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644发布日期:2019-08-09 21:1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糖尿病足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糖尿病患者用足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足部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深溃疡和趾端坏疽等病变,若治疗护理不当,患者需进行截肢手术。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病变时,需要对足部进行抬高减压,传统足圈如图1所示,为一边带有开口的圆环形,由海绵或慢性回弹材料制成,套在脚踝上。由于传统足圈厚度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足部高度提升有限,无法真正抬高患者足部进行减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新设计的糖尿病足枕,内置有金属弹片,在使用时弯折,在舒适承托足部的基础上真正抬高了足部高度,达到减压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糖尿病足枕,包括中部固定圈以及连接在中部固定圈两头的折叠固定圈,每个折叠固定圈包括至少三个彼此分离的折叠片,所述中部固定圈内设置有刚性固定环,所述刚性固定环外包裹有缓冲层,所述折叠片内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外包裹有缓冲层,所述金属弹片一端连接着刚性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固定圈一侧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固定环由金属弹片制成。

进一步的,每个折叠固定圈包括四个折叠片。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固定环为金属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依靠金属弹片的支撑,折叠片能够向外弯折,当将本足枕立起来使用时,一端用于承托病人足部,提高舒适性,另一端用于增大与床面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且足枕整体高度足够,能够真正抬高病人足部;当将本足枕横置使用时,外折的折叠片能够有效增加足枕高度,抬高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足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糖尿病足枕结构示意图,其中折叠片为原状。

图3为足枕内固定环和金属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折叠片外折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糖尿病足枕竖放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糖尿病足枕横放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的糖尿病足枕,包括中部固定圈1以及连接在中部固定圈两头的折叠固定圈2,每个折叠固定圈2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折叠片2-1,折叠片一端固定在中部固定圈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如图1所示,足枕顶部和底部的折叠固定圈2分别包括四块折叠片2-1。折叠片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应至少为三块。

如图3、图4所示,在中部固定圈内设置有刚性固定环1-2,刚性固定环外包裹有缓冲层3,折叠片内设置有金属弹片2-2,在金属弹片2-2外包裹有缓冲层3,金属弹片2-2一端连接着刚性固定环1-2,刚性固定环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由于金属弹片支撑效果强,比折叠片窄就能够支撑折叠片的折弯角度。金属弹片有两种状态,一种为如图3所示的直条型,另一种状态为中部向外弯折状态。在金属弹片的作用下,折叠片能够向外弯折如图5所示的形状。

使用本足枕时,可以如图6所示将足枕竖放使用,一端折叠固定圈中的向外弯折的折叠片用于承托病人足部,提高舒适性,另一端折叠固定圈中的向外弯折的折叠片用于增大与床面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足枕横放使用,这样折叠片能够有效抬高足部高度。

作为改进,在中部固定圈一侧设置有开口,这样便于病人套入足部。此时,刚性固定环优选由金属弹片制成,刚性固定环有两种状态,一种为圆环形,另一种状态下可掰开,方便足部进入后再返回圆环形状态,不会对足部造成任何压迫。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