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6722发布日期:2019-04-05 22:3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腔道疾病呈上升趋势,由于人体腔道的生理结构特殊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不借助医疗器械的情况下诊断较为困难,目前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价格较高,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包括引导通管、导气管、气孔、气囊、药囊、注药口、连接管、密封接头、密封圈,所述引导通管设置在导气管内部,并贯穿整个主体,且引导通管前端为半球状,避免刮伤消化道内壁,所述气孔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气管位于气囊内部位置的前后两端,气囊设置在导气管外侧,将导气管包裹在内,气囊的外侧为药囊,药囊将气囊包裹在内,所述注药口设置在药囊的后端位置,密封接头通过连接管与导气管末端连接,且密封接头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在常态下依靠自身的收缩压力处于闭合状态,接入气泵或注射器时,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密封圈被撑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发明的导引导通管、导气管、气囊和药囊均使用硅胶弹性材料制成,与人体组织不会发生黏连,肌体组织反映小,并具有抗凝血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气管和药囊内均含有显影材料,可在ct等设备上显现,以便确认主体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引导通管,可插入引导钢丝,并以引导钢丝为路线,可到达消化道的指定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药囊外壁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微孔,在正常状态下,微孔为紧闭状态,将药液通过注药口注入药囊,通过引导钢丝到达指定位置后,向气囊注入空气或液体,使气囊挤压药囊,致使药囊表面的微孔被迫打开,将药液直接作用于患处,对患处进行有效的药物止血和压迫止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采用预注药设计,药囊表面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微孔,通过气囊充气的挤压,直接将药液作用于消化道患处,实现药物止血和压迫止血同时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体的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引导通管1、导气管2、气孔3、气囊4、药囊5、注药口6、连接管7、密封接头8、密封圈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包括:包括引导通管1、导气管2、气孔3、气囊4、药囊5、注药口6、连接管7、密封接头8、密封圈9,所述引导通管1设置在导气管2内部,并贯穿整个主体,且引导通管1前端为半球状,避免刮伤消化道内壁,所述气孔3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气管2位于气囊4内部位置的前后两端,气囊4设置在导气管4外侧,将导气管2包裹在内,气囊4的外侧为药囊5,药囊5将气囊4包裹在内,所述注药口6设置在药囊5的后端位置,密封接头8通过连接管7与导气管2末端连接,且密封接头8内设有密封圈9,密封圈9在常态下依靠自身的收缩压力处于闭合状态,接入气泵或注射器时,密封圈9发生弹性形变,密封圈9被撑开。

本发明的导引导通管1、导气管2、气囊4和药囊5均使用硅胶弹性材料制成,与人体组织不会发生黏连,肌体组织反映小,并具有抗凝血作用。

所述导气管2和药囊5内均含有显影材料,可在ct等设备上显现,以便确认主体的位置。

所述引导通管1,可插入引导钢丝,并以引导钢丝为路线,可到达消化道的指定位置。

所述药囊5外壁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微孔,在正常状态下,微孔为紧闭状态,将药液通过注药口6注入药囊,通过引导钢丝到达指定位置后,向气囊4注入空气或液体,使气囊4挤压药囊5,致使药囊表面的微孔被迫打开,将药液直接作用于患处,对患处进行有效的药物止血和压迫止血。

本发明采用预注药设计,药囊表面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微孔,通过气囊充气的挤压,直接将药液作用于消化道患处,实现药物止血和压迫止血同时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道用双层密闭式球囊管,包括引导通管、导气管、气孔、气囊、药囊、注药口、连接管、密封接头,所述引导通管设置在导气管内部,且引导通管前端为半球状,气孔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气管的前后两端,气囊设置在导气管外侧,气囊的外侧为药囊,注药口设置在药囊的后端位置,密封接头通过连接管与导气管末端连接。本发明采用预注药设计,药囊表面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微孔,通过气囊充气的挤压,直接将药液作用于消化道患处,实现药物止血和压迫止血同时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程方方;杨静;王雅莉;闫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1.28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