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096发布日期:2019-09-06 20:2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腺及杯状细胞经常分泌些液体,用以湿润黏膜和粘附空气中的灰尘及微生物。正常人每天分泌100ml。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不断地向外扇动,将气管的分泌液扇到咽腔,随唾液吞咽进入胃,通常无咳嗽。然而,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甚至发炎,则分泌液大量增加,已非上皮细胞纤毛所能扇走,则形成痰液,无意识病人痰液产生后不能及时吸出,导致患者因下呼吸道分泌物结痂堵塞气管,需及时进行吸引操作,致使下呼吸道分泌物水分蒸发较快,易形成较浓的痰液附着在气管壁上,极难吸出,给病患带来痛苦。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187806.0,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稀释箱的内部通过转动杆连接喷射杆,转动杆的外部连接电机,所述的喷射杆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的稀释箱的顶部连接喷射软管,所述的喷射杆的上部连接吸收管,所述的吸收管的顶部设有吸收头,吸收头上设有吸收孔,所述的吸收管的底部通过液控阀连接负压囊,所述的负压囊固定在喷射杆的底部,所述的稀释箱的外部设有液控阀开关、电机开关,液控阀开关连接控制液控阀,电机开关连接控制电机。

但是现有的痰液清除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拆卸导管,握持时舒适性差和不具备对活塞起到复位作用的问题。

因此,发明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痰液清除装置存在着不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拆卸导管,握持时舒适性差和不具备对活塞起到复位作用的问题。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包括气压筒,纵向隔网,活塞,出气单向阀,活动压杆,定位环,可调节吸料管结构,手部托架结构,接料斗,外螺纹管,内螺纹管,储料瓶,刻度线,密封环和纵向连接板,所述的纵向隔网胶接在气压筒的内不左侧;所述的活塞插接在气压筒的内侧;所述的出气单向阀嵌入在气压筒的上部左侧;所述的活动压杆贯穿定位环胶接在活塞的中部右侧;所述的定位环嵌入在气压筒的中部右侧;所述的可调节吸料管结构安装在气压筒的中部左侧;所述的手部托架结构安装在气压筒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接料斗胶接在气压筒内壁下部的左侧;所述的外螺纹管嵌入在气压筒的下部,并在上端与接料斗胶接;所述的内螺纹管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的下部;所述的储料瓶胶接在内螺纹管的下部;所述的刻度线刻画在储料瓶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部托架结构包括握把,横向导管,横向传动杆,固定套,活动架和复位杆架结构,所述的握把胶接在气压筒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横向导管设置在复位杆架结构的上部,并嵌入在握把的上部;所述的横向传动杆插接在横向导管的内侧;所述的固定套胶接在横向传动杆的左端;所述的活动架胶接在固定套的下部;所述的复位杆架结构安装在握把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杆架结构包括横向定位管,限位板,横向定位杆,防护垫块和复位弹簧,所述的横向定位杆插接在横向定位管的内侧;所述的防护垫块胶接在横向定位杆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吸料管结构包括柔性导管,吸痰头,吸痰孔,连接管和L型导管,所述的柔性导管胶接在连接管的左侧;所述的吸痰头胶接在柔性导管的左侧;所述的吸痰孔开设在吸痰头的左侧;所述的L型导管嵌入在气压筒的中部左侧,并在下部设置在接料斗的上侧;所述的密封环嵌入在L型导管与气压筒的左侧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硅胶防护套,所述的硅胶防护套套接在复位弹簧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架的左侧还胶接有厚度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弹簧套接在横向定位杆的外侧,并在左右两端分别与限位板的内侧焊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插接在L型导管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纵向连接板胶接在活动压杆的右端,同时在下部与横向传动杆的右端胶接。

优选的,所述的刻度线的刻度单位设置为毫米,所述的刻度线的零度值设置在下侧。

优选的,所述的横向定位管横向嵌入在握把的内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板分别胶接在活动架的右侧上部和横向定位管的左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管插接在L型导管的左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将连接管在L型导管上拔出,进而方便对柔性导管进行拆卸。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动架的左侧还胶接有厚度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硅胶垫,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增加握持的防滑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复位弹簧套接在横向定位杆的外侧,并在左右两端分别与限位板的内侧焊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两侧顶紧限位板,进而方便向左侧顶紧活动架,从而方便利用横向传动杆通过纵向连接板和活动压杆向左侧顶紧活塞,从而方便对活塞起到复位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硅胶防护套,所述的硅胶防护套套接在复位弹簧的外侧,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对复位弹簧起到防护作用,进而防止使用时触碰到复位弹簧上影响正常使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连接板胶接在活动压杆的右端,同时在下部与横向传动杆的右端胶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活动压杆带动纵向连接板移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刻度线的刻度单位设置为毫米,所述的刻度线的零度值设置在下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储料瓶内的料物液位进行观察。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向定位管横向嵌入在握把的内侧上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横向定位杆起到定位作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板分别胶接在活动架的右侧上部和横向定位管的左端,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复位弹簧起到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吸料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托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气压筒;2、纵向隔网;3、活塞;4、出气单向阀;5、活动压杆;6、定位环;7、可调节吸料管结构;71、柔性导管;72、吸痰头;73、吸痰孔;74、连接管;75、L型导管;8、手部托架结构;81、握把;82、横向导管;83、横向传动杆;84、固定套;85、活动架;851、硅胶垫;86、复位杆架结构;861、横向定位管;862、限位板;8621、硅胶防护套;863、横向定位杆;864、防护垫块;865、复位弹簧;9、接料斗;10、外螺纹管;11、内螺纹管;12、储料瓶;13、刻度线;14、密封环;15、纵向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包括气压筒1,纵向隔网2,活塞3,出气单向阀4,活动压杆5,定位环6,可调节吸料管结构7,手部托架结构8,接料斗9,外螺纹管10,内螺纹管11,储料瓶12,刻度线13,密封环14和纵向连接板15,所述的纵向隔网2胶接在气压筒1的内不左侧;所述的活塞3插接在气压筒1的内侧;所述的出气单向阀4嵌入在气压筒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活动压杆5贯穿定位环6胶接在活塞3的中部右侧;所述的定位环6嵌入在气压筒1的中部右侧;所述的可调节吸料管结构7安装在气压筒1的中部左侧;所述的手部托架结构8安装在气压筒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接料斗9胶接在气压筒1内壁下部的左侧;所述的外螺纹管10嵌入在气压筒1的下部,并在上端与接料斗9胶接;所述的内螺纹管11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10的下部;所述的储料瓶12胶接在内螺纹管11的下部;所述的刻度线13刻画在储料瓶12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纵向连接板15胶接在活动压杆5的右端,同时在下部与横向传动杆83的右端胶接,在使用时方便利用活动压杆5带动纵向连接板15移动,所述的刻度线13的刻度单位设置为毫米,所述的刻度线13的零度值设置在下侧,在使用时方便对储料瓶12内的料物液位进行观察;所述的手部托架结构8包括握把81,横向导管82,横向传动杆83,固定套84,活动架85和复位杆架结构86,所述的握把81胶接在气压筒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横向导管82设置在复位杆架结构86的上部,并嵌入在握把81的上部;所述的横向传动杆83插接在横向导管82的内侧;所述的固定套84胶接在横向传动杆83的左端;所述的活动架85胶接在固定套84的下部;所述的复位杆架结构86安装在握把81的上部;所述的活动架85的左侧还胶接有厚度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硅胶垫851,在使用时能够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增加握持的防滑效果。

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复位杆架结构86包括横向定位管861,限位板862,横向定位杆863,防护垫块864和复位弹簧865,所述的横向定位杆863插接在横向定位管861的内侧;所述的防护垫块864胶接在横向定位杆863的右端;所述的复位弹簧865套接在横向定位杆863的外侧,并在左右两端分别与限位板862的内侧焊接设置,在使用时方便两侧顶紧限位板862,进而方便向左侧顶紧活动架85,从而方便利用横向传动杆83通过纵向连接板15和活动压杆5向左侧顶紧活塞3,从而方便对活塞3起到复位作用,所述的限位板862的内侧还设置有硅胶防护套8621,所述的硅胶防护套8621套接在复位弹簧865的外侧,在使用时能够对复位弹簧865起到防护作用,进而防止使用时触碰到复位弹簧865上影响正常使用,所述的横向定位管861横向嵌入在握把81的内侧上部,在使用时方便对横向定位杆863起到定位作用,所述的限位板862分别胶接在活动架85的右侧上部和横向定位管861的左端,在使用时方便对复位弹簧865起到限位作用。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吸料管结构7包括柔性导管71,吸痰头72,吸痰孔73,连接管74和L型导管75,所述的柔性导管71胶接在连接管74的左侧;所述的吸痰头72胶接在柔性导管71的左侧;所述的吸痰孔73开设在吸痰头72的左侧;所述的L型导管75嵌入在气压筒1的中部左侧,并在下部设置在接料斗9的上侧;所述的密封环14嵌入在L型导管75与气压筒1的左侧连接处;所述的连接管74插接在L型导管75的左侧,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将连接管74在L型导管75上拔出,进而方便对柔性导管71进行拆卸。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将连接管74插接在L型导管75的内部左侧,并将吸痰头72插入到患者的口腔内,同时握持握把81和活动架85,从而方便向右侧推动活动架85,并利用横向传动杆83向右侧推动纵向连接板15,使其利用活动压杆5向右侧拉动活塞3,以便对患者口腔内的痰液进行抽取,抽取的痰液从吸痰孔73内倒入到柔性导管71内从L型导管75内掉入到接料斗9内,然后掉落到储料瓶12内进行储存,然后将手部在活动架85上松开,利用复位弹簧865向两侧两侧顶紧限位板862,进而方便向左侧顶紧活动架85,从而方便利用横向传动杆83通过纵向连接板15和活动压杆5向左侧顶紧活塞3,从而方便对活塞3起到复位作用,且气压筒1内的气体从出气单向阀4内排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