也有报道以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制备了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液体创可贴。液体创可贴的功能性物质包括改善膜性能的增塑剂及助粘剂,提高成膜材料溶解的助溶剂等,此外还包括具有止血、杀菌、促进机体恢复的功能性成分,如纳米银、止血药物、复方中药等。

薰衣草精油作为一种抗菌剂用于涂搽伤口,起到消毒和促进皮肤愈合、减少疤痕作用。薰衣草的茎、叶及精油可做防腐剂,也可用来治疗烫伤、烧伤、溃疡及皮肤风疹、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对促进伤口愈合或减少疤痕也十分有效,还可促进秃发再生。有报道西班牙民族将薰衣草用于解热、镇痛,治疗创伤。目前我国已有含薰衣草成分非处方药物清风油上市,云南白药气雾剂中也含有薰衣草油。李薇薇等采用曲安奈德注射加外涂薰衣草精油方式治疗瘢痕疙瘩,并与对照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效果满意。张群等对烧伤中患者采用复方薰衣草油膏治疗,发现可以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并且抗炎、止痛。赵文彬等采用薰衣草精油涂膜剂研究对烫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抗炎作用。发现薰衣草精油涂膜剂可明显加快大鼠烫伤的愈合,对烫伤皮肤创面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并减轻耳和足趾的肿胀程度,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薰衣草精油浓度较高时对皮肤产生刺激,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毒性,某些成分还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有必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抑制其刺激性,我们选择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薰衣草精油;再利用冷冻离心、精馏、分子蒸馏及吸附等技术分离杂质;采用相平衡技术进行纯化。脂质体除具有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外,还可使药物缓慢、持续、可控地释放。故我们先将薰衣草精油用超临界反溶剂法(sas)制成包封率高、水溶性好的脂质体,再通过筛选成膜材料,将其制备成无异味、抗菌性能好、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瘢痕产生的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

目前已上市的液体创可贴按临床应用方式主要分为涂抹式、涂刷式和喷雾式。现有的液体创可贴的主要成分为:三叶青的提取物或聚维酮碘。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薰衣草和/或薰衣草花得到薰衣草精油;

2).采用冷冻离心、精馏、分子蒸馏和/或吸附技术祛除步骤1)中杂质;

3).采用相平衡技术将步骤2)中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优化;

4).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将步骤3)中得到的薰衣草精油制备成薰衣草精油脂质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采用冷冻离心进行除杂。

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所述创可贴包含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薰衣草精油脂质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创可贴载体为成膜塑料、溶剂和/或增塑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薰衣草能够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收敛油性及暗疮皮肤,对疤痕有淡化治疗的作用,将薰衣草制备成可以喷涂的创可贴,在保证上述效果的同时,使用便捷,贴合牢靠,此外,还可以减轻牛皮癣、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病的症状,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物质的温度压力相图;

图2为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的过程流程简图;

图3为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薰衣草和/或薰衣草花得到薰衣草精油;

2).采用冷冻离心、精馏、分子蒸馏和/或吸附技术祛除步骤1)中杂质;

3).采用相平衡技术将步骤2)中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优化;

4).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将步骤3)中得到的薰衣草精油制备成薰衣草精油脂质体。

一种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所述创可贴包含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薰衣草精油脂质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创可贴载体为成膜塑料、溶剂和/或增塑剂。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步骤2)采用冷冻离心进行除杂。

具体说明:

1.1薰衣草精油的制备

1.1.1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

研究影响薰衣草精油得率和成分组成的因素,选取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co2流速为考察因素,确定提高精油得率和减低杂质含量的关键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参数。

1.1.2利用冷冻离心、精馏、分子蒸馏及吸附等技术祛除不利成分

研究薰衣草精油中脂肪酸、萜烯类和光敏成分杂质的脱除技术、醇酯类成分富集技术;

1.1.3采用相平衡技术进行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优化

利用超临界体系中不同条件下各种类型成分溶解性的差异,研究夹带剂、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目标成分的提取效率的影响,调节工艺条件与参数,实现蜡质、萜烯类、含氧化合物及部分极性部位成分的同步提取和选择性分离。

1.2薰衣草精油脂质体的制备

单纯的薰衣草精油易挥发、不稳定、不易保存,而且吸收效果差。因此化妆品、食品中的薰衣草精油极易在空气中挥发、氧化、不稳定,无法长期留香及保持功效。随着市场的需求及工艺的可行性,纳米脂质体最为一种新的包封材料,已经被用于精油纳米脂质体的开发利用上。脂质体是由于其结构与生物体细胞膜成分相似,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脂质体当被用作药物载体时,可以提高药效,抑制或消除副作用,降低药物毒性,靶向和缓释的作用。而目前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步骤繁杂,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大生产,存在稳定性低、成本高、残留有机溶剂及包封率低等缺点。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无毒、环保、价廉、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粒制备方法,近年来在脂质体制备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拟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sas)(沉析法)制备薰衣草精油脂质体,得到包封率高,粒径分布范围窄,稳定性好的脂质体。

超临界反溶剂法(sas)的基本原理是:溶质与有机溶剂互溶,而在超临界流体(scf)中的溶解度很小(或不溶),当scf溶解到溶液中时,scf与溶液间的快速传质使溶液稀释膨胀,内聚能密度降低,从而降低原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过饱和度而使溶质结晶析出,形成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的微粒。采用sas制备的脂质体中一般残留有机溶剂量极少,且其操作压力非常低,一般低于10mpa。超临界反溶剂(sas)过程流程简图见图2:

1.3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的制备

本研究拟选择合适的成膜材料、溶剂和增塑剂等,制备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以提高薰衣草精油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使其具备缓释性,降低致敏性,达到提高药效的作用。先按照经验配方配制成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基本方液体创可贴,用于动物实验。确定最佳浓度后,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处方,确定最佳工艺,工艺验证后考察液体创可贴的物理学特性:

1.3.1采用螺旋测微仪(0.01mm)对该液体创可贴所成膜的厚度进行测定;

1.3.2采用拉伸试验仪测定该液体创可贴所成膜的抗张强度和断点伸长百分率;

1.3.3采用傅里叶红外色谱仪扫描,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1.3.4扫描电镜(sem)检测该液体创可贴所成膜的孔径;

1.3.5采用恒温恒湿箱(10%rh)进行该液体创可贴所成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检测。

1.4液体创可贴生物学评价

1.4.1刺激性

采用家兔皮肤给药,观察受试皮肤长时间接触液体创可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将实验兔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备皮,分别涂抹液体创可贴及对照组,根据皮肤刺激反应(红斑和焦痂形成、水肿形成)评分。

1.4.2无菌性

利用细菌培养平板检测液体创可贴浸提液经培养后是否有菌落出现,验证其无菌性。利用鲎试剂检测液体创可贴浸提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1.4.3抑菌活性

采用抑菌圈直径法检测液体创可贴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创面部位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

1.4.4细胞毒性

采用mtt比色法(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的方法,活细胞线粒体可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有色产物,死细胞无此功能。通过产物形成量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常用于细胞毒性试验,药物筛选等。)检测液体创可贴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及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1.5液体创可贴对创伤的愈合作用及机理研究

1.5.1液体创可贴对创伤的愈合作用

用小鼠全层皮肤切除模型,选择6-8周龄c57小鼠,如上述方法在小鼠脊柱两侧准备直径0.5cm伤口,深度至真皮层的皮肤切除术,制备皮肤损伤模型。分别使用基本方液体创可贴(高中低三个浓度组)治疗及对照组,检测经液体创可贴治疗后1、3、5、7、14和21天小鼠体温变化、小鼠皮肤伤口的面积变化、新生表皮的长度、新生表皮的抗拉强度和断点伸长率等指标,探讨液体创可贴对创伤的促愈作用。并分别取创伤组织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测定创面肉芽组织羟脯氨酸、蛋白含量来反映肉芽组织中胶原和蛋白合成情况,以评价创面愈合的质量。

1.5.2液体创可贴对创伤的愈合作用机理研究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检测小鼠全层皮肤切除模型经液体创可贴治疗1、3、5、7、14和21天后,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修复细胞的增殖状态以及创面组织中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1等)、炎症因子(tnf-α、il-1、il-6等)和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fn、col1等)的表达。同时取各时间点创伤组织抽提组织mrna、蛋白混合物,利用q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相关基因及上述细胞因子在转录水平、翻译水平的表达谱变化,探讨液体创可贴在促进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和机制。

细胞增殖活性原位检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理组织中细胞增殖相关核蛋白的表达而鉴定细胞的增殖活性,包括ki67、pcna、mcm蛋白等。

2、计划目标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高活性薰衣草精油组分,进而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进行反溶剂制粒制成脂质体,再制备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在明确其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疗效和具体作用机制及确定最佳浓度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处方,确定最佳工艺,工艺验证后考察液体创可贴的物理学特性,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3、技术关键

3.1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确定提高精油得率和减低杂质含量的关键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参数;利用冷冻离心、精馏、分子蒸馏及吸附等技术分离薰衣草精油中脂肪酸、萜烯类和光敏成分杂质,富集醇酯类成分;采用相平衡技术进行纯化,实现蜡质、萜烯类、含氧化合物及部分极性部位成分的同步提取和选择性分离。

3.2采用超临界反溶剂法(sas)(沉析法)制备脂质体,脂质体包封率和纯度是工艺的技术难点,制备过程中体系压力、温度和原料浓度、溶剂含量和组成等因素对脂质体粒径、形貌、载药量以及最终有机溶剂残存量均有影响,还需要考察使粒径分布均匀的关键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包封率和24h体内药物释放率。

3.3创伤愈合相关靶基因(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情况的检测,可揭示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促进创伤愈合的具体作用机制。利用westernblot,qrt-pcr检测这些靶蛋白的表达,在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常规技术。

3.4用单因素进行薰衣草精油脂质体液体创可贴处方筛选,确定最终成型工艺并验证。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含推广应用前景、产业化可行性、市场风险分析):

液体创可贴是一个资本技术等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容量较大、风险性相对较低的医用敷料市场,在促进创口愈合方面确实具有传统敷料无法比拟的临床疗效。液体创可贴包括两类,一类是非处方性质的皮肤保护剂,可以保护表面擦伤及慢性褥疮等;第二类是用于手术缝合的组织胶粘剂,用于治疗严重的皮肤撕裂。液体创可贴源于创可贴,属于医疗器械范畴,由于其具有止血作用属于ⅱ类或ⅲ类医疗器械产品,但是对于含有药物或者具有药理作用的液体创可贴,不可按照医疗器械进行注册管理,需按照药品进行管理。国内产品中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医疗器械备案的有六种,多以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醇作为成膜材料,采用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等)作为主要的挥发溶剂;国外产品中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医疗器械备案的有两种(邦迪牌液体创可贴和3m液体创可贴),以丙烯酸盐作为成膜材料,不添加有机溶剂(乙醇),采用低氮硝化纤维素作为成膜材料,且效果较好,有良好的成膜特性。

目前已上市的液体创可贴按临床应用方式主要分为涂抹式、涂刷式和喷雾式。涂抹式:需用手或棉签涂抹,造成浪费,可反复涂抹;中国乾佰纳液体创面保护膜、俄罗斯防水液体创可贴、日本曼秀雷敦液体创可贴、日本太平药品ekivan液体创可贴。涂刷式:指甲油味浓厚刺鼻,持久;刷头染血会引起血液交叉感染;美国邦迪3mnexcare耐适康液体创可贴、美国new-skin液体创可贴、日本小林制药液体创可贴等。喷雾式:不接触伤口,可多人使用。德国octenisept液体喷雾创可贴,无膜不防水,主要成分为柠檬桉叶油,儿童孕妇老人等均可使用;德国sos液体创可贴,快速成膜,消炎杀菌,防水透气,不受关节局限,按压喷雾避免交叉感染,2-3天自然脱落,是目前品质及市场销量较好的液体创可贴。

随着国际伤口护理理论获得突破进展,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最新公布的《创面医疗用品(外用药和敷料)行业指南》中将“湿法疗法”确定为对创面护理的标准疗法。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球高端医用敷料销售收入达到160亿美元,液体创可贴等湿性敷料处理伤口临床疗效更佳,成为未来时期创面敷料市场主流产品。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相关产品基本解决了传统创可贴不能贴牢的问题,已经具备了作为液体创可贴的优势。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使用时刺激性较大,有一定的异味,且防水性及透气性也亟待改善。我国目前液体创可贴企业数量十余家,上市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液体创可贴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大,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药店、医院、社区卫生所、急诊科室、医疗美容机构、计划生育妇产科室等广泛的应用市场。

将薰衣草精油作为功能性物质制备液体创可贴不仅可有效发挥其促进伤口愈合、改善伤口局部条件和抑菌等效果,还能够扩展其应用范围及受众,进一步提高薰衣草的经济、药用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