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7066发布日期:2019-02-22 20:4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肾性水肿是较为常见的病患之一,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症。肾性水肿在发病时会伴有头面、眼睑、四肢、腹部肿胀等一系列临床病症。治疗方法上分为药物治疗和限制钠盐摄入。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银花泌炎灵片和抗生素,但需要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长期限制钠盐摄入会导致低钠血症。本药剂由多种中药成分构成,中药注重从调理身体做起,副克、作用小,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针对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治疗肾性水肿见效快,副作用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两协胀满加郁金15克、青皮10克;腹涨者加陈皮10克。

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中药放入煎药器皿中,加水1500ml,浸泡20分钟,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再向煎药器皿中加开水500ml,文火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分早晚两次服用。10天一个疗程。对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在服用本发明中药的同时,辅助进行“三高”治疗效果会更好。

中医学原理认为,肾性水肿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症。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通,则脾气上升,肾气得化,水津四布其肿自消。“本虚标实”是肾病的主要病机,肾性水肿又以气虚、脾虚为主,肝气郁结、脾肾两虚是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根据肺脏与无形关系,虚则补其母,则虚补肺气以固肾水;肺为水之上源,本发明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佐以宣肺之品可相得益彰加强利尿作用,以有“提壶揭盖”之势。该方扶正祛邪并行,消补兼施,相得益彰,用于治疗肺脾气虚,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水肿。采用中医治疗,使梗阻部位扩展,积水排除,解除压迫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本发明配方中,黄芪、党参、甘草、当归补中益气;薏苡仁、赤茯苓、白术、制附子、桂枝健脾除湿,补火助阳。紫苏叶、桑白皮、鲜芦根宣肺达表;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益母草、白茅根利尿渗湿,通利水道;辅以连翘、黄连清热泻火,消炎解毒。诸药配伍补中益气,健脾除湿,宣通肺气,利尿除湿。治疗肾性水肿切中病机,标本兼治,。

本发明各原料中药的药理药效为:

黄芪:益气,固本,敛汗,生肌,消水肿。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镇静解热,补益肺气。《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白术:燥湿健脾,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

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本草汇言》: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

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本单经疏》:"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泄,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

赤茯苓:行水,利湿热,益心气。《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猪苓:利尿渗湿。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人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黄疸,独此为最捷,故云与琥珀同功。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本草求真》:益母草,消水行血,去疯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剂。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曹家达:寒湿凝于肌肉,阳气不达于外,仲师因立桂枝汤方,以扶脾阳而达营分之郁。盖孙络满布腠理,寒郁于肌,孙络为之不通,非得阳气以通之,营分中余液必不能蒸化而成汗,桂枝之开发脾阳其本能也。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风热感冒。《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

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本草正义》: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

制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紫苏叶:《本草正义》(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清热泻肺。

赤小豆;利水除湿,消肿解毒。

鲜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润肺和胃。

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清热解毒。

本发明中药制剂纯中药制取,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

实施例2: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郁金15克、青皮10克。

实施例3:治疗肾性水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陈皮10克。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医院收治肾性水肿患者48例,随机抽取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24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48.6岁;对照组24例,年龄2岁-70岁,平均年龄46.2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双下肢水肿症状,化验都有不同程度蛋白尿,有的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症状。

治疗方法:1、对照组。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基础治疗基础上,同时给泼尼松西药治疗。

2、观察组。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基础治疗基础上,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基本方或实施例2、3方,视具体症状确定。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均在饭后半小时服下。

疗效观察: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水肿程度、症状积分、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观察组:患者24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观察组在治疗前平均症状积分为15.42±5.22分,治疗后平均症状积分为7.00±3.44分。

对照组:患者24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6.7%。治疗后平均症状积分10.06±4.44分。

结论: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肾性水肿,改善患者综合症状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典型病例

病例1:田某,男,26岁,2018年1月15日初诊。主诉: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水肿,尿量减少,300~500ml/d。水肿症状有加重趋势,伴有腹胀腹泻,乏力,纳差,化验查尿蛋白(++++),诊为“肾病综合征”,中医诊为肾性水肿,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陈皮10克)实施例3方。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均在饭后半小时服下。30天痊愈。

病例2:王某某,男36岁,2017年12月2日初诊。主诉双下肢水肿半年,伴尿频尿急,头昏乏力。体查舌暗红苔黄厚,脉沉细。尿检;尿蛋白(+++)、白细胞(++)。中医辨证属脾肾不足型肿水肿。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实施例1方。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均在饭后半小时服下。住院治疗10天,然后回家服药治疗,30天痊愈。

病例3:张某某,男,56岁,2017年10月5日初诊。主诉;双下肢水肿半年,近期加重。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余年。查体:眼睑颜面轻度浮肿,血压168/90mmhg,心率:81次/分,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水肿,属脾肾两虚型。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给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当归15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赤茯苓20克、猪苓1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桂枝9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制附子12克、紫苏叶10克、桑白皮10克、赤小豆12克、鲜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实施例1方。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均在饭后半小时服下。在家服药治疗,30天痊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