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023发布日期:2019-05-21 21:57阅读:1135来源:国知局
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主要适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置入手术后贴于切口,以及留置管道每次换药中使用。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长期使用易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据相关文献报道,因为血液透析导管留置而导致CRBSI的发生率为5%-30%,而置管局部感染占CRBSI的17%-45%。因此,降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CRBSI,做好置管后导管的维护很关键。据相关文献记载,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意外拔管均发生在透析间期,其主要原因是导管固定不善给患者造成疼痛、不适,或导管本身固定不牢,敷料被汗液或尿液浸湿卷边脱落,固定导管的缝线脱落。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防水并减轻对患者造成不适的导管敷贴装置便能有效减少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从而降低CRBSI的发生率。

中国专利《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外端固定用敷贴》(申请号:201220071709.7,申请日期:2012.03.01)提出的产品使用塑料制成,使得病人佩戴的舒适感下降,且与皮肤的贴合性差。在选材方面使用塑料制品也不太环保。使用塑料制品透明度低不透气难以观察到伤口潮湿的情况,没有潮湿预警,存在让病人加大伤口感染风险的问题。且无法观测到伤口周围皮肤情况的变化。中国专利《一种杀菌防水敷贴》(申请号:201220333293.1,申请日2012.07.11)记载的产品粘合创伤口即使使用透气材料透气性也有待考证且无法解决创面内部渗出液体以及出汗等情况造成的敷贴失效等情况。由于没有潮湿预警容易使伤口受到感染,且该敷贴在打湿后药效等功能会显著下降。而使用全粘贴型敷贴存在粘贴不紧容易脱落的问题,且由于该敷贴直接粘贴于伤口给医护人员更换带来麻烦。尤其是直接粘贴于伤口面积较大且情形较为复杂的创口更容易导致该敷贴粘贴不牢固的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实例体现了在临床中,常用的血液透析导管护创敷贴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敷贴防水性差,一旦患者出汗或有液体泼洒,敷贴就易脱落。

2)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知道敷贴沾水,容易延误病情。

3)敷料粘贴面积过大,患者不舒服,易过敏。

4)敷料边缘粘性透气胶布上的粘性物质黏贴在导管上,长期反复,难以清理,容易造成感染,也降低导管使用寿命。

5)固定不牢固,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具有防过敏、防水及潮湿报警的特点,解决患者更衣难,洗澡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透明保护袋体,所述透明保护袋体底部中心设置有环形敷贴,所述环形敷贴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环形变色卡、环形干燥帖和供中心静脉导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在透明保护袋体内部上方通过魔术贴固定,所述透明保护袋体的顶部通过活动开口形成开合和关闭两种状态,所述透明保护袋体的底部外侧为粘胶,所述粘胶将环形敷贴环绕包围。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袋体为折叠袋状结构,前侧平滑,后侧有折痕,左右两侧有折痕且底部宽上部窄,顶部收束。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开口为透明保护袋体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凹槽和凸条的嵌合式活动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魔术贴将中心静脉导管的锁止夹与肝素帽中间部分固定与透明保护袋体内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干燥帖的宽度大于环形变色卡。所述环形干燥帖的宽度为0.6~1.5cm,所述环形变色卡的宽度为0.3~0.8cm。最佳地,所述环形干燥帖的宽度为1cm,所述环形变色卡的宽度为0.5cm。

更进一步地,所述粘胶为矩形结构,所述粘胶的四周设置有宽度为1~2cm的胶条。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半径为2~4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环形敷贴,伤口处没有贴合皮肤,减少了伤口过敏和感染的可能。

2)将敷贴与保护袋体通过袋体底部的粘胶合为一体,敷贴与保护袋体材质防水,使患者可以轻松洗澡,而且经济实惠,更美观实用。

3)环形敷贴上附环形遇水变色卡与环形干燥贴。干燥贴可以吸收保护袋体内的水蒸气,保持保护袋体内的干燥,降低伤口处的感染概率。遇水变色卡可以实时监控敷贴是否渗水。为患者洗澡提供了安全保障。

4)保护袋体上端内侧有魔术贴,将中心静脉导的锁止夹与肝素帽中间部分固定,从而使导管不发生晃动,既避免潜在危险的产生,又不使用胶布固定,维护起来更加方便。

5)保护袋体上端有人为控制的活动开口,可随时打开关闭保护袋体,甚至将保护袋体上卷露出导管进行医疗操作,减少了敷贴更换次数,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也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环形敷贴1,环形变色卡1-1,环形干燥帖1-2,通孔1-3,中心静脉导管2,魔术贴3,透明保护袋体4,粘胶5,活动开口6,瘘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透明保护袋体4,透明保护袋体4底部中心设置有环形敷贴1,环形敷贴1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环形变色卡1-1、环形干燥帖1-2和供中心静脉导管2穿过的通孔1-3,中心静脉导管2在透明保护袋体4内部上方通过魔术贴3固定,透明保护袋体4的顶部通过活动开口6形成开合和关闭两种状态,透明保护袋体4的底部外侧为粘胶5,粘胶5将环形敷贴1环绕包围。

环形敷贴1采用一般敷贴的透明材质,便于观察环形变色卡1-1和环形干燥帖1-2以及皮肤的情况,尺寸为8cm*8cm,环形变色卡1-1的宽度为0.5mm,与少量液态水立即变色,能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环形干燥帖1-2的宽度为1cm,用于吸收皮肤散发出的水蒸气,保持瘘口7附近干爽,吸湿能力较强,也具有变色能力,明显变色即表明,已失效或吸附了较多液态水,提醒患者需要更换敷贴。通孔1-3的半径为3cm;中心静脉导管2从通孔1-3中穿过。魔术贴3将中心静脉导管2的锁止夹与肝素帽中间部分固定与透明保护袋体4内侧。魔术贴3通过粘胶固定在透明保护袋体4内折叠侧上,尺寸为3.5cm*1.5cm。

透明保护袋体4为折叠袋状结构,前侧平滑,后侧有折痕,左右两侧有折痕且底部宽上部窄,顶部收束。透明保护袋体4采用较软的塑料材质,虚线处有折痕,便于储存,日常生活时也能保持整齐美观,尺寸为5cm*10cm*5cm;下方开口外侧有粘胶5,粘胶5为矩形结构,粘胶5的四周设置有胶条,尺寸为8cm*8cm,胶条宽度为1.5cm,粘性强,与环形敷贴1外侧牢固贴合,密封防水;活动开口6为透明保护袋体4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凹槽和凸条的嵌合式活动开口,可人为打开闭合,与袋体顶部等宽。

使用时,先对瘘口7边的皮肤消毒,稍微干燥后,将从环形敷贴1的通孔1-3穿过中心静脉导管2贴于瘘口7四周,再将透明保护袋体4套住中心静脉导管2,撕下粘胶5部分的离型纸,将其正对着贴在环形敷贴1上。固定好后,打开活动开口6,用魔术贴3环绕中心静脉导管2的固定管肝素帽和锁止夹之间部分,防止导管晃动。随后住导关上活动开口6即可。

患者在生活中需要将活动开口6封好,防止感染。当需要进行医疗操作时,打开活动开口6,撕开魔术贴3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用解释本实用新型专利,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