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7729发布日期:2019-07-27 09:19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往往给人们不易治愈的印象。有人统计慢性咽炎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10%~12%,多发生于成年人,城市发病率高,尤其以教师、歌手等居多。由于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和检查体征,即可明确诊断。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常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肺阴虚则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循经上炎;肾阴虚,肾之经脉上络于肺,肾阴虚每致肺也阴虚,虚火上炎,遂至喉痹。另外,虚火上蒸,烁津成痰,加之脉络痹阻,气机不利,致气滞痰凝,痰火郁结。

在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方法逐步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但中药因存在煎药食用的瓶颈,难以融入现代人生活,很多人还是多以西药为主,由于咽炎患者在西药治疗过程中,各类抗菌素的滥用,极易导致患者的脾胃受到严重损伤。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生化不足,则咽喉失养,出现咽痛、咽干不适等症状。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117312.3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组成:金银花占20-22%,生地黄占20-22%,玄参占13-15%,麦冬占13-15%,桔梗占6-9%,乌梅占6-8%,天花粉占6-10%,甘草占6-9%。加工成含服片剂。该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制剂,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合理制备工艺制成服用药片,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散肿痛之功效,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服用方便,治愈率高,无副作用。同时,制作容易,组方简单,治疗费用低,且通过配比量的调整即可治疗不同证型的急性咽炎。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147486.1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咽炎的中药雾化剂。由生地、玄参、枸杞子、桔梗、赤芍、金银花、胖大海、麦冬、蝉蜕、甘草按一定的比例制备而成。本发明所述中药常规水煎取汁,通过雾化吸入使药物直达病所,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迅速改善呼吸道症状。可以有效解除咽喉红肿、刺痒、异物感、咳嗽、咳痰不利、声音嘶哑等症状。但是关于本发明的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利咽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利咽茶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所述的利咽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按1:1:1:1:1:1:1:1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利咽茶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

将上述原料分别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分成小袋包装。

更优选地,所述利咽茶按每袋21~27g分装。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上述利咽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所述: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

将上述原料分别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分成小袋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利咽茶按每袋21~27g分装。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所述的

如上任一所述的利咽茶在制备治疗慢性咽炎药物中的应用。

经临床及动物实验验证,本发明的利各味中药联用,发挥协同作用,具有优秀的消炎止痛效果,对慢性咽炎具有显著的改善和治疗作用,为慢性咽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且本发明的利咽茶为纯天然中药制剂,无任何添加成分,无毒副作用,类似与茶饮的冲泡方式,无需经过繁琐的煎煮,可随时饮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更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的制备(一)

按重量份1:1:1:1:1:1:1:1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

将上述原料分别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分成小袋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利咽茶按每袋24g分装。

实施例2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的制备(二)

按重量份1:1:1:1:1:1:1:1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

将上述原料分别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分成小袋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利咽茶按每袋21g分装。

实施例3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利咽茶的制备(三)

按重量份1:1:1:1:1:1:1:1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

将上述原料分别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分成小袋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利咽茶按每袋27g分装。

实施例4临床实验

1研究资料

1.1研究对象

80例慢性咽炎患者均来自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五官科常规门诊,自愿加入本次试验。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症状:

①各型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②咽部不适,如异物感、灼热感、痒感、干燥感或刺激感、微痛感等,咽部敏感,易恶心;③剌激性晐嗽,无痰或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④炎症若累及咽鼓管,则有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向下累及喉部可出现声嘶。

检查:

①咽部敏感,张口做咽部检查时,易引起恶心;②咽部黏膜充血、呈暗红色,多位于咽后壁,尤以软腭边缘、腭弓、扁桃体更明显;③咽后壁可见少量散在淋巴滤泡增生,扩张充血的小血管互相连成网状;④悬雍垂可增粗、下垂与舌根接触。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王世贞2003年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及2013年贵州中华耳鼻喉年会修订版《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主证:咽干不适,咽痒,咽异物感。

次证:咽灼热感、咳嗽、咽痛或略痰不爽、干咳清嗓、口干不欲饮、多言、神倦乏力、语声低微,午后及黄昏症状明显。局部检查:咽部粘膜慢性充血,咽粘膜干燥,色淡红或暗红,淋巴滤泡增生,或见网状脉络,舌苔薄舌质淡红或暗红,脉细。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咽炎西医诊断标准者;

②符合中医慢喉痹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分型者;

③年龄在25岁以上至70岁以下者;

④未使用缓解慢性咽炎的药物,或者曾经使用但已停药两周及以上。

1.4排除标准

①慢性咽炎同时伴有明显的扁桃体肿大者;

②慢性咽炎同时伴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者;

③慢性咽炎伴有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及胃食管返流症者;

④年龄在25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

⑤己知对该药物过敏者;

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⑦合并有肝、心、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5剔除和脱落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者;

②虽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后未服药者;

③在治疗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较差,影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者;

④发生特殊生理变化、严重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⑤试验过程中自行退出者;

⑥因其他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失访或死亡的病例。

所有脱落或剔除病例均需如实记录原因,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均列入不良反应统计。

2研究方法

2.1分组及给药

病例数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结合统计学原则,按10%脱失率计算,总病例80例。80例慢性咽炎患者给予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利咽茶内服。患者服用时加入500ml左右的容器中,加满开水,加盖闷30min后饮用,饮完后可反复冲饮数次,每日2次,每次1包,疗程连续4周。

2.2观测指标

将咽干、咽痒作为主症,分为正常(0分),轻度(3分)、中度(6分)、重度(9分)四个等级。将咳嗽、咯痰、咽痛、咽异物、咽后壁淋巴滤泡、咽后壁粘膜、咽侧索粗厚这些次症也分正常(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四个等级,分别给予记分观察,舌脉不予记分。通过其分值对症状进行量化,以监测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具体等级的评判标准如下表所示:

2.3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显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大部分消失,n≥70%;有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有所减轻、体征部分消失,30%≤n<70%;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n<30%;

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实验结果

3.1治疗前后疗效

根据以上结果,利咽茶治疗慢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92.5%。

3.2治疗前后咽部症状体征积分

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p<0.01,说明利咽茶对慢性咽炎的咽部自觉症状和体征有显著改善的作用。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利咽茶治疗慢性咽炎80例,其中显效32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5动物实验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sd大鼠,体质量200g~220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1.2实验药物

吲哚美辛肠溶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01;

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黑龙江瑞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548;

对照组1:按重量份1:1:1:1:1:1称取玄参、麦冬、桔梗、黄芩、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按每袋18g分装,加入500ml水中,冲泡30min,10ml/kg;

对照组2:按重量份1:1:1:1:1:1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按每袋18g分装,加入500ml水中,冲泡30min,10ml/kg;

实验组:按重量份1:1:1:1:1:1:1:1称取玄参、麦冬、生地、桔梗、黄芩、桑叶、太子参、金银花,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切成小段,研制成细颗粒,混合均匀,用无纺布包裹,按每袋24g分装,加入500ml水中,冲泡30min,10ml/kg;

2实验方法及结果

2.1对耳廓肿胀模型大鼠的影响

2.1.1造模及给药

取大鼠7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吲哚美辛肠溶片0.01g/kg)、对照组1、对照组2和实验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自试验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两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2h后,将50μl二甲苯涂于大鼠右耳廓前后两面致炎,30min后脱颈处死大鼠,剪下左右两侧耳廓,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廓的相同部位打下耳片,精密称取两耳片重量,以右耳片重量剪去左耳片重量的差值(mg)作为炎症肿胀度。

肿胀度(mg)=右耳重量-左耳重量;

抑制率(%)=(模型组肿度-给药组肿胀度)/模型组肿度×100%。

2.1.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由表1可见,各给药组均使大鼠耳廓肿胀明显减轻(p<0.01),对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阳性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本发明的利咽茶对大鼠的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本发明的利咽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表1对二甲苯致大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实验组比较,p<0.05,▲▲p<0.01。

2.2对棉球肉芽肿模型大鼠肿的影响

2.2.1造模及给药

取大鼠75只,用乙醚将各组大鼠麻醉,在背部切开小口,将12mg经过高压灭菌的棉球植入皮下,缝合皮肤。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吲哚美辛肠溶片0.01g/kg)、对照组1、对照组2和实验组,每组15只。

手术次日开始灌胃给药,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两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2h后脱颈处死,剥离并取出肉芽组织,于78~80℃烘箱内干燥1h后取出冷却称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净重。

2.2.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由表2可见,各给药组均可极显著降低肉芽肿的重量(p<0.01),与阳性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实验组的肉芽肿重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对亚急性、慢性炎症的治疗效果明显。

表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实验组比较,p<0.05,▲▲p<0.01。

2.3镇痛效果试验

2.3.1造模及给药

取大鼠7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0.1g/kg)、对照组1、对照组2和实验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自试验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两次,连续5天,末次给药1h后,各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ml/10g致小鼠疼痛模型,观察各组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及30min内扭体次数。

2.3.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由表3可见,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延长扭体反应的潜伏时间,减少扭体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实验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起到优秀的镇痛作用。

表3大鼠扭体反应结果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实验组比较,p<0.05,▲▲p<0.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