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琥珀酸呋罗曲坦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07888发布日期:2020-03-31 10:2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药制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本发明还涉及该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血管变化是继发的,偏头痛发作时伴有血及脑脊液中众多神经介质紊乱。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将神经、血管和神经介质三者结合起来,并统一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中。这种假设认为通过刺激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经过一系列反应引起颅外血管扩张和颈内动脉血管扩张,产生头痛。在此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5-ht增强了血管受体的敏感性,对疼痛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假设较好地解释了一些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为一些既作用于中枢神经神经系统也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用于治疗偏头痛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琥珀酸呋罗曲坦是离体脑血管收缩剂,在离体动脉血管上观察了琥珀酸呋罗曲坦作为血管收缩剂的活性,并与舒马曲坦进行了比较。在人大脑中动脉上,琥珀酸呋罗曲坦是一种部分激动剂(相对于5-ht),且效应至少是舒马曲坦的5倍。琥珀酸呋罗曲坦对人基底动脉是一种完全激动剂,其效应约是舒马曲坦的8.3倍。琥珀酸呋罗曲坦对兔基底动脉和猫脑中动脉的效应分别是舒马曲坦的23和3倍。

肠溶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药物,而在要求的时间内,于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大部分或全部释放药物的制剂。肠溶片是肠溶制剂的一种,可避免药物受到胃内酶类或胃酸的破坏,避免药物对胃黏膜刺激,提供延迟释放的作用,将主要由小肠吸收的药物尽可能以最高浓度传递至该部位,有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研发一种质量稳定、制备工艺简单的肠溶片,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对辅料筛选和工艺优化,提供一种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该肠溶片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制备工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包括琥珀酸呋罗曲坦、填充剂、崩解剂、肠溶材料、增塑剂、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

琥珀酸呋罗曲坦15-25%

填充剂40-50%

崩解剂5-10%

肠溶材料15-25%

增塑剂3-8%

润滑剂3-8%。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

琥珀酸呋罗曲坦20%

填充剂45%

崩解剂7%

肠溶材料20%

增塑剂5%

润滑剂3%。

其中,所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所述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肠溶材料为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或丙烯酸树脂ⅱ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辛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其中,所述肠溶材料优选为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优选地,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的重量比为2:1。

本发明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可以按下述方法制备:

(1)按重量百分比取琥珀酸呋罗曲坦、填充剂和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无水乙醇为粘合剂,50-100目筛制粒,干燥后压片,得琥珀酸呋罗曲坦片芯;

(2)用80%乙醇溶解肠溶材料、增塑剂和润滑剂,制成肠溶包衣液;

(3)将步骤(2)配好的肠溶包衣液均匀喷洒在步骤(1)制备好的琥珀酸呋罗曲坦片芯表面,干燥后得到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

本发明涉及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质量稳定,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刺激,肠溶效果理想,提高生物利用度;

(2)所选辅料常见,制备工艺简单,所得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一种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取琥珀酸呋罗曲坦、填充剂和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无水乙醇为粘合剂,50-100目筛制粒,干燥后压片,得琥珀酸呋罗曲坦片芯;

(2)用80%乙醇溶解肠溶材料、增塑剂和润滑剂,制成肠溶包衣液;

(3)将步骤(2)配好的肠溶包衣液均匀喷洒在步骤(1)制备好的琥珀酸呋罗曲坦片芯表面,干燥后得到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

实施例1-6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的制备

按下述处方中的原辅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其中,“/”代表未使用。

试验例1实施例1-6所得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的溶出度测定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9013“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以ph1.2人工胃液和ph6.8的人工肠液介质,分别精密称取实施例1-6所制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适量(约100mg),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测定溶出度。测定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6所制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ph1.2人工胃液中溶出缓慢,4h溶出最高仅10.3%,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其中实施例4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4h溶出最少,说明使用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作为包衣的肠溶材料所制成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耐酸性最佳。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6所制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ph6.8人工肠液中释放迅速,可达到速释目的;其中实施例4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60min溶出度最高,说明使用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作为包衣的肠溶材料所制成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肠道中速释效果最佳。

实施例7-11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的制备

按下述处方中的原辅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

试验例2实施例7-11所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溶出度测定

测定方法同试验例1,测定结果见表3和表4。

从表3可知,实施例8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ph1.2人工胃液中溶出最缓慢,说明当肠溶材料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的重量之比为2:1时,所制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耐酸性最佳。

从表4可知,实施例8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ph6.8人工肠液中释放迅速,在60min内溶出度最高,说明当肠溶材料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的重量之比为2:1时,所制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肠道中速释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可知当使用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作为肠溶材料,且两者的重量比为2:1时,所制得的琥珀酸呋罗曲坦肠溶片在胃液中耐酸性好,在肠液中溶出度高,效果最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