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2728发布日期:2019-11-29 17:1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手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时的重要环节,也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导管为中空的质软装置,为防止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将口腔内的气管导管咬闭造成窒息,必需使用牙垫。我国大多数医院最常使用的是单独的气管导管和单独的牙垫,固定方式为:用医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缠绕在一起,再粘贴于患者颜面部皮肤。然而,气管导管是塑料制品,放置在口腔内会受到唾液及痰液的侵蚀,医用胶布的粘性会在短时间内降低,造成牙垫的移位甚至气管导管滑脱。此外,对于部分俯卧位手术的患者,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气管导管也有滑出气道的危险。部分医院的牙垫可以套接在气管导管的外部,虽然牙垫不会脱落,但是气管导管很容易在牙垫中滑动,气管导管的滑动会对病人的气管造成伤害,也有滑出气道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目的是解决用胶布缠绕的牙垫容易在口腔中移位甚至滑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和牙垫,所述牙垫可移动地套接于所述气管导管的外周;所述气管导管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多组卡块,每组卡块中具有对称分布于所述气管导管两侧的两个卡块,每组卡块中的两个卡块的对称面相同;所述牙垫包括主体和多个卡环,所述主体的外部为长方体状,所述多个卡环均匀分布于所述主体的管状的内表面上,每个卡环的厚度小于相邻两组卡块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卡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个卡块的厚度,每个卡环中具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缺口,每个缺口的面积大于每个卡块的横截面积,每个卡环中的两个缺口的对称面相同。

较佳地,所述牙垫还包括两个侧翼,所述两个侧翼对称地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

较佳地,每个侧翼为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的两个外露角为圆角。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还包括用于捆绑在病人头部的固定带,每个侧翼上具有一个用以连接所述固定带的通孔。

较佳地,所述多个卡环的内径大于所述气管导管的外径。

较佳地,所述主体的侧面的边界为圆滑弧面。

较佳地,所述气管导管的插入端连通地安装有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牙垫套接于气管导管的外周,不会脱落,并且牙垫和气管导管上都有定位装置,可以防止气管导管在牙垫中滑动,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牙垫为扁平的无棱角的长方体,此形状适合于口腔内的形状,牙垫不会在口腔中转动,更安全,无棱角的设计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牙垫的示意图;

图中:1-气管导管;11-卡块;2-牙垫;21-主体;22-卡环;221-缺口;23-侧翼;231-通孔;3-固定带;4-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牙垫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1和牙垫2,牙垫2可移动地套接于气管导管1的外周。

气管导管1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多组卡块11,每组卡块11中具有对称分布于气管导管1两侧的两个卡块11,每组卡块11中的两个卡块11的对称面相同。

牙垫2包括主体21和多个卡环22,主体21的外部为长方体状,多个卡环22均匀分布于主体21的管状的内表面上,每个卡环22的厚度小于相邻两组卡块11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卡环22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个卡块11的厚度,每个卡环22中具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缺口221,每个缺口221的面积大于每个卡块11的横截面积,每个卡环22中的两个缺口221的对称面相同。通常牙垫2的外轮廓为圆柱体,容易在口腔中旋转,长方体状的牙垫2更加贴合于口腔内的形状,不会旋转。优选地,主体21的侧面的边界为圆滑弧面,无棱角,更加增加了口腔的舒适度。

优选地,牙垫2还包括两个侧翼23,两个侧翼23对称地固定设置于主体21的两侧。进一步地,每个侧翼23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两个外露角为圆角。如此可以便于通过推动两个侧翼23使主体21在气管导管1上移动,圆角状的外露角可以使两个侧翼23更加圆润光滑,手感更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牙垫的气管导管还包括用于捆绑在病人头部的固定带3,每个侧翼23上具有一个用以连接固定带3的通孔231。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固定带3的捆绑,固定带3可以为松紧带,将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231中,再分别打结,就可以通过将固定带3捆绑在病人头部来固定气管导管1和牙垫2。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带3为自锁式尼龙扎带,先将固定带3绕过病人的头部,然后将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231中,再将穿出的两端相扣并锁紧,即可实现气管导管1和牙垫2的固定,这种结构的固定带3是一次性的,更加干净卫生,避免了疾病的交叉传染。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卡环22的内径大于气管导管1的外径,气管导管1的插入端连通地安装有气囊4。具体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气管导管1的插入端插入病人的气管中,并调整至合适深度,旋转主体21至缺口221与卡块11对齐,此时可以通过推动两个侧翼23使牙垫2在多个卡块11的外部轴向移动,将牙垫2移动至病人口腔中的合适位置后,旋转主体21,使缺口221与卡块11错开,此时多个卡块11刚好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滑块之间的空隙中,气管导管1不会在牙垫2中滑动;然后,将固定带3捆绑于病人的头部,对牙垫2进行固定,这样就可以使牙垫2和气管导管1的位置均固定,长方体状的牙垫2在口腔中不会移动或转动,且牙垫2套接在气管导管1外周,牙垫2不会脱落,多个卡块11和多个卡环22可以防止气管导管1和牙垫2之间发生轴向的相对运动,安全性较高;最后,将气管导管1的连接端与麻醉机连接。优选地,为了避免两个侧翼23影响主体21插入口腔,两个侧翼23均位于主体21的末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牙垫套接于气管导管的外周,不会脱落,并且牙垫和气管导管上都有定位装置,可以防止气管导管在牙垫中滑动,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牙垫为扁平的无棱角的长方体,此形状适合于口腔内的形状,牙垫不会在口腔中转动,更安全,无棱角的设计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