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524发布日期:2019-04-17 03:1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介入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脑卒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急性缺血性脑卒(acuteischemicstroke,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

目前,缺血性脑卒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机械取栓。机械取栓是将取栓器输送到病变位置,利用取栓器抓取血栓并取出体外。

然而,现有的取栓器的取栓网架与推送导丝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容易造成取栓网架松动甚至脱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栓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包括取栓网架和推送导丝,所述推送导丝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取栓网架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挂钩和环形件,在所述挂钩上设置有止挡件,所述环形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和第二环,所述第一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止挡件的外径,所述第二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止挡件的外径,在连接时,所述挂钩首先进入所述第一环,并且所述止挡件穿过所述第一环,然后所述挂钩进入所述第二环内,所述挂钩和所述环形件中的一个与所述推送导丝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取栓网架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环和所述第二环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挂钩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和所述第二环相交,在相交的位置形成收口部,所述收口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挂钩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止挡件为金属、塑料、橡胶或者硅胶。

可选地,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挂钩上形成所述止挡件。

可选地,通过注塑的方式在所述挂钩上形成所述止挡件。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结构外套设有保护管。

可选地,在所述保护管内注塑形成有填充料。

可选地,所述挂钩和所述环形件中的至少一种由显影材料制作而成。

可选地,在所述挂钩的顶点处设置有向外的弯折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取栓装置的推送导丝与取栓网架之间的连接强度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栓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取栓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环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环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种取栓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四种取栓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推送导丝;12:取栓网架;13:连接结构;14:第一环;15:第二环;16:收口部;17:通道;18:导入鞘;19:止挡件;20:挂钩;21:弯折部;22:纵向间隙;23:第一边;24:第二边;25:显影材料;26:凸起结构;27:凹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栓网架12。如图1所示,取栓网架12呈筒状结构。取栓网架1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网格单元。取栓网架12具有纵向间隙22以及用于形成纵向间隙22的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第一边23形成多个凸起结构26。第二边24形成多个与凸起结构26的结构相对应的凹陷结构27。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相互分离是指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没有形成彼此连接。这样,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血管的内径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凸起结构26的形状与凹陷结构27的形状相匹配,或者凹陷结构27能包围凸起结构26。凸起结构26和凹陷结构27的位置相对。在取栓网架12收缩时,凸起结构26能插入凹陷结构27中。在此,收缩并非取栓网架12在收纳状态时的收缩,而是在伸展状态时,取栓网架12随血管的内径变小而收缩。

如图1所示,取栓网架12为开环结构,且呈网笼状。网格单元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或者环形结构。多个网格单元可以是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其中,不同结构的网格单元连接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提高取栓网架12与血栓的结合力。

取栓网架12由记忆性材料制作而成,例如,记忆合金、记忆高分子材料等。这使得取栓网能够根据血管内径的大小自适应地进行调节卷曲程度,以与血管的内壁贴合。例如,血管越细,则开环结构的两边相互交错的部分越多,以减小外径;血管越粗,则开环结构的两边相互交错的部分越少,以增大外径。该开环结构能够自适应调节直径,以调节径向支撑力,降低了对血管的损伤。

可选地,记忆合金包括为镍钛合金、镍钴合金、铜锌合金、金镉合金等。在制备时,首先,记忆合金的片材经过激光刻蚀,以形成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网格单元。激光刻蚀的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各种形状的网格单元,成型精度高。然后,将材料的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朝相对的方向卷绕呈筒状结构。在收纳状态时,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重叠,以形成细小的棒状结构。在撤去外力后,该棒状结构能回复原形态,即伸展成筒状结构。

记忆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降冰片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形状记忆聚氨酯等。例如,通过注塑成型、激光刻蚀的方式形成网格单元。上述材料均具有良好的记忆性,能根据血管内径的大小进行收缩、释放。纵向间隙22的大小随血管的内径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个例子中,记忆性材料的直径≥0.06mm。在该尺寸范围内记忆性材料本身具备显影的功能,即在设定频率的射线下能够显影。例如,x射线。这样,在使用时,操作者更容易观察到取栓网架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纵向间隙22的整体呈螺旋状。螺旋状延伸的纵向间隙22使得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的长度更大,能够更有效地与血栓接触。

此外,螺旋状结构使得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对血栓还能起到刮取作用,取栓的效果更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取栓网架12在收缩时第一边23的凸起结构26能够插入第二边24的凹陷结构27中,从而能刺穿血栓。这使得取栓网架12与血栓的结合力更强,血栓的抓取更牢固,取栓的效果更好。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均形成齿状结构。第一边23的齿状结构的齿部形成凸起结构26。第二边24的齿状结构的相邻齿部之间形成凹陷结构27。齿状结构使得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能够更有效地咬合在一起,使得取栓网架12对血栓的刺穿更深入,取栓网架12与血栓的结合力更强。

例如,齿状结构为z字形齿状结构。z字形齿状结构的齿部的一条边平行于筒状结构的周向,另一条边与该边呈锐角,这种结构的刺穿作用更好。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均形成波浪线形结构。第一边23的波浪线形结构的波峰形成凸起结构26,第二边24的波浪线形结构的波谷形成凹陷结构27。这种齿状结构的边缘更加平缓。凸起结构26和凹陷结构27的接触面积大,对于血栓的夹持作用更显著。

当然,凸起结构26和凹陷结构27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凸起结构26还可以是半圆形、方形等结构,只要能够刺穿血栓,提高取栓网架12与血栓的结合力即可。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8-9所示,筒状结构的整体沿纵向形成变径结构。与通径结构相比,变径结构与血管的内壁的接触面积更小,对于血管的伤害更小。

此外,在往外拉动取栓网架12时,变径结构的取栓网架12对于血栓的拦截作用更显著,能有效地防止血栓脱落。

例如,如图2所示,变径结构为串珠形结构。该结构的轮廓类似于串在一起的多个球状体。串珠形结构与血栓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取栓网架12与血栓的结合力更强。

例如,筒状结构的内径被配置为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加。近端是指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这种结构使得取栓网架12与血栓的外表面以及内部都能有效地接触。在取血栓时,取栓网架12的拦截作用显著,取栓效果好。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8所示,筒状结构的内径被配置为由取栓网架12的两端向中部逐渐增加。取栓网架12的整体结构类似于纺锤形。这种形状使得取栓网架12对血栓的拦截作用良好,并且取栓网架12在血管中的行进阻力小,在取栓时能够更顺畅地被取出。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9所示,筒状结构的整体沿纵向形成波浪线形结构。波浪线形结构可以是通径结构也可以是变径结构。在为通径结构的条件下,在抽取取栓网架12时,波浪线形结构能够与血栓反复地摩擦,从而使血栓脱离血管。这样,血栓能够更有效地被取栓网架12取出。

在为变径结构的条件下,取栓网架12除了能够反复地摩擦血栓外,还能够有效地拦截血栓,从而能够更彻底地清除血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包括导入鞘18、推送导丝11和取栓网架12。取栓网架12如前所述。推送导丝11的一端与取栓网架12的近端连接。导入鞘18呈管状结构。取栓网架12被压缩并收纳在导入鞘18中。

例如,导入鞘18的壁部为双层结构,其中,内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高分子材料,外层的材料为尼龙弹性体(pebax)、尼龙、涤纶树脂(pet)等。双层结构的导入鞘18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

推送导丝11用于推送和拉出取栓网架12。用于制作推送导丝11的材料包括镍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上述材料的柔韧性、延展性、可靠性良好,在做成细丝时仍然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柔韧性。

该取栓装置具有取栓效果良好、血栓清除彻底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7所示,推送导丝11通过连接结构13与取栓网架12连接。连接结构13包括挂钩20和环形件。在挂钩20上设置有止挡件19。环形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环14和第二环15。第一环1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止挡件19的外径,第二环15的内径小于止挡件19的外径。例如,止挡件19为金属、塑料、橡胶或者硅胶。只要能够与挂钩20形成固定连接,并能够有效地防止挂钩20脱钩即可。

可以是,如图6所示,止挡件19为球形、椭球形等,外径为球形的直径或者椭球形的短轴的长度。

也可以是,止挡件19只有一个维度的尺寸大,二其他维度的尺寸小。尺寸较大的维度的尺寸为外径的尺寸。该尺寸能够使止挡件19无法穿过第二环15。

在连接时,挂钩20首先进入第一环14,并且由于第一环1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止挡件19的外径,故止挡件19能够穿过第一环14。然后挂钩20进入第二环15内。由于第二环15的内径小于止挡件19的外径,故止挡件19无法穿过第二环15,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挂钩20脱钩。挂钩20和环形件中的一个与推送导丝11连接,另一个与取栓网架12连接。

在该例子中,连接结构13能够有效地形成固定连接,从而将取栓网架12与推送导丝11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环14和第二环15之间形成通道17。通道17的宽度小于挂钩20的直径。挂钩20的直径是指制作挂钩20的线材的直径。由于通道17的宽度小于挂钩20的直径,故通道17能够有效地阻止挂钩20从第二环15进入第一环14。挂钩20能被限定在第二环15内,从而有效地防止挂钩20脱钩。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第一环14和第二环15相交。在相交的位置形成收口部16。收口部16的宽度小于挂钩20的直径。这种设置方式,收口部16同样能够有效地阻止挂钩20从第二环15进入第一环14。

此外,相对于形成通道17,这种环形件的加工更简单,体积更小。

止挡件19的形成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激光焊接在挂钩20上形成止挡件19。止挡件19为凝固的焊珠。

还可以是,通过注塑的方式在挂钩20上形成止挡件19。止挡件19为球形的塑料件、橡胶件或者硅胶件。

在一个例子中,在连接结构13外套设有保护管。保护管限制了挂钩20和环形件之间的活度,使取栓网架12在取出时保持设定的姿态,防止出现局部摆动。

此外,保护管能够有效地保护挂钩20和环形件,并且防止连接结构13刮伤血管。

优选地,在保护管内注塑形成有填充料。保护管能够有效地保护连接结构13。例如,保护管的材质为金属、塑料、陶瓷等。保护管的内部形成圆孔、方孔、扁形孔等。填充料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等高分子材料。注塑的方式能够使填充料有效地填满保护管内的空隙。填充料能够有效地阻止挂钩20移动,这使得取栓网架12的推送和抽出更准确。

此外,填充料能够更有效地阻止挂钩20从第二环15进入第一环14。

在一个例子中,挂钩20和环形件中的至少一种由显影材料制作而成。显影材料为在射线照射(例如,x射线)下能显影的材料。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操作者更容易观察到取栓网架12的位置。例如,显影材料包括铂、钨、铋和钡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材料,或者上述至少两种金属材料的合金材料,或者添加有上述至少一种元素的高分子材料。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8所示,在取栓网架12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材料25。显影材料25如前所述。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操作者更容易观察取栓网架12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7所示,在挂钩20的顶点处设置有向外的弯折部21。在挂钩20进入第二环15中时弯折部21能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二环15的局部卡入弯折部21中,这使得挂钩20与环形件的相对位置更准确。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